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之前,张勇还不是“逍遥子”。
他是盛大网络副总裁和首席财务官。当时,盛大网络的创始人陈天桥和总裁唐骏,都是中国商业世界炙手可热的人物。陈天桥31岁时就被《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首富——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整体上市后,马云才一度成为中国首富,尽管他不止一次表示自己并不在乎“首富”的头衔和自己究竟拥有多少财富。2004年从微软中国区总裁位置离职加入盛大的唐骏,则被媒体称为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
这年夏天,正在香港出差的张勇接到猎头公司的电话,“有一个公司叫阿里巴巴,你愿不愿意了解一下?”这是一家专注于服务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员工和离职员工的猎头公司,曾经在安达信和普华永道就职的张勇自然在他们的名单上。而阿里巴巴正在为它的急速扩张找寻人才。
一年之前,阿里巴巴刚刚将百安居中国区总裁卫哲挖过去,出任B2B业务的总裁。王石在接受采访时还曾对此表示过惊叹:“卫哲在百安居时一直和我们有业务合作。后来我纳闷,IT公司怎么从传统行业挖人呢?对马云,最起码我知道了他在用人上别具一格,这给我们的震动非常大。”当然,谁也没有想到,5年之后,卫哲离开的方式更加震动人心。
张勇知道阿里巴巴,知道这是一家正在迅速成长的电子商务巨头。而且,他不可能没有听说,阿里巴巴集团的B2B业务正在谋求于当年晚些时候独立上市。在他表达了肯定的意向之后,猎头继续:“如果有空的话,他们的CFO约你明天早上在香港文华东方酒店吃早饭。”
于是,张勇在香港第一次见到了阿里巴巴集团当时的CFO蔡崇信。
蔡崇信在1999年5月第一次见到马云,随后辞去自己在瑞典投资公司Investor AB的工作,加入阿里巴巴。这是阿里巴巴历史上的一个传奇故事。一个出身律师世家、毕业于耶鲁大学、年薪数百万美元的典型的精英人物,愿意领取月薪500元人民币加入一家杭州的初创公司。
接替马云出任阿里巴巴第二任CEO的陆兆禧,则是2000年随着阿里巴巴的一次并购进入公司的。尽管今天阿里巴巴的并购行为让人惊呼它在买下整个中国,但在当年,那是这家后来四处出击的公司的第一次并购。陆兆禧是那家被并购的网络传真公司的广州代理,他在阿里巴巴集团的第一份工作是广州大区销售经理。后来在陆兆禧历任阿里巴巴集团当时所有核心业务部门支付宝、淘宝和B2B业务的总裁时,他在阿里巴巴内部就已经是一个励志故事。
现在,轮到蔡崇信将阿里巴巴集团未来的第三任CEO雇佣到公司。
对于这名成为阿里巴巴传奇人物的首任CFO和他在阿里巴巴的第一个老板,张勇说,“Joe给我的感觉是温文尔雅,很绅士、很讲道理的一个人。”
他们一定是聊得很好。周五在文华东方酒店吃完早餐之后,回到上海,下一个周二,张勇就坐火车从上海去了杭州,一天之内见了马云、当时淘宝网的总裁孙彤宇以及当时阿里巴巴的首席人力资源官、今天蚂蚁金服的CEO彭蕾。
尽管张勇称“已经记不清楚”当时都聊了些什么,但是他见过的人中,马云是中国商业世界最有个人魅力的商人之一,彭蕾以她的沟通能力和同理心知名,孙彤宇则曾被视为阿里巴巴内部一个极为出色的领导者。
“上海人通常都不愿意离开上海。我接到过很多机会,一些公司找CFO或VP,一般我都说‘不’。唯独这次例外,我觉得淘宝很新奇,电子商务应该是未来,所以当时就考虑了一下。”张勇回忆说。
他去跟太太商量,因为这不仅仅是换一份工作那么简单,如果他答应了去阿里巴巴工作,那他就必须搬到杭州。结果出乎意料,太太对阿里巴巴和淘宝反而比他还要熟悉,因为她经常逛淘宝并且在上面买东西。这就是一个有魅力的公司品牌对人才的号召力,一如惠普、苹果、Google、Facebook拥有或曾经拥有的那种魅力。8年之后,当他跟太太说,他要做阿里巴巴集团的CEO时,太太显得很平静。“没什么反应,她说也挺好的,那就做呗。”张勇笑着说,“反正也没办法说不做对不对?”
“当时是8月初,我答应了之后,跟天桥(盛大创始人陈天桥)有一个沟通,帮他做完那个季度的业绩发布,然后再到这边来。”张勇回忆。2007年8月28日,盛大公布了截至2007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未审计财务报告,同时宣布,自2007年8月29日起,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张勇辞去在盛大的职务,由总裁唐骏代理首席财务官。
2007年8月30日,张勇出任淘宝网CFO。在当时,这被视为淘宝网将单独分拆上市的准备和前兆。他为自己挑选了“逍遥子”的花名,搬到了杭州一处五星级酒店。在此后8年时间中,他成为这家酒店的长期住客,在周末时才返回上海。
“你会发现在工作状态下其实住酒店是最容易的一种方式。有人洗衣服、有人收拾房间,晚上饿了有夜宵,有健身房,有游泳池,也不用交水电费、电话费。这几年下来,酒店上下没有不认识我的人。”张勇说。
这一年的11月6日,阿里巴巴B2B业务在香港联交所成功挂牌,股票代码1688。上市当天,阿里巴巴市值达到260亿美元,超过新浪、搜狐、网易、盛大和携程市值的总和,在全球范围内,是仅次于Google、eBay、雅虎和亚马逊的第五大互联网公司。
淘宝的CFO还管这个?
后来,张勇总会被问到,在盛大工作时的感受和在阿里巴巴工作时的感受有何不同。毕竟,这两家公司在中国互联网世界都备受关注。陈天桥和马云,都是商业世界里标志性的人物,会让人产生无限好奇。
张勇的答案是“很不一样”。但对他而言,这里面的不同更多的却是他自己职务的转变。
“在盛大我更多是典型意义上的CFO,工作内容更多是财务上的,包括投资以及投资者关系。但在阿里巴巴,角色不一样了。我其实从2008年就开始慢慢地管业务了。”张勇说。
“这个变化体现了两家公司的不同。阿里更多样性,并没有严格规定CFO该做什么。在别的公司像我这样的职务是不可能做业务的。”张勇说。这种差异性连商家也能感觉得到。旗下拥有瑞士军刀威戈等多个国际品牌代理权的UTC行家电子商务事业部总经理曹轶宁,第一次听到“逍遥子”这个名字,是同事惊慌地跟他说,有一个叫逍遥子的,警告说要把UTC行家在淘宝商城上的店关掉。刚刚开始做电子商务,对淘宝规则并不清楚,曹轶宁大吃一惊,忙问逍遥子是谁,凭什么要关我们的店?同事回答:逍遥子是淘宝的CFO。曹轶宁更吃惊了:淘宝的CFO还管这个?
张勇以CFO的身份进入淘宝网,有一段时间曾经兼任淘宝的COO。但是在阿里巴巴的8年时间里,他更多的是先后同阿里巴巴的B2C业务,也就是淘宝商城和天猫联系在一起。
马云和十八罗汉创立阿里巴巴时,主营业务是B2B。阿里巴巴搭建了一个网络平台,帮助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将其产品展示和销售给海外的买家。2003年时,马云和他的团队决定做一家C2C公司淘宝。这是受到eBay的触动。2003年3月,eBay通过以3000万美元收购易趣网33%股份的方式进入中国。当年4月,马云开始组建团队秘密筹备C2C项目。后来他回忆说:“如果说我不采取任何行动,三五年之后等到eBay进入B2B市场,它的钱比我们多,资源比我们多,全球品牌比我们强,到那个时候对阿里巴巴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淘宝击败了eBay,成为中国市场最大的C2C电子商务公司。2006年时,马云宣布与eBay的大战结束,淘宝网已经占据了超过70%的市场份额。随后淘宝网的优势还在继续扩大,而eBay也低调地退出了中国电子商务市场。
但另一家电子商务巨头在中国的布局被忽视了。2004年8月19日,亚马逊宣布以7500万美元收购卓越网,这家B2C电子商务巨头正式进入中国。也是在2004年,一直在中关村销售电子产品的刘强东开始进入电子商务领域。京东商城今天已经成为一家市值超过400亿美元的电子商务巨头。
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B2B和C2C的市场建立起了绝对的统治地位。B2C的市场被这个中国电子商务巨头暂时忽略,因而也成为了2004年之后电子商务创业热潮最集中的地带,诞生了包括京东、唯品会、聚美优品、一号店等一批公司。
张勇进入阿里巴巴之前,2006年时,包括当时的淘宝总裁孙彤宇和负责公司战略的资深副总裁曾鸣在内的公司高层,在淘宝战略会议上提出,“我们判断未来的发展,B2C市场会逐渐放大。”随后淘宝推出了一个新项目“品牌商城”。2007年时,淘宝网将整个网站运营分为三个业务部门:二手、集市和商城。时任淘宝网总裁助理、后来担任过天猫总裁的王煜磊(花名“乔峰”)画下了这张业务图。
不过,淘宝在B2C上的努力一波三折。2008年4月,淘宝网成立了独立运营的商城事业部,由当时的淘宝网副总裁黄若负责。但仅仅过了6个月,事业部就被解散。这期间还伴随着淘宝网本身的人事变动。2008年3月,淘宝网总裁孙彤宇离开淘宝,黄若也在年底离开。接替孙彤宇担任淘宝总裁职务的正是陆兆禧。在此之前,陆兆禧是支付宝总裁。看上去不苟言笑的他成为了形象古灵精怪的淘宝网的总裁,而淘宝B2C业务则落到了原本是淘宝网CFO的张勇的肩头。
“商城是2008年4月成立的,但到年底的时候其实挺不顺利的。由于原来的leader离职,下面的团队也很容易散掉,只剩下20多个人了。”张勇回忆。当时他还兼任着淘宝网的COO,两个向他汇报的总监分别负责着淘宝商城的招商和运营。但是,第一,“这样分肯定做不好”;第二,“淘宝太大,大家都不把重心放在这上面”——这家公司正经历着典型的“创新者的窘境”,即原有业务的成功阻碍新业务的生长,因为原有业务吸引了绝大多数的人才、资源和注意力。
张勇讲了一句话:“既然爹妈(两个直接负责的总监)都不心疼,那就只能爷爷(越级负责的COO)自己干了。”他决定直接来管这块处在困境中的B2C业务。
后来,逍遥子张勇主动请缨来做淘宝商城的事很快就在公司内、包括入驻淘宝商城的商家中流传开来。“当时去做商城很简单,不是我想做,而是我不能看着它死掉。我觉得这个业务不能死掉。为什么我要自己去做,因为我坚信B2C在未来是一个大趋势,是阿里巴巴不能失去的一块。没人管,那我就自己去管。”张勇说。
他在2009年3月接手淘宝商城,4个月后,商城事业部重新恢复独立运营。
也是在这一年,张勇“发明”了双十一。双十一后来成为阿里巴巴一年中几乎最重要的事件,阿里巴巴的公关部会邀请数百名记者前去见证每年的销售奇迹,马云本人也会邀请他的各界好友来共同参与。不仅如此,这一天也是所有电子商务公司和众多线下商场都会参与的购物节日。
但第一次做双十一,张勇只是出于一个朴素的目的:“当时是淘宝商城诞生的第二年,很多消费者不知道这个品牌,我们想通过一个活动或一个事件,让消费者记住‘淘宝商城’。”他和同事一起挑出11月11日作为活动的时间,原因是这一天处在十一和圣诞节之间,是一个理想的促销时间点。
那个双十一当天,后来是历届双十一总指挥的张勇甚至没有在杭州,而是飞到北京出差。那一年双十一淘宝平台的成交额是52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