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前段时间,笑来老师提出了一个人生的终极问题 —— 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
但是这个问题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前提就是 —— 你想要什么。没有这个前提,你是根本回答不出来这个终极问题的。
仔细想想,我们获得的所有能力本质上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你赚钱、花钱、学习、沟通甚至打架,不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吗?
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套适用于所有类型问题的底层逻辑。
开始叙述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 别紧张,我不是那种只卖鸡汤不给勺的人。
◆前提 ◆
你到底想要什么?
这个问题是所有问题的前提,在没有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理论上是不可能处理好问题的。
我之前和大多数人一样,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但一旦被别人问到你到底想要什么的时候肯定会卡带。
我向往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比如赚够了钱之后就去打游戏。
可是还没等我赚到足够多的钱的时候,我已经过上了这种生活,于是我发现这并不是我想要的,这是我的价值观告诉我的。
价值观是什么?
我就问你一个问题:你真正想要什么?
注意,不是别人对你的期望,而是你的内心真正渴望的。直面自己的内心,真诚地对待自己的想法。
因为:
我们选择追求什么样的目标,影响了我们的成长方向。
本质上想要成为一个沙发上的马铃薯和成为一个很有成就的企业家是一样的。追随自己内心的想法,这并不丢人,因为那是你之后行动的依据。
一旦确定自己内心的想法,你就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目标之后也就有了自己的行事原则,当你做的事情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的时候,你就会非常难受,反之则非常快乐。
就像桥水基金的创始人雷·达里奥所说:
像一个伪君子一样,表面上声称信奉某宗教,行为上却与教义背道而驰。你的原则必须反映出你真正信奉的价值观。
如果你想成为一只猫,就不要去做老鼠做的事情,也就不会为了解决老鼠的问题而烦恼。
当你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你所解决的问题才是对你帮助最大的。
◆面对问题,分层处理 ◆
首先要清楚我们所遇到的问题,绝对不是独立存在的,就好像一支用来写字的铅笔是经过人力资源、资本分配、技术组成、原料加工和跨地域运输等许多因素组成的。
那么问题其实也和这支铅笔的性质一样。有一次在《罗辑思维》上听到这么一个问题:
我要不要听我爸妈的话回家跟一个我不认识的人相亲?
这种问题在我身边见怪不怪,可是仔细一琢磨,这句话里一共提了三个问题:
1. 我要不要听我爸妈的话?
2. 我要不要回家?
3. 我要不要同一个不认识的人相亲?
同时问出三个问题,别人怎么可能用一句话来回答你呢!
很多时候我们遇见的问题都是由两个甚至多个问题的组合形式出现的。这时候就更需要我们将它拆开,然后逐一分析解决。
我们不妨这样理解问题:所有你第一反应意识到的问题其实都是一个信号,它负责向你传送信息,让你意识到你必须做些什么。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当你看到手机提示没电的时候,你的大脑第一反应是什么?让我猜猜:
1. 上司一会儿还要给我打电话!
2. 一会儿还要联系人去看项目!
3. 刚才给某人说了一件事,他还没有给我回复!
4. 一会儿还要参加群里的活动!
5. 我出来的时候忘了跟家人说了,他们如果打电话打不通会担心!
……
手机没电了,看起来是一个问题,实际它只是一个信号。如果以上这五件事你都已经做过了,这时候手机再没电了,你还会觉得它是个问题吗?
所以,我们可以把问题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是信号层面,它的存在是为了提醒你,有问题需要你解决。
很喜欢笑来老师的一个类比 —— 当你遇到一扇被锁着的门,你应该去哪里找钥匙?
显然不应该是只盯着锁头看,是吧?若是锁孔里插着一把钥匙,那锁头等于是开着的,不是吗?
当我们死盯着一个信号的时候,就好比是盯着一个锁头看,因为那只是个信号,那只是告诉你门被锁了,你想要打开门,你就得去找到钥匙。
我今天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何在新生大学成功地投稿一次?
前提:我得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我想要通过写作来让自己成长,在新生大学投稿可以得到不错的反馈,这对我有很大帮助。
好了,目标已经很明确了,然后再来分析问题。
首先,我们还是把这个问题分成两个层面来对待,这个问题本身是一个信号,它是在告诉我,要去找到钥匙。
钥匙是什么呢?—— 了解新生大学的投稿要求;了解他们的用户群;针对这些写一篇文章。
这时候的问题已经足够具体了,我要做些什么也一目了然了。
面对这个具体问题,我做了两件事情:
首先,我去看了新生大学的征稿要求,对这个有所了解之后,我又读了新生大学两篇文章,确定了读者类型 —— 新生大学的读者群基本上都是一些比较上进的年轻人,那么我就思考我能给这些有上进心的年轻人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我也是年轻人,我大概知道他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年轻人活力有的是,只是大多数人都没有努力的方向而已,所以第一条应该是:有利于大家找到自己的方向。
接着,就是年轻人遇见问题会容易浮躁,而这原因常常是因为一些问题,乍一看根本无从下手!本来就不多的耐心,很快就被用完了。
于是我先是针对价值观,说明了确立目标的重要性。而后分享了处理问题的底层逻辑,相信如果自己可以把这些道理讲得简单易懂,一定会对大家有所帮助的。接下来的事就交给新生大学了。
这说明一旦问题变得非常具体,就很容易做出行动。
◆但这还不够 ◆
还得给大家再看一些事实,帮大家建立一些信心。
问题的解决从来就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所谓的治标不治本,其实是种耍流氓的说法,是让当事人以为已经解决好了,实则根本就没有解决掉。
这样,久而久之,让人觉得这个世界上就是存在疑难杂症和不治之症。
在我们老家有一句话叫:
人怕干活,活怕人干。
翻译成现代版本就是:人怕解决问题,问题怕人解决 —— 就是一个问题,只要你去面对它,去尝试着解决它,那么它终究会迎刃而解的。
我们面对问题之所以头大,就是因为问题都是以组合形式出现的,会让人感到无从下手。
这时候把你所遇到的问题看做 一个信号,想想它给你传递了什么信息,你的注意力就会从锁子上转移到寻找钥匙上,你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最后 ◆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利用分层处理的方法,直达问题根源,你看得越清楚,就越明白该如何去做。
还有一个类比,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过程:
人生就是不停地打怪升级。
当一个问题足够具体的时候,就好像你在玩游戏时接到了一个任务,你知道到哪里去找谁,到什么地方打怪升级,该避免哪些危险?这么一次次下来,你会越来越自信!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利用问题让自己获得成长。
▲ ▲ ▲
作者简介:
李鑫,一个功利的人,007 不写就出局践行者,爱好写作、读书、画画,梦想是成为一个程序猿,精进自己,分享他人。
校订:吴巍、姚色丰
图源: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 ▲ ▲
一句话,一张图
新生大学精选文章,建议你也读一读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至相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