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理识平
来源 ∣
新京报
原标题:
“网剧”不再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
导读:
从最近下发的《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可以看出,近些年来广电总局对于卫视频道的整体调控思路:轻娱乐,重文化。
换句话说,未来的电视平台将会越来越注重公共职能,电视剧的娱乐色彩也将逐渐减弱,挑起娱乐属性大旗的显然会是视频网站。
暑期过半,电视剧荧屏似乎稍显寡淡,亮点不多。古装剧《楚乔传》《醉玲珑》虽然播放量惊人,却陷入了剧情老套、平庸的窠臼;现实剧中唯独一部《我的前半生》获得了收视率和话题度的双丰收;之后各大卫视接档的剧目基本没有掀起太多波澜。
相比之下,同期的几部网剧却获得好评无数。《河神》的创组班底无一流量明星,但凭借故事和大片质感的画面获得好评;《春风十里不如你》的两位主演仿佛是从书中走来,周冬雨被原著粉称赞“干净得好像一阵微风”。
不仅如此,网剧的攻势正愈加猛烈。据统计,暑期档下半场还将会有12部新剧陆续上线,其中既有“剧二代”如《无心法师2》,也有观众翘首期盼的《镇魂街》《白夜追凶》。
这些剧集都具有明显的共同特征——“
大片化、精品化
”。事实上,仔细回想,网剧其实提供了近两年国产剧中为数不多的精品佳作。
虽然今天某些网络剧的质量已经远超电视剧,但网剧背负的“
粗制滥造
”的标签并没有消弭。
追根溯源,“电视剧”这个词诞生于电视为王的大众传播时代,相比于网剧获得了时间上的先机,获得了投资、制作的先机,继而获得了影响力上的先机。
这也使得在观众的观念上先入为主,
认为电视剧是“正”,网络剧只能为“副”为“补”,电视剧总要优于网剧——这样的观点无疑已经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