专栏名称: 国资报告
探寻变革之道 打造阳光国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经济报道  ·  爆了!凌晨6点排队,3小时进不去,游客住宾馆 ... ·  3 天前  
首席商业评论  ·  阿里发布Qwen2.5,又让美国Ai界震撼了 ·  4 天前  
券商中国  ·  DeepSeek,突发!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资报告

记者评论:聚焦主责主业 更好完成使命任务

国资报告  · 公众号  · 财经  · 2025-01-17 18:30

正文

文 · 本刊记者 原诗萌
《国资报告》杂志2025年第1期
主责主业是央企安身立命之本和生存发展的价值所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明晰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完善主责主业管理,明确国有资本重点投资领域和方向。
2019年12月9日,国家管网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国家管网集团因改革而生,主责主业非常突出,就是要从油气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入手,通过“管住中间,放开两头”,撬动油气产业发展格局调整,加快形成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从而促进我国油气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国家管网集团成立之前的油气市场体系为“3+X”范式,即市场主体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少数企业组成,油气产业链中游的管输业务与下游销售业务相依托,隶属于少数市场主体自行建设和使用。在这一市场体系下,由于市场主体之间存在下游销售竞争关系,管道未能向第三方公平无歧视开放,不仅造成部分管道基础设施重复建设、部分管段利用率低,更导致油气管道产业发展活力未能充分激发。
国家管网集团成立以来,聚焦主责主业,履行使命、承担任务,全面提速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的优势作用,推动干线通道、互联互通、储气调峰重点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累计建成管道里程超1.6万公里,运营管道10.4万公里,天然气管网一次管输能力从2230亿立方米增至3940亿立方米、增幅约77%,储气能力由101.6亿方增至138.2亿方,增长36%;探索省网融合工作,避免各省天然气管道重复建设,减少资源调配的无序竞争,提高输配效率,降低终端用户用气成本;大力推进市场化、专业化、区域化、共享化改革等一系列内部重组整合工作,主责主业更加突出,业务结构更加明晰,核心能力更加强化,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更加顺畅、高效;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管网和数字管网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建立健全组织、制度、监督体系,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通过上述举措,国家管网集团撬动形成了“X+1+X”的油气市场体系新格局,激发了油气市场发展活力,集团客户从开始仅有“三大油”大幅增至300家,一次入网量由1570亿方增至2236亿方,油气运价率与运距的均值“双下降”,每年为社会节约管输成本超60亿元。
可以说,国家管网集团通过聚焦主责主业,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面向市场塑造了独特的竞争优势,从而增强了战略支撑托底能力,推动企业高水平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
对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新要求,对比世界一流管网公司,国家管网集团在净资产收益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品牌影响力、研发投入强度、战略性新兴业务占比等方面仍有明显差距。
面向未来,国家管网集团应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向科技创新要“新质生产力”,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赛道”,强化数智技术应用赋能,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全力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世界一流能源基础设施运营商,为新型油气市场体系构建和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推荐阅读




左右滑动查看2025年第1期目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