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告小报
广告人当然得关注「广告小报」。原名:广告圈那点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  巡检必须关注这些指标 ·  14 小时前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  全面解读数据中心液冷散热技术的政策、类型及应用 ·  2 天前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  运营商智算中心建设思路及方案 ·  3 天前  
AustinDatabases  ·  OceanBase ... ·  2 天前  
AustinDatabases  ·  OceanBase ... ·  2 天前  
macrozheng  ·  300 秒到 4 秒,如何将 MySQL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告小报

KOC,没钱甲方的最大谎言!

广告小报  · 公众号  ·  · 2019-08-22 14:47

正文

授权转自姜茶茶(ID: jiangchacha0314)

这两天有个词很火,
KOC
Key Opinion Consumer,
还有个文章很火,
KOL营销已经过时了,KOC正火


看到我真是无语。
借用我朋友圈里的一句话表达态度:


结合今年上半年火的另外一个词
——私域流量,
我深刻感受到:
今!年!大!家!是!真!的!穷!啊!
穷到大家开始造词了。


什么私域流量啊!这不就是现在甲方没钱投大媒体了,没钱买央视了,就开始想弄点不花钱的。然后拍脑门一想!哎呀!朋友圈+社群,不花钱啊!起个牛逼的名字吧——私域流量,但这套不早就是微商玩儿剩下的吗?



KOC,听起来也挺唬人的 ,关键消费领袖,能影响自己的朋友、粉丝、产生消费行为的。但你仔细一想, 这不就是价格在200块以下的KOL么,不就是愿意接CPS的KOL么 ?这(CPS=Cost Per Sales,可以理解为 接广告但是不收广告费,卖一单给一单提成的 )这不就是小红书上的素人吗?

文章看起来言之凿凿,其实漏洞很多。
比如说:


KOC的特点是“真实”???
拜托,真实不就是广告接的少吗?
接多了还有你所谓的真实吗?


KOC更重视粉丝从陌生到相熟,

他们更受信任。

更是一个伪概念,
因为这都是建立在KOC粉丝少的前提下,
一旦粉丝变多了,也就不可能记住
每一个给他打赏的人。
而且越和消费者熟悉就越转化吗?
这个也非常分产品。
如果要购买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东西,
我绝对还是听KOL的。



KOL无法转化私域流量?
太搞笑了吧?
我认识的所有KOL都在积极搭建私域流量,
不知道这个话从何而来。


本来我看甲方一个劲鼓吹KOC多好多好,还以为发现什么新大陆呢,结果不就是想找又带货又便宜,粉丝量比较少KOL么?自从甲方市场部背上了KPI,就魔性了是不是?!还KOC呢, 我建议再发明 一个KOM,跟我念,KOU——MEN,抠门,送给那些钱都不想花还想推广的甲方。


其实无论是KOL,KOC,或者明星,核心都是「一个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人。从影响力上来讲:明星>KOL>KOC。当然影响力越大,地位就越高,越难接触。所以社交属性来说:KOC>KOL>明星。你给明星微博留言,人家理都不会理你。而你给一个1,2w的博主留言,她非常有可能亲自回你,甚至和你互粉。


KOC其实就是腰部,或者粉丝更少的,脚底板部的KOL(用词比较粗糙你们理解就好)。你甚至可以说你妈是你们小区的KOC,那么KOC能用吗?他们粉丝量少,和粉丝的交流相对深度,还便宜。但是流量太小,可以几个大KOL带着一群小KOC。

但是这样就能取代KOL?
怎么可能!


而且,最核心问题,
压根不是什么KOC和KOL到底谁会死的问题,
而是很多甲方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这决定了你找KOL到底是要干什么?
以及KOL投放,并不是给了钱就完事的。


首先:要想清楚, 这个商品是不是这个KOL带的动的 。KOL的人设,和这个商品有联系吗?

举个例子,比如我之前在奥美时,服务了一个茶类饮料,他们做了一个新产品——一个新口味的茶饮,售价5.5块。客户要找一些公众号的大号去推广,并且希望这些大号能够带货。结果想当然的非常不好,当然,不是KOL的问题,人家文案也是认认真真写的。

快消品讲的是渠道。你想想我们平时接触到一个新饮料产品是什么情况——在便利店闲逛,被包装吸引,看起来还不错,买一个尝一尝,对吧,这是正常流程。谁会特么的看一个文章,为了个5块5的饮料,在京东上买一瓶,花10块邮费尝试?这太反人类了!这种就是无效的投放。


其次, 甲方要提高对内容的审美 。 KOL的创意能力决定了内容的下限,而甲方决定了内容的上限。 之前帮客户(一个国际知名食品品牌)对接KOL,这种国际大品牌往往非常在意调性,决定自己牛逼的金光闪闪宇宙第一,但是同时又希望自己非常Social,简直是又当又立。

朋友,你听过一句话吗,世界上的段子,80%是黄的,10%是low的,剩下10%是又low又黄的。Social有时候就会掉节操。

所以我前期和KOL打过招呼了,说尽量选择正面的话题哈,但还是要有趣。KOL给的方向是「黑暗料理」,「前面铺垫做黑暗料理后面转折到产品。」结果客户否了说「黑暗料理这个词太黑暗了」。我能说啥呢?我简直想血溅金宝街。


然后, 不要太在意转折之处的逻辑 。所有的甲方,都非常在意软文和广告之间转折的逻辑,觉得不能神转折太突兀,又要符合情理,又要出其不意。

其实读者根本不Care这个文章怎么转折的!!!甲方好像总觉得所有的读者都是像阅读高考题目一样读文章?压根不是!读者一般是这样:「哦,有广告,这个东西我刚好想买,那一目十行的跳着看看」或者「草,傻逼公众号,又发广告,关了」。所以,没必要死抠你的逻辑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