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今靖江
传播权威资讯,促进文明实践,服务民生社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今靖江

今天18时07分,靖江正式进入……

今靖江  · 公众号  ·  · 2025-02-18 11:4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
部分来源:人民网、靖江气象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今天18时07分

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
第二个节气 “雨水”
此时,气温逐渐回升

冰雪慢慢消融,降水开始增多

虽然冷空气依旧时不时来“捣乱”

昼夜温差较大

但春天的脚步,已愈发清晰
雨水节气
通常预示着降雨开始
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
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
这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对农业来说
雨水正是小春管理
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
雨水节气过后
气温开始回升
小麦自南向北开始返青
土壤中的水汽不断上升
凝聚在土壤表层
夜冻日融,开始返浆

戴红章摄


雨水有三候

一候獭祭鱼

二候鸿雁来

三候草木萌动


农谚云
“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
雨水,意味着农耕的重要时刻已经来临
适宜的降水
对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农民们也将在这充满希望的时节
开启新一年的辛勤劳作











天气情况:

2月18日:晴到多云,0~10℃;

2月19日:白天多云到阴,傍晚到夜里阴有小雨,1~9℃;

2月20日:多云到阴,4~8℃;

2月21日:多云到阴,2~8℃;

2月22日:多云,1~10℃;

2月23日:多云,2~7℃。

雨水养生


雨水期间,尤其要注意“倒春寒”现象,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不仅低,而且寒中有湿。这种湿寒的气候对人体内脏和关节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雨水养生有以下注意事项:

一、勿过早减外衣。

“燥寒冻肉,湿寒入骨。”由于春气涌动,身体偏热的人从感觉上欲减外衣。体热外泄,湿寒交换于内入骨,易伤骨关节致病。

二、年老体弱者勿用冷水。

按中国五行学说,水对应肾,肾主骨。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易侵入关节,又无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于手,指易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于头,头易疼痛。

三、洗头及时吹干。

洗头之后应及时用热风机吹干。否则,水湿留于发际中变凉,“同气相求”使湿寒聚于头,由表及里深入颅内,导致头痛。如毛发未干又被冷风吹过,易出现“偏头风”之症。

四、吃食物以平性为宜。

“倒春寒”容易使人内脏郁热壅阻,因此不宜吃燥热食物“火上浇油”。郁热令人“贪凉”,过于食凉,又会“同气相求”使湿寒伤及脏腑,引起胃寒、胃凉、腹泻之类的失衡症状。所以,饮食保持中庸,吃热饭热菜,但不吃慎吃辣椒、不喝少喝白酒等性温、性热的食物为宜。

为了健脾祛湿,预防“倒春寒”引起的内脏郁热、人体贪凉的问题,在饮食上要保持中庸和均衡,吃热饭热菜,保持五味不偏,少食生冷之物,同时要慎吃辣椒、白酒、羊肉等性温、性热的食物,可适当吃些较温些的甜食,正如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可多吃些诸如韭菜、鲫鱼、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小米等食物。

其中豆苗和荠菜被称为“雨水节气最佳食物”。

豆苗作为食品,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是豌豆萌发出2至4片子叶时的幼苗,鲜嫩清香,最适宜做汤,是当之无愧的“清热祛火美容菜”。

而有“药食两用护生草”之称的荠菜自古以来就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野菜,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还能降低血压、健胃消食,治疗胃痉挛、胃溃疡、痢疾、肠炎等疾病。


雨水落,万物生
莺飞草长

春色如许让我们一起
与春天撞个满怀
静待花开


责任编审|周俊 张金玲

校审|张亚

编辑|曹钧羽

分享+点赞+在看

让更多人知道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