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刚结束了一场旅行,与一群新媒体同行去香格里拉。
起打怀孕后,到如今娃儿近三岁,四年里,我几乎没有做过几次远程的旅行——有了牵挂,走不远啊。有过两次出差,都是来去匆匆,而带着娃的旅行一般都会照顾和迁就他……心里绷根弦儿,顾不上看风景。
因而,接到郭红老师转来的委托,让我帮忙邀请一批自媒体人去迪庆香格里拉(我一直从事新媒体工作,认识些圈内的小伙伴)的时候,委托方陈俊明老师千万嘱咐——你一定要来哟~我是有一点儿犹豫的。
但行程过后,虽然顶着伴随大半程的高反,我却庆幸起——我幸好去了这一程,一切都超出预期的好。
中间穿紫色羽绒服的是我啦~
这是我第一次去藏区,比起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香格里拉环线一部分3000多,金沙江、澜沧江边都是1800~2100的海拔,宜居宜游,方便满血复活。
香格里拉一词,源于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所著的《 消失的地平线》一书:神圣的雪山,幽深的峡谷,飞舞的瀑布,被森林环绕的宁静的湖泊,徜徉在美丽草原上的成群的牛羊,净如明镜的天空,金碧辉煌的庙宇……
这本书里描述的一切,我们都在这里见到了。
雪山
松赞林寺
草地,和牦牛成群
滇金丝猴
普达措国家公园,张杰谢娜举办婚礼的地方
白天里开车在高原上飞驰,目之所及是蓝天、白云、和洁白的雪山,开阔、敞亮……让人直想放声歌唱——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喂~
带我们走近人间天堂……
我想起《赛车总动员》里的台词——“那时候公路不像洲际高速那样从这儿跨过,而是从这儿经过,高低起伏,蜿蜒曲折,那时汽车走公路不是为了争取时间,而是为了欣赏风景……”
不仅如此,我们还见到了更多……
蓝天下的松赞林寺一角
藏人全民信佛、生来信佛。在这里,信仰不止是佛堂中的朝拜,而是生活的日常。
在我初到香格里拉,被高原反应折磨,在车上头疼头晕昏昏欲睡的时候,旁边开车的藏族小伙子格桑——他是松赞酒店的行政经理——把车内的音乐调成药师佛经,一边播放一边同时轻轻的帮我念,很神奇的,我很快就觉得不那么难受了,在平和宁静的经乐中,我渐渐入睡,醒来,体力就恢复了大半。
虔诚的僧人
旅途中最让我震撼的一点是,参观香巴拉坛城时看到的嘎巴拉碗——那是用人的头盖骨做成的法器;以及其他各种用人体的骨头做成的法器。藏族解说员告诉我——这是提醒人们正视肉体、正视自己:“你不过是这个样子,每个人死后都是这个样子。”
藏传佛教教人懂得,人是向死而生的,但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世轮回的开始。他们相信今生的修习与福报是来世的起点,因而他们坦荡而善良,同时又淡定生死。
时轮坛城
理解这种看淡生死的态度,才能理解天葬,以及理解藏医与传统中医的区别——有了天葬后的遗体,藏医才有了解剖学的现实基础,从而更接近现代医学。
藏人平和而谦卑,比起此生的肉体,他们更看重的是,精神的修炼和轮回。格桑说,在藏族人那里,每个有缘相逢的人,可能在某一世,都曾是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或者爱人。我们在冥冥的轮回中一世一世,以不同的身份相逢。我们遇到的,都是我们曾经的家人。他说所以在他们的酒店,“宾至如归”,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客套话,他们真的会这么看待逢着的客人。
茨中天主教堂,东西方信仰文化交流共存的见证
这里有寺庙,也有天主教堂,同一个家庭院落里有纳西族人也有藏族人,据说当地有20多个少数民族……给我们祝酒的纳西族大姐,在唱完纳西族的歌后,跟我们说——扎西德勒!这句又是藏语。一切都交融得如此自然。
载歌载舞,这不是表演,而是他们的生活
他们乐观快乐。有一个晚上,我们在哈达农庄参加当地的丰收节,他们载歌载舞——这不是为我们安排好的节目,而是他们本来的生活日常,我们,只不过是路遇的幸运的客人,窥见和分享到了他们的快乐。而反观我们汉民族,真的太缺少这种快乐的基因了,唱歌必去K歌厅,或者有酒的助兴,哪有人在日常家庭的院落里时时起舞欢歌呢?
当地的丰收节,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最终,他们感染了我们。我们两桌客人开始对桌飙歌,从儿歌到军歌、从中文到英文、从通俗到美声,伙伴中藏龙卧虎,潜在的对快乐的渴求一旦被激活便一发不可收拾——我们唱到笑唱到叫唱到声嘶力竭唱到词穷甚至唱到笑出泪来……那一个夜晚那么快乐,必将此生难忘。
被感染的我们加入歌唱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不应当是去熙熙攘攘的景区,走马观花的在每一个热闹的景点短暂停留,拍几张到此一游的游客照,再被拉去购物点,买一些昂贵而无用的纪念品,返回后似乎哪里都去过了又什么都浮光略影的没留下太多印象。
旅行的意义,在我看来,应该在于——去到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人、不同的风景,体验并理解他们的生活。看到越大的世界,认识越多丰富有趣的人,便会越正视自己的平凡与微渺,会更能理解和接受这世界的差异、更能拥抱一切变化、从容应对生活中的一切促不及防。
旅程中有一站,叫巴拉格宗。它位于香格里拉西北部,是一块与世隔绝的绝尘净域。有“香格里拉最后的秘境”之称。
巴拉格宗雪山的天然佛塔
巴拉格宗雪山
相传当地的先人躲避战乱来到这个桃花源,后辈便世代生活在这个绝美又封闭的山村。
百度知道上至今有保留有这样的回答——2013年的时候,游客还不能方便的到达景区。
而我们能坐着大巴车游览,要感谢一个人——斯那定珠。
这张合影,是在斯那定珠家门前拍的,对面就是雪山,中间最高的人就是他
这个土生土长的巴拉人,9岁时治疗眼伤才第一次跟随父亲徒步走出峡谷,看到县城里的马路、汽车、商品、电灯——那是让他自卑又震慑的“外面的世界”。从此少年许下宏愿,要为家乡修一条路。
13岁时,作为长子、有义务赡养父母抚养弟妹的他,顶着家族的压力走出峡谷外出闯荡,做过一切最卑微苦累的活,辗转多地,渐渐攒下积蓄,至四五千万元。
1998年,他回到家乡巴拉村,又顶住家人的压力、乡邻的质疑、倾尽积蓄用以修路,在众多专家都否认的地貌条件下,愣是把路修了出来——完成这件事,从9岁立志算起,他用了40年。投入了全部的家当,还负债数亿元。
斯那定珠先生修的路
修完路,他又引进了电和通讯,一手打造了巴拉格宗景区——巴拉村民们也因此改变了祖辈传下来的靠天吃饭的生活方式,在景区里工作,渐渐富裕起来,有机会搬到缓坡的地带,建起了楼房,开上了汽车……
关于斯那定珠的故事,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详细的报道。
❄
另一个故事,是关于白玛多吉先生,和他的松赞酒店。
做了二十多年纪录片编导的白玛多吉先生离开央视,回到家乡,创立的松赞系列精品酒店得到了国内外旅行爱好者的追捧,目前在营业的已有六家,分别是松赞绿谷、松赞塔城、松赞奔子栏、松赞梅里、松赞茨中和松赞林卡。松赞酒店连续9年被全球最独立的美国旅行评价网站Tripadvisor评选为旅行者推荐的中国最好的25家小酒店品牌。而这些荣誉,完完全全靠的是客人们口口相传的口碑。
松赞绿谷酒店的走廊
白玛先生在他所有架过相机的地方,建起了精品的酒店。这些酒店无一建在热闹之处,他们的选址甚至称得上“遗世独立”。车行路上,你会怀疑司机是否开错了方向,这么小的村落,哪里像有高档酒店的地方?而峰回路转,松赞酒店也许就在下一个转弯处。而抵达之后,你又会感叹——这么偏僻的地方,怎么会有这么好的酒店!
松赞塔城酒店
而更妙的是,几家松赞酒店连线成环,可以串起游客在迪庆藏区的全部行程……有了这样精品的酒店,来到香格里拉的那些疲乏又娇气的现代人,身与心才俱有了安放的处所——最绝美的风景不再意味着最艰苦的环境、心与眼的极致享受不必伴随着身体的将就与忍耐……旅途可以不再是匆匆赶路与走马观花,在房间里看着雪山喝茶、消磨一个安静的傍晚,或是清晨在开阔的露台上静待日照金山与日月同辉……足以洗去心目间那来自都市的经年的尘埃。
松赞梅里酒店,房间里就能看得见梅里雪山
白玛多吉说,去央视做纪录片,是因为热爱家乡,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民族和这个民族的文化。但在国家媒体的框架下,想要为家乡做更多的时候,他发现这个平台不合适了。于是离开央视,回来做酒店,这是更能实现他梦想的事业。做编导和做酒店,都是出于对家乡的爱。
❄
我从18岁离开家乡去读大学起,十余年来辗转三四个城市生活,从没想过要回到家乡——那里意味着封闭与落后。
而我的身边,这样离开家在外打拼的,也是大多数年轻人的状态。
像斯那定珠与白玛多吉这样,已经是成功人士,却义无反顾的回来、倾全力建设家乡……我真的没有见过。这样的故事是真实发生的,没有任何虚饰,让所有人动容。这里的人,是我见过的,最热爱家乡的一群人。
我在做邀请的时候,其实并非所有人都很熟,行业内的朋友,大多相识于工作,止步于商务礼仪,除非在同一个群里天南地北聊过、神交已久的,大多数,在工作之外,并无太多交集。最多,朋友圈互相点赞,读他/她的文章,默默转发默默打赏,而平日生活里的这个人,我是无从得知的。
经由这一程同行的机缘,我们也或许就成了一生的朋友——
是的。
你见过我被高原反应折磨到蔫吧的样子,我见过你、你、你……醉酒后的各自不同的失态,以及,他霸道总裁外表下的呆萌可爱,她御姐外衣下的小女人情态……
这张图里没有我,因为我当时高反有点儿明显,在旁边坐着呢
我们在清洌的冬日晨风里共同煨桑祈祷过,在静谧的星夜里促膝长谈过,我们在空气稀薄的雪山顶分享过同一瓶氧气,在欢乐的农庄里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对歌从黄昏到日落……
高原反应,头晕到站不起来啦,但景色是超美呀
我们都脱去了身上外在的身份和光环,不是作家、不是老板、不是网红、不是学者、不是主持人、不是投资人……不是任何看起来光鲜亮丽而又有距离感的外在身份,而是,一个个年轻的、可爱的、有小小弱点的真实而温暖的人。
完美形象意味着距离感,而小小弱点更容易让人亲近。互相知晓对方某一个小秘密,比如醉酒后会说英文啦、或者不吃猪肉啦……便好像有了一个开启心门的隐秘的钥匙——外人不知道的哟。
更何况,我们还结识了一帮热情可爱的当地人——美貌多情的藏族妹子、名不虚传的康巴汉子……
康巴汉子,他叫图登嘉措
是的,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一场旅行。从都市的拥挤快节奏噪音雾霾中逃离出来,没有神经的高度紧张、没有俗事烦杂的焦头烂额、没有逢迎、没有倾轧……逢着一群坦荡真诚而又快乐的陌生人,度几日无忧虑的轻快时光。
欲拿美景洗眼睛者,得之;
欲涤荡心灵者,得之;
欲找寻艳遇者,得之;
欲丰富人生者,亦得之;
……
各得其所,彼此皆大欢喜。
而这一程同路的好时光,每个人,都将终身记取。又甚或,过程中结下的情谊,能成就一段姻缘、或是一生的友情……不都是,很美好的事情吗?
一生一定要去一次香格里拉。
这里海拔比西藏低,却有最纯正的藏族风情;
这里有最好的风景——蓝天、白云、雪山、草原、牧场……
普达措的四季
也有最纯朴的人情——他们善良热情、无比热爱脚下的土地……
孩子们,热爱无须掩饰(图片提供:摄影家彭建生)
这里的一切风景都还保留着原生态的美,却有着中国最好的酒店, 在这里,可以涤荡心灵又不用担心住宿条件恶劣;
这里,是真正的世外桃源。
❄
Tips:
1.我们是11月初去的,冬季的香格里拉也很美呀,反倒是,据说,夏天去是看不清楚雪山的。而且并没有很冷——作为一个在北京生活了十年的人,我表示中午十多度的温度不要太舒服……所谓冷,只是温差大而已,反正你又不在夜里出去;
2.海拔还好,红景天要提前半个月吃~我先前不知道……但去的人中间也就我高反明显点儿,其他人基本都能适应~
3.想要旅行体验好就不要报399、499的低价团了……旅行社有成本,这里便宜的一定会在别处找回来……
作者介绍:姚小恬,本名田晶晶。好奇与观察是天性,爱文字,爱生活。文章会在公众号姚小恬(xtczbj)首发。
授权自公众号:姚小恬:xtcz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