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广电智库
“国家广电智库”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致力于及时深入地解读广电行业政策,发布领导讲话、行业新闻、发展规划、广电法规、研究报告等,对广电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媒体融合发展、新兴媒体建设等重要课题给予重点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色影无忌  ·  SLR Magic 50mm ... ·  昨天  
胶卷迷俱乐部  ·  聊聊专业撕拉片相机(和富士宽幅改造) ·  昨天  
狼族摄影  ·  春天拍花的第一站,川西的梨花最惊艳 ·  昨天  
狼族摄影  ·  春天拍花的第一站,川西的梨花最惊艳 ·  昨天  
色影无忌  ·  摄影启示录 |生命力是重点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广电智库

【高质量发展亮点报告】创新实施“六大工程”,探索广电高质量发展的福建经验

国家广电智库  · 公众号  ·  · 2024-10-31 19:00

正文

导  读

福建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广电总局工作部署,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打造“一二三四六”工作体系,创新实施“阵地提升、精品创作、服务提质、发展增效、交流深化、管理创新”六大工程,取得新进展新成效。2024年1-9月,全省广播电视总收入189.76亿元,同比增长11.27%;实际创收收入148.35亿元,同比增长10.98%;新注册经营机构335家,累计1985家。



一、实施阵地提升工程,高站位开展主题主线宣传


一是守牢广电主阵地。 持续深化“头条”建设和“首页首屏首条”建设,深入实施“创新理论传播工程”。用好重大宣传联动机制,全省广电媒体联动宣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开设专题专栏26个,播发新闻2000多条,8条信息入选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成员优秀内容榜单。 二是挺进网络主战场。 聚合全省广播电视新媒体78家,组建广电视听新媒体联盟。在局机关抽组成立新媒体宣传小组,推动机关干部学习制作短视频,主动适应互联网传播模式。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青春逐梦·强国有我”主题短视频创作展播活动,“听见这片海”系列短视频入选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 三是建强自有新平台。 指导推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升级“海博TV”6.0版本,客户端下载量突破1500万人次,矩阵粉丝数突破4000万。开设“三争”行动新闻专题专栏19个,播发“三争”行动报道3000多条,充分展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新突破。



二、实施精品创作工程,高标准打造闽派视听作品


一是办好特色节目。 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指导创作播出《中国正在说》《“泉”民开讲》等理论节目。围绕文旅经济、乡村振兴等专题设置专题专栏,激活广电新质生产力,激发广电节目创新内生动力,《向往的乡村》《汉字美学》等3个节目入选全国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名单。《海洋公开课》获第28届电视文艺“星光奖”优秀电视综艺节目奖。 二是拍好精品剧目。 推进《你的世界如此美丽》等重点电视剧、《破晓之前》等重点网络影视剧创作生产,20部电视剧获得总局批准立项。电视剧《幸福草》《破密》《执行法官》、网络剧《漫长的季节》等6部在央视播出,《大唐狄公案》等网络剧、《黑白潜行》等网络电影、《两岸家书》等纪录片上线播出。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网络剧《漫长的季节》荣获第34届电视剧“飞天奖”、第32届中国电视“金鹰奖”。 三是做好品牌项目。 在厦门成功承办第34届电视剧“飞天奖”、第28届电视文艺“星光奖”颁奖典礼,策划举办第三届全省电视节目创新大赛,积极筹办第二届海丝纪录片大会。发布“拍在福建·影视剧拍摄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升级版,建设“福宁平”“厦漳泉”1小时拍摄圈,联合开展“看剧逛景”系列城市营销等。




三、实施服务提质工程,高水平提升广电公共服务


一是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印发《福建省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行动计划》,召开全省广电公共服务现场推进会,推动福州、平潭打造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示范点,在石狮、上杭开展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试点。 二是加快应急广播系统建设。 建成省级平台1个、市级6个、县级17个,部署主动发布终端31549个。开展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专项行动,在防抗台风“格美”中,发挥全省3万多个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终端作用,打通台风防抗宣传“最后一公里”。 三是丰富广电视听产品供给。 搭建全省广播电视节目共享平台,开展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公益共享活动,入驻广电机构189家,汇聚音视频资源17.3万余分钟、图集文稿2.5万余条,免费供市县下载播出,节目下载量超18万次。



四、实施发展增效工程,高质量推进事业产业发展


一是精准汇聚发展合力。 申报总局批复同意中国(厦门)智能视听产业基地增设海沧拓展区,该基地已累计入驻企业368家,从业人员约1.1万人,营收约215亿元,利润约75.2亿元。 二是精心指导媒体融合。 组织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案例征集评审活动,3个项目入围总局终评。1个项目获评全国智慧广电网络新服务“数字文化新应用”类案例。开展全省9家媒体融合发展巡礼工作,推动互鉴互学、共同提升。 三是精简优化频道频率。 指导东南卫视4K超高清升级改造,推动福建台、漳州台、莆田台、三明台关停所属同播标清频道,莆田台、南平台公共频道调整为专业频道,终止开办4个电视频道,福建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增加“福建应急广播”呼号。



五、实施交流深化工程,高起点谋划对外对台交流


一是深化国际传播。 积极参与总局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视听中国 全球播映”和第六届中非媒体合作论坛等活动,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山海情》获评“视听中国 全球播映”优秀作品奖。组织人员赴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开展节目落地传播和联合制作项目洽谈签约,赴突尼斯、埃及、南非三国开展国际传播交流与合作洽谈等工作。举办“2024年菲律宾·中国福建(泉州)电视周暨首届印尼·中国福建(泉州)电视文化周”和“讲读中国·‘一带一路’融媒体传播活动之老挝行”等活动。 二是深化闽台融合。 举办第十六届海峡论坛·海峡影视季和海峡两岸青年网络视听优秀作品展、两岸观众欢迎的影视作品研讨会等系列活动。联合开展海峡两岸少儿春节联欢晚会、全球闽南人少儿电视春晚、两岸广播春节大联播、厦门卫视少儿春晚等对台交流重点活动。 三是深化合拍创作。 在成功举办首届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的基础上,积极筹办第二届大会,通过大会的国际合作的平台机制,突出聚合国际纪录片专业展会资源,积极推进《鼓岭家书》《寻找日意格》《黄檗》《海丝双城记》《两岸家书》等纪录片合拍制作,扎实推进海丝沿线发展中国家纪实影像的项目合作和活动延伸,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了解福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