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宇恋爱
谈恋爱,讲干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小宇恋爱

“多尝试谈恋爱,哪怕最后崩盘”

小宇恋爱  · 公众号  ·  · 2021-02-25 18:3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第一次约会不来电,以后就会永远都停电?


如果你第一次约会失败了,是不是代表着你们再也没有机会了?


你更相信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


前几天,私教学员发了几段语音给我。


课程结束后,我点开这几段话,就听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老师,我前段时间参加了朋友组织的一次饭局,认识了一个女生。


我对她的感觉一般般,但是朋友们一直极力撮合我们。


因为我们工作,家庭,成长环境等多方面都比较类似,外形也比较般配。


而且我能感觉的到,那个女生对我还是有一些兴趣的。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就是对她提不起什么兴趣。


但是碍于朋友的面子,也为了不让这个女生伤心,所以我们还是相互加了一个微信。


但是加了以后,我没什么和她聊天的兴致,只是简单交换了一些基本信息后就没有怎么搭理她了。


今天我同事还来问我聊得怎么样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事情。


所以我想问问这个事情该怎么处理呢?我是否还应该再和她聊天见面呢?”




“是否聊天见面的决定权在你自己手里,但是我觉得,你应该再给对方一次机会。” 思忖了几秒,我这么回答道。


1


其实对于是否应该给第一次见面无感的人再一次约会机会的这个事,我还是很有经验之谈的。


去年冬天的时候,我在参加朋友的一次轰趴上认识了LISA,个不高,年龄和我差不多大,88年生。


外形以及穿着打扮也比较素,在整个轰趴局里,可以说是非常普通过眼即忘的人。


虽然我们当时玩游戏,喝酒的时候氛围还不错。


可是对于她,我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加了微信以后回家就没怎么互动过。


过了两周后,我在太古里星巴克排队的时候恰好遇到她了,正好我们当时都没安排,就坐下来点了两杯喝的,聊了聊。


开始互动的时候我们都略微有些拘谨,实际上我们对对方都没什么了解。


毕竟加了微信后就没怎么聊过天。


但是慢慢地,我发现我对她的感觉一直在升温。


她饱满的笑容和少妇独有的那种媚态,还是蛮吸引我的。


以前我喜欢比我年纪小一点的姑娘,但是那时我冒出了这样一个想法:成熟一些的大姑娘也许更适合我。


接下来我们聊了很多话题,从成都的美食到旅游滑雪;


从微博的热搜到新出电影,聊得越深入,我发现我们之间的共同话题越多。


她对情感方面的见解也很独到,颇得我心。


既脱离了年轻姑娘们对于爱情不切实际的渴望,又带有一份因为看惯了人事变幻而无奈的优雅诗意;


这都让我不禁觉得她是一个有故事的女人,心里暗暗为她加分。



在这次约会结束后不久,我们就确立了关系,之后我们之间的经历就不再赘述了。


但是哪怕直到分手后,我们也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分手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和平分手,没有吵架撕逼,看官们且放下手中的瓜。


我们一直欣赏彼此,我们也真正分享并融入了彼此的生活。


我从没有后悔过认识这样一个女人。


但是很久以后的现在,我还是会想一些让我寝食不安的问题:


如果当初我们没有在星巴克偶遇的话,我们是否就像是广大萍水相逢的男女一样,错过了就错过了?


如果存在平行世界的话,我们是否还会再相遇?



2


当今这个时代,年轻人择偶面临的选择愈来愈多。


无论是新潮的社交软件,还是一次难忘的夜店派对。


甚至是不期而遇的搭讪,都能让我们脱离原有的社交圈,认识更多新的异性。


我们也许约过很多次会,见过很多不一样的人,最后关系能坚持下来的却少之又少。


因为我们都在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里,废寝忘食地搜寻那个能让自己一见钟情的人。


曾经,如果我在约会中对一个女生的印象不达标的话,我可能就不会约她出来见第二次了。


我更愿意把后续宝贵的时间和金钱,留在初次见面印象符合自己标准的女性身上。


但是在遇到LISA以后,我明白有些女生第一印象也许不是那么吸引人,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了解加深...


我会在她身上发现一些不会一开始就发现的美好品质,或者是一些不引人注意的闪光点。


比如 友善的态度,特别的幽默感或者是良好的品行。


大约就是普通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这些东西往往都是需要花时间接触才能感受到,尤其是在接触了很多外表还不错。


遇到素质低下甚至作态绿茶的女生后,更能意识到“不可以貌取人”的可贵之处。


我更愿意和她们交流,酒肆闲谈间会建立起一种迷人的和谐氛围。


我们发明了一些只有我们才知道的暗语或者好玩儿的梗。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哪怕是沉默不语,也不会感到空虚。


我们越来越亲密,彼此在对方心里的地位越来越高。


即便不是恋人,止乎于礼的知音相交,也能让我感到很快乐。



3


《社会心理学》 这本书中,研究男女关系的斯坦福大学心理学专家Carl Rodgers指出:


在大多数恋爱关系中,一个人的第一印象价值的重要程度往往小于他的独特价值。


第一印象价值往往取决于外形,穿着,事业成功这些容易被发现的地方。


而独特价值则能让对方把你和其他人区分开来。


举个例子:


老文是我的大学同窗,喜好研究一些晦涩难懂的高深哲学理论,他和女生约会的时候有时候会聊这方面的东西。


有的女生会觉得他的爱好过于高深莫测,没有被他晦涩难懂的表达吸引,觉得他只是在卖弄炫耀。


但是有的女生恰恰就喜好他聊哲学时投入的样子,觉得他讲述的典故很好玩,心里会暗自为他加分。


还有的甚至能主动发散思维,两两交合聊到一起,感觉无缝连接。


但绝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能停留在上下打量,这人穿得一般,不够高,手不好看,身材不行……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但可以纳很多妾。


现在,飞机高铁,微信探探,一生可以爱上很多红玫瑰和白玫瑰,但娶回家的,可能是康乃馨。


在这个浮躁而快速的时代,我们真的很没有耐心。


泡面需要三分钟,我们嫌太长,电视剧一集三十分钟,我们要快进。


然而却愿意花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去等一个人,哪怕这个人从未出现。


在初次约会中很难发现对方的独特价值,更不要说欣赏了。


因为我们的脑海里面装了太多琐碎的事情,根本无暇顾及这个人的特别之处。


可是,人们内在的独特而宝贵的品质,只有在共同经历和亲密的接触中才会显现出来。


难怪,正如Rodgers在文中提到的那样:


“多数情况下,我们不会在第一次见面中就会和对方确立浪漫的关系,而是渐渐进入状态。


当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或者期待已久的火花终于迸发,人们就能将一段友谊或者熟人关系转变为两性之间认真的感情。”



4


在我刚刚来到成都这个欲望城市的时候,和很多朋友一样,选择尽可能地去体验更多的选择。


但是很长时间内,我并没有找到一个真的让我一见倾心,想要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的女人。


是我的圈子不够大?还是自己眼光太高了呢?亦或是我的约会水平太差劲了?


很久以后来我才发现:


和三个不同的人约会一次,远不如和同一个人约会三次。


追求数量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质量。


很多原本被我排除掉的人,其实本可以发展成一段更美妙的关系,只要我能多给对方一次机会。


而如果只是随意的和别人约会,则根本不会有这样的发现。


现在的我感觉好多了,不会每天和不同的人在微信上你来我往。


我选择 对少数人进行深入了解。


因为我知道,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独特的价值。


最后,也希望在屏幕前渴望学习到感情技术的你,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心思去了解异性。


只有 耐心 真诚 才是收获一份美好爱情的最佳途径。


最后我们看饺子的微博延伸一下,你对婚姻是如何看待的呢?




END



混迹在夜店的老Baby,才是真正的撩妹达人!


想要礼物的女生,是不是都很物质?


交往过100+女生,却很难恋爱三个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