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学习骇客
我是Leo,就是那个分享Anki方法的博主,我会继续在这里分享自己在学习上的探索,希望和你一起进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厚朴中医  ·  筑基十一期招生开启——学习中医、厚朴筑基 ·  昨天  
北京厚朴中医  ·  筑基十一期招生开启——学习中医、厚朴筑基 ·  3 天前  
北京厚朴中医  ·  厚朴粉丝福利回馈,来领奖喽 ·  3 天前  
中国中医  ·  浙江:推广试点中药全链条追溯体系应用 ·  昨天  
山西省人民政府  ·  海报|亚冬会上的“山西能量包”,Buff叠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学习骇客

理解 Anki,怎么能不知道“莱特纳盒子”|学习骇客

学习骇客  · 公众号  ·  · 2024-07-20 16:4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Anki等间隔复习软件的使用和其与纸质卡片复习方式的区别。文章通过莱特纳盒子这一可视化的方式帮助理解Anki的复习逻辑,并强调了间隔复习的重要性和针对性。文章还提到了纸质卡片复习的局限性以及Anki等软件如何克服这些局限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Anki与莱特纳盒子的关系

文章通过介绍莱特纳盒子来可视化理解Anki的间隔复习逻辑,强调Anki是一种基于用户回答情况来调整复习时间的间隔复习软件。

关键观点2: 间隔复习的重要性

文章指出传统的集中复习方式存在复习没有针对性的问题,即薄弱的知识点复习少了,熟悉的知识点又复习多了。因此,间隔复习有助于提高记忆效果。

关键观点3: 纸质卡片与电子复习软件的对比

文章提到纸质卡片复习存在局限性,而Anki等间隔复习软件能够克服这些局限性,提供更精细的复习算法和长期管理功能。


正文

内容丨心智工具 / 学习科学 / 周边利器 / 经验案例
作者丨讯飞教育产品经理 / 华东师范心理硕士
使命丨用技术和心理学改善学习
周期丨2014~2024 第293次


很多同学不理解笔记(卡片)在 Anki 里的再现逻辑,这次我们借用闪卡的鼻祖“ 莱特纳盒子 1 ”给大家介绍,希望换一种可视化的方式能让我们对 Anki 等间隔复习类软件有更直观的理解。

莱特纳还著有 《学习这回事》 2 一书,书中有很多关于闪卡的使用专业见解,学习骇客就曾在 2018 年为此写过一篇关于 用闪卡学习数学、英语和其他文章知识 的文章。

评估

与 Anki 稍微不同的是,Anki 有 4 个熟悉程度按钮,而“莱特纳盒子”有 5 个盒子,但这却不妨碍理解 Anki。关于详细的评估方法见 第五版课程 里 5.1 评估方法一节。

逻辑

在“莱特纳盒子”里,如果回答正确,卡片就会被放入下一个盒子。但如果回答错误,则有两种处理逻辑。

一种是直接放回到第 1 个盒子,就像在 Anki 里复习时完全没有回忆起来,就选择第 1 个“重来”按钮,等待从最小间隔开始重新学习。

另一种是退回到上一个盒子里,就像在 Anki 里复习时,如果提取的流畅性和准确性稍差一些,就在本该选择第 3 个“良好”的时候选择第 2 个“困难”,又或者是在本该选择第 4 个“简单”的时候选择第 3 个“良好”。

而在传统的复习方法里,大家普遍都是全部再复习一遍。这导致复习没有针对性,即薄弱的知识点复习少了,而熟悉的知识点又复习多了。

时机

在“莱特纳盒子”中,当一个盒子满了就该复习了,而 5 个盒子的大小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一般分别为1,2,5,8和14公分 3 ),所以间隔也是由短到长。

在 Anki 里也是一样,复习得越久,对应的下次复习间隔也就越长。

而传统复习的间隔取决于下次考试的时间,即月考复习完到了期中再复习,期中复习过后到了期末再复习,这样的“集中复习”导致记不久。

分组

值得注意的是,在“莱特纳盒子”系统中,刚开始并不是把所有卡片都放入第一个盒子,而是根据了解程度将卡片进行分组,了解程度越高的卡片就放在越靠后的盒子里,就越晚复习。

第五版课程 (5.6 合理减负)和 合理减负 一文中,学习骇客也分享了 Anki 里的同类用法 —— 记笔记时就为笔记分配(标记)不同的重要程度,然后利用“设置到期日”功能为不重要的笔记设置更远的初次复习间隔。

局限

纸质的“莱特纳盒子”的精细度较低,即同样是忘记的卡片,都被放回到上一个盒子或者第一个盒子里等待一起复习,导致卡片之间存在熟悉程度的差异被忽略了。

但相比于不复习或者集中复习,这种有针对性的间隔复习已经好多了,甚至足够应付一般性学习了。因此,当家长希望给孩子安排简单的复习时,也可以采用类似的盒子形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