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最新研究通过解析数百块恐龙粪便化石,成功重建了恐龙的食物网,揭示了恐龙的崛起与食物多样性、体型增长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有关。科学家们利用高科技手段,如同步辐射显微层析成像技术,分析了两亿年历史的化石,发现恐龙的食物越来越多样化,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食物重量也越来越重,说明恐龙逐渐占据了食物链的顶端。此外,该研究还强调了恐龙对不断变化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以及运气的因素在其成功中的作用。
该研究为我们理解恐龙的崛起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并强调了跨学科合作在研究中的重要性。
【导读】
近日发表于《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通过分析数百块恐龙的粪便化石,重建了恐龙的
食物网
。
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恐龙
粪
便里的食物种类越来越多
样,食物重量
越来越重,说明恐龙的体型越来越大,并
逐渐不挑食了
。研究表明
恐龙在三叠纪时期的崛起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其成功归因于它们对不断变化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
和一点运气。
长期以来,古生物学家们对恐龙的崛起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有人认为恐龙的身体结构更先进,或者捕猎技巧更高超;也有人觉得恐龙的运气比较好,赶上了环境变化,其他动物灭绝了,它们才有了机会。但是,这些说法都无法完全解释恐龙的成功。
最近,科学家们用了一种全新的方法——研究恐龙的大便!他们从欧洲中部的波兰盆地找到了超过 500 块恐龙粪便化石,这些化石大约有 2 亿年的历史。为了仔细研究这些“史前宝贝”,科学家们用上了各种高科技,比如同步辐射显微层析成像技术(synchrotron microtomography),就是用一种特殊的“超级显微镜”来观察化石内部的结构,比普通显微镜看得更清楚。他们还用化学溶液分析了化石的成分,看看恐龙都吃了些什么。
尽管这些化石已经有两亿年的历史,而且很多都呈酸性,但科学家们还是发现了很多保存完好的昆虫残骸。有些昆虫甚至保留了完整的身体结构,触角和腿都清晰可见,就像被瞬间定格了一样。
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粪便化石里的食物残渣种类越来越丰富,数量也越来越多。
这意味着,在三叠纪晚期(2.37 亿年前到 2.01 亿年前),恐龙的体型越来越大,食性也越来越多样化。
它们不再挑食,吃嘛嘛香,逐渐占据了食物链的顶端。
科学家们还把粪便化石的数据和当时的植物化石记录进行了比较,发现恐龙的崛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它们确实适应能力很强;
另一方面,环境变化也帮了它们一把。
比如,当时气候变化导致空气湿度增加,植物种类也发生了变化。
恐龙比其他陆地动物更快地适应了新的环境和食物,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了地球的霸主。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恐龙的崛起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它们靠着自己的适应能力和一点运气,最终统治了地球。
而这些秘密,就藏在它们不起眼的便便里。
参考文献
:
Qvarnström, M., Vikberg Wernström, J., Wawrzyniak, Z.
et al.
Digestive contents and food webs record the advent of dinosaur supremacy.
Nature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8265-4
本文由"地刊速览"创作,转载请在文章开头醒目位置标注"
本文来源:地刊速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