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精英讲书
阅读改变人生
51好读  ›  专栏  ›  精英讲书

皮克斯风格头像盛行,源自一通改变命运的电话

精英讲书  · 公众号  ·  · 2025-02-06 10:10

正文



“你好,是劳伦斯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冷静而自信的声音,“我是史蒂夫·乔布斯。几年前,我在杂志上看到过你的照片。那时候我就在想:总有一天,我们会一起共事的。”







这段时间,你会发现,使用社交媒体聊天时,很多朋友都换了独具个性的,带着浓浓皮克斯风格的头像。可见,当年乔布斯创造的皮克斯,影响力多么巨大。


1994年,当劳伦斯·利维接到上面那通特别的电话时,他还是一名普通的硅谷律师。而电话另一端的乔布斯,彼时已因苹果公司的起伏成为科技界传奇人物。此时的皮克斯,亏损超过500万美元,没有盈利前景,业务受制于迪士尼,甚至被外界视为“乔布斯的玩具”。


然而,正是这通看似突兀的电话邀请,开启了一段艺术与商业碰撞的传奇。


劳伦斯·利维的这本《孵化皮克斯》,讲述皮克斯不为人知的创业故事。乔布斯经过多年在商场和职场的洗礼,成为一个乐意与员工一起协商讨论解决问题之人,为了整个公司的稳定甘愿不太去控制皮克斯以及干预其业务,也正因为在皮克斯的经历和成功为乔布斯赢回口碑与信誉,帮助他重掌苹果帝国铺平了道路,继而成就了更伟大的乔布斯和苹果公司。


《爱的进化论》 作者:【美】劳伦斯·利维 版本: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7年4月

劳伦斯·利维的三板斧


劳伦斯并不是一个创始之初就在的老员工,而是在公司开始逐渐成型之后,高速发展之前被乔布斯“挖来的”。他的背景也很有意思,最早是一名律师,常常和硅谷的新创公司合作,后跳槽进入一家电子影像公司,逐渐做到首席财务执行官的位置。所以他兼备法律和财务的经验。


加入皮克斯之初,劳伦斯被公司的创造力震撼。在简陋的放映室里,他第一次观看《玩具总动员》的片段——牛仔胡迪和巴斯光年的冒险故事让他惊叹:“这些角色仿佛拥有灵魂!”然而,光鲜的创意背后,皮克斯的财务状况岌岌可危:公司完全依赖乔布斯的个人资金输血,业务分散于软件销售、动画短片和广告制作,但无一盈利。更糟糕的是,与迪士尼的协议近乎“卖身契”:迪士尼掌控影片创意、发行权和利润分成,皮克斯仅作为技术供应商存在。


劳伦斯发现,这家公司像一位“忍饥挨饿的艺术家”——才华横溢,却缺乏生存根基。


公司 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现金流濒临断裂,甚至连员工的股票期权都未兑现。乔布斯曾对团队许诺:“皮克斯会上市,你们都将成为富翁。”但这一承诺迟迟未能落地,员工士气日渐低迷。


作为首席财务官,劳伦斯从三方面重塑皮克斯,是为帮助皮克斯涅槃重生的三板斧。


第一板斧:业务聚焦,砍掉冗余。他力主关闭亏损的软件部门,将资源集中于动画长片。“我们必须成为娱乐公司,而非技术外包商。”这一决策彻底改变了皮克斯的基因。


在经营皮克斯的早期,劳伦斯和乔布斯都因没有从事动画领域的经验,他们所要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适应于动画领域,能深入了解并加以分析,制定出符合发展要求的经营模式和战略规划,对于他们来说,首先要弄清楚动画领域的工作模式,财务运作模型,最终在经营模式的理念上,皮克斯最终选择了精细化,砍掉了原有的软件部门,专注于动画制作,让后来的皮克斯成为了一家真正的娱乐公司。


第二板斧:重开与迪士尼的谈判。原协议中,迪士尼获得大部分票房分成,且拥有角色版权。劳伦斯凭借法律背景,联合乔布斯与迪士尼展开拉锯战,最终争取到更高的分成比例和联合品牌署名权。


2003年,劳伦斯与乔布斯秘密启动“B计划”:寻找并购伙伴,彻底摆脱迪士尼控制。然而,当迪士尼内部陷入混乱(CEO迈克尔·艾斯纳被罢免)时,他们抓住时机反向谈判。2006年,迪士尼以76亿美元收购皮克斯,但条件极为特殊,主要内容包括皮克斯团队保留创意自主权;皮克斯的另一位创始人约翰·拉塞特掌管迪士尼动画;乔布斯成为迪士尼最大个人股东。


这笔交易被劳伦斯称为“完美的逃生计划”:皮克斯避免了泡沫破裂的风险,同时将影响力注入迪士尼的百年帝国。


第三板斧:筹备上市,给员工一个交代。众所周知,乔布斯有个著名的“现实扭曲力场”理论,这并不是说他给员工洗脑,而是用实实在在的绩效带领大家实现梦想。


面对乔布斯的急躁催促,劳伦斯坚持“先夯实价值,再推向市场”。他逐一梳理财务数据,说服华尔街相信皮克斯的潜力。1995年11月,《玩具总动员》上映前夕,皮克斯成功登陆纳斯达克,首日市值突破15亿美元。



与乔布斯的博弈艺术


乔布斯以暴躁和固执著称,但劳伦斯深谙与他共事之道,在书中,他介绍了一些自己和乔布斯打交道的故事。


数据为先:每次会议前,劳伦斯准备详尽的财务模型,用数字而非情感说服乔布斯。


直面冲突:当乔布斯拒绝兑现员工期权时,劳伦斯多次与他激烈争论,甚至威胁辞职,最终迫使乔布斯妥协。


共享愿景:“史蒂夫,我们可以建造一座比迪士尼更伟大的城堡。”劳伦斯始终将乔布斯的野心与公司利益绑定。

劳伦斯是一个非常理性和具有商业头脑的人,他时刻用理性分析着皮克斯所将要创造的价值,有时候甚至觉得他对于艺术价值的评判很保守,这一点很好的牵制着乔布斯对于皮克斯所做的过于自信和过高的评价。


他是一个非常擅长与人相处,能在相处中获取信息并与他人立良好关系。他主动和各个部门的同事谈话,深入了解公司业务,常常和艾德谈话,了解公司的面貌。甚至在斯蒂夫不停施加给他压力——带领皮克斯上市——时候,他依然按照他的节奏来熟悉公司,而不是贸然行动;他和领导——斯蒂夫相处也展现着他沟通的艺术,他乐于将事情都与斯蒂夫商量,并且和他一起做决策。在斯蒂夫过于乐观的时候,他不是胆怯的,而是勇敢的有担当的把事实都摆在斯蒂夫面前。


例如,有一件事情他和斯蒂夫谈了很多次,就是关于乔布斯给员工承诺却一直未兑现的股票期权,在这件事中,他似乎夹在了员工和乔布斯之间,在这个时候他帮助员工维护他们的权益,甚至和乔布斯多次争吵。


乔布斯对于股权的控制力非常强,每一次的对谈都是要乔布斯的怒气中结束,劳伦斯还是顶着压力在上市之前妥善地谈成了这件事情。



劳伦斯与中观思想


书中多次提到“中观思想”——源自佛教哲学的概念,强调在极端之间寻求平衡。中观是佛教大乘宗的一个重要派别,以般若空性为基础,认为一切法都是空性的,侧重于破除我执,以达到空性的智慧。


其理论基础源自龙树菩萨的《中论》。龙树菩萨在《中论》中提出了“缘起性空”的观点,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由因缘所生,没有固定、独立、永恒的实体存在,因此具有“空”的性质。这种“空”并不是指不存在,而是指现象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或自性。中观学派强调通过观察中道,即远离生灭、断常、一异、来出等二边,来修持禅定与智慧,以达到对空性的理解。


劳伦斯将这一理念引入皮克斯的管理:既要保护艺术家的创作自由,又要建立商业秩序。


皮克斯的动画师追求完美,单帧渲染耗时数天,导致制作成本飙升。劳伦斯与导演约翰·拉塞特协商,引入“创意护栏”制度:允许团队在关键场景精益求精,但必须严格控制整体预算。


乔布斯希望皮克斯专注于“改变世界的产品”,但劳伦斯清醒指出:“如果下一部电影失败,公司就会破产。”最终,两人达成共识:用《玩具总动员》的成功换取长期创作自由。


《玩具总动员》的成功让皮克斯成为好莱坞新贵,《虫虫危机》《怪兽电力公司》接连票房大卖。但劳伦斯察觉到了危机。


他发现,公司市值虚高,一旦作品失利,股价可能崩盘;团队在《汽车总动员》初期陷入创作僵局,进度严重滞后。


因此,结合中观思想,劳伦斯提出对五大矛盾进行平衡的思想。


艺术与商业:绝不为了利润牺牲创意,但也绝不为创意忽视生存。


个人与系统:鼓励员工“像创始人一样思考”,同时建立跨部门协作流程。


冒险与谨慎:《飞屋环游记》前期投入巨大,但通过试映反馈反复调整剧本,降低风险。


短期与长期:上市融资解决燃眉之急,但坚持“每部电影都是独立项目”的长期主义。


控制与信任:乔布斯后期逐渐放手,将决策权交给埃德·卡特穆尔等核心团队。


在劳伦斯看来,皮克斯不仅是一家公司,更是一座“人性实验室”。在这里,他倡导基于人性的几个公司文化。


失败包容文化:《海底总动员》初期设定失败,团队用三个月推倒重来,最终成就经典。


匿名反馈机制:任何员工可对影片提出批评,确保创意不受职位高低限制。


导师制:新员工由资深动画师一对一指导,传承公司价值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