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到底是什么呢?
自我的不断修炼与提高。
精神的修炼。
佛就是修心。
事实也如此,佛与“心”无法脱离干系。去过普陀山的朋友应记得,普陀山上西天门西南处有一块斜卧于山坡的巨石,石上刻有一字“心”,故称之为“心字石”。为何刻心字于石上?正是因为佛家以修心为上,心字乃佛家至高用语。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后刻《心经》,也正是这个道理。
我们再来解一下“佛”字。“佛=人∪弗”,左面从“人”,这表明佛即人,人即佛。人是一切事情的前提。那右面的“弗”说明非一般的人才能成佛。这样我们可以重新给佛下个定义:佛本为人,却又非人。表示出来则为:佛=人∪弗人。这两个“人”的意义是不一样得,后面的“人”表明众生都是凡夫,都是迷失本心、执妄为真的“肉之人”。要成佛,必须撇除妄想、断掉执着,本身的佛性才能自然显现,
成为“心之人”。
因此,修佛就是修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佛本归心;心迷即众生,心悟即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按事相上修观想,造作一尊佛出来,就叫心作。这修出来的佛和我们本性所具的佛没有两样,故性修不二。是心作佛,是心就是佛,这叫做依性起修,全修在性。即是依着自性来修,观想成就,佛境现前,它亦不出自性之外,故为全修在性。是心是佛即是说我们的心就是佛,是心就是佛又何必作观想呢?应知是心是佛这是个理,事实上我们还是个大凡夫,心还是凡夫心不是佛心,需要是心作佛之后才能显现是心是佛。
人,心而已。人,要勇于面对自我、面对世界、面对现实。不要害怕,不要退缩,世界没有神仙,也没有魔鬼,一切都是自己的心;世界没有敌人,也没有仇人,一切仍旧是自己的心!灵隐寺有的佛像雕在哪里?尊者的心上!人的修行,
最重要就是修心。人的每个起心、动念都在这颗心上。
因此,
不要总想着去改变别人,更多地要想想如何改变自己。真正的改变,是内心的改变,把自己的心调整好,一切就都会顺利。内心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迷障我们眼睛的、阻挠我们进步的都是我们的心。只有放下我们的“心”,才能得到解脱,才能得到一切。
作为现实中的人,都是有寿量的。寿量就是指寿命之长短。那么,人应该有两个寿——肉身的有量寿与精神的无量寿。人,首先是肉之人,肉身的寿命长短是我们的业力在支配,我们自己根本做不了主,每个人肉身的最终归宿一定是“铁板烧烤”。但人的精神是无色无形,无始无终,
无法论其寿量长短,因而精神无量寿。
但是,人其实应该有三个寿:肉身的有量寿、天成的无量寿、后修的智慧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