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凹凸镜DOC
从独立纪录片出发,打捞一切“非虚构”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  ·  学辐射环评知识 ... ·  昨天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  ·  学辐射环评知识 ... ·  昨天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首期舞台化妆造型高级人才研修班即将在中国国家 ... ·  3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分享丨灵感来自早期游戏世界的沉浸式水晶灯光装置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凹凸镜DOC

“2024 WE纪录” 创作培训营 | 与你共赴山海

凹凸镜DOC  · 公众号  ·  · 2024-07-08 21:10

正文

本文转自:广图纪录片中心

天不言而四时行, 地不语而百物生。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这个时代,人人都是家园的记录者

WE 纪录 ·WORLD EXPLORER

如果要评选出一部国民度最高的纪录片,可能很多80后和90后都会提名一部作品—— 《动物世界》 当赵忠祥老师的声音响起,脑海中浮现的不仅是动物朋友们的身影,还有非洲的旷野、神秘的加拉帕戈斯群岛、白雪皑皑的极地世界……
那些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自然生态类纪录片《动物世界》和《人与自然》成为了许多人共同的童年回忆,我们在钢筋水泥筑成的城市楼宇间长大,却对野性的自然充满向往。
《动物世界》截图
人与自然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羁绊?
原始时期,我们匍匐在自然脚下;农业文明时期,我们有了更多改造自然的能力,但仍认为天地才是主宰;而经过了工业革命,我们开始以“征服者”自居。
在过去的一百年多年里,人类以前所未有的惊人速度改变着自然生态环境:人口大幅增加,经济快速增长,但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全球变暖、空气污染、海洋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沙漠化和混乱的城市化……
纪录片《家园》剧照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 也许是时候,让人类停下来,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自然生态类纪录片逐渐兴起。
著名作家茅盾曾说:“文艺作品不仅是一面镜子——反映生活,而须是一把斧头——创造生活。” 《蓝色星球》 到《海豚湾》,自然生态纪录片一方面客观地呈现了全球生态的现状,另一方面,也成为了这个时代的 “社会公器” ,给人们带来警示。
《海豚湾》剧照
除了对自然的观察外,这类纪录片也呈现了人类对自身处境的审视和反思 《平衡》 展现了可可西里无人区里关于盗猎与反盗猎的一系列故事,讨论了人类与自然的平衡; 《出山记》 记录了贵州省石朝乡村民搬迁至城市的过程,展现了两代人对乡村与城市的不同理解; 《湿地的力量》 将镜头对准华南地区最大的湿地,展现了在日益发展的城市建设中,人与其他生灵共处的环境…… 这些作品以不同的人类家园为切口,既有科普价值,又有人文情怀。
《出山记》剧照
作为广州图书馆的品牌活动, “WE纪录” 从2021年到2023年分别以微纪录片、全能“纪录者”以及家庭影像作为主题, 聚焦时代热 点,发现身边故事,致力于 为所有热爱影像创作的“记录者”提供一个公益学习、作品展示和与观众交流的平台。

2024,我们将聚焦“家园”!

旷野、乡村与城市都是人类生存的场域
但在不同的家园里,人类该如何思考自身的存在
处理与自然的关系呢?






系列活动时间

DATE&TIME

2024.7.14 至 2024.10.13


授课方式

HOW TO PARTICIPATE

网络线上授课

作品线下指导

!本次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



主办单位

HOST

广州图书馆

广州广播电视台


合作单位

COOPERATOR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凹凸镜DOC

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


学术支持单位

SUPPORTER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纪录片专业委员会



第一阶段:线上理论课

7月14日至8月25日

先理论,后实践

第一阶段课程将围绕 “家园” 展开,邀请纪录片行业一线的导演、制片人、摄影师和剪辑师以及资深律师作为导师,从选题策划、现场拍摄、后期制作以及作品包装提案等角度出发,为您带来 【自然纪录片如何讲好故事】【从纪实摄影到纪录电影的成功之路——从《俺爹俺娘》到《乡村里的 中国》】【记录有道-纪录片拍摄ABC】【讲故事不是剧情片的专属——纪录片方法论】【纪实观察类纪录片如何提案】 五节课程
同时,我们还将邀请资深律师带来一节 分享课【纪录片制作与传播中的法律问题】 ,为大家解读纪录片创作中存在的法律困惑。

!本次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

课程安排

CLASS SCHEDULE




线上课程参与方式
PARTICIPATION
报名方式

第一步:关注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广图纪录 片中心”公众号
后台输入“报名”,获取课程群二维码

第二步:提交报名信息

进群后请根据群公告指引提交“报名信息

内容包括真实姓名,年龄,对纪录片的理解等

友情提示:报名信息将作为申请结业证书的必备材料


参课方式

第一步:获取课程密码

报名成功的读者会自动获取训练营课程密码

(如未能获取,请联系群管理员)

第二步:使用密码上课

点击管理员在群里分享的上课链接

填写课程密码即可进入“2024WE纪录创作培训营”

请在指定时间内学习课程


温馨提示: 课程直播时间为7月14日至8月25日每周日下午14:30-16:30,回看截止时间为8月31日23点59分。

结业证书
线上课程结束后,符合结业条件的学员可申请结业证书,由广州图书馆审核通过后发放电子版证书。

优秀学员荣誉证书

1.按要求完成课程, 拿到结业证书
2.提交符合要求的“家园”主题纪录片作品;
3.经评审,同时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学员将获得优秀学员荣誉证书。


(具体信息请看今天第二条推文“上课秘籍”)


导师介绍

TUTORS

01

自然纪录片如何讲好故事

7月14日14:30-16:30


授课导师

陈熠之

中国知名野生动物纪录片导演、制片人, 创办缤纷自然(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她曾花三年时间在云南拍摄天行长臂猿,制作的纪录片《天行情歌》在联合国放映,获得2020年德国自然视觉最佳故事奖、法国戛纳电视影展银豚奖等20多个国际专业级影展奖项及提名;制作的纪录片《最美华夏:中国的野生国宝》于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期间在全球多国电视台播出;2021年全程跟拍云南野象群“北移南返”事件,制作的纪录长片《与象同行》获得国内外大奖。

02

从纪实摄影到纪录电影的成功之路

——从《俺爹俺娘》到 《乡村里的中国》

7月21日14:30-16:30


授课导师

焦波
著名摄影家,纪录片导演, 曾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图片库艺术总监。 摄影术诞生180周年,被评为世界180名摄影师之一, 2016年获得中国摄影个人成就最高奖金像奖, 摄影作品《俺爹俺娘》获国际民俗摄影大赛“人类贡献奖大奖”。
2012年开始拍摄纪录片,执导的纪录片 《乡村里的中国》获得中国电影最高奖华表奖, 上海电视节白玉兰最佳纪录片奖,广州纪录片节最佳长片奖等二十三项大奖; 《出山记》获得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评委会最佳作品奖等八项大奖;其他 纪录片代表作还包括《油桃妹》《进城记》《老窝》《大歌》等。

03

记录有道-纪录片拍摄ABC

7月28日 14:30-16:30


授课导师

彭颖斌

主任记者,广州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导演、“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一直致力于纪实影像制作,二十年来专注岭南自然、文化等领域的发掘、整理、记录与研究。

代表作品有《湿地的力量》《看见一九四九》《蒲公英》等,作品曾获2019年第三季度优秀国产纪录片、 中国国际气候影视大会铜奖,广东省广播影视奖等多个重要奖项,多次入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中国纪录片学院奖等。


04

讲故事不是剧情片的专属

——纪录片方法论

8月4日14:30-16:30


授课导师

张琳

纪录片导演,剪辑师,清影工作室成员。

担任 副导演和第一剪辑的 《飞鱼秀》荣获2015成都剪辑艺术金沙奖“最佳纪录电影剪辑奖”;2016年担任《我在故宫修文物》(电视版)剪辑师;2020年,导演作品《真实生长》荣获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中国故事”优秀系列纪录片”奖;2023年执导纪录短片《把唢呐一直吹下去》。


05

纪实观察类纪录片如何提案

8月11日14:30-16:30


授课导师

韩蕾

纪录片导演,艺术监制、剪辑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MIDA导演计划”制片人,从事纪录片创作30年,参与创作的纪录片包括 《雨果的假期》 《造云的山》和《拉一碗面》等。

多次担任上海国际电视节纪录片导演计划、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CCTV9纪录片征案、CNEX主题征案、Discovery新锐导演计划等国内、国际纪录片提案的评委、培训师、决策人。





#分享课#

纪录片制作与传播中的法律问题

8月25日 14:30-16:30


授课导师

冯世锋

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执业18年,担任广东省文旅厅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州图书馆理事,读者委员会主任委员。

曾获得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颁发“2020年度广州市优秀文旅志愿者”称号,广州市慈善会颁发“广州慈善榜2020年度最具影响力慈善人物”称号等多项荣誉。


第二阶段:作品征集 7月8日至8月31日

回归家园,山海共生

万物轮回,人类来自自然,与山海共生,也终将归于尘土。在喧嚣尘世之中,我们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又该如何寻找到内心的应许之地呢?

2024WE纪录 ”的第二阶段,我们将向各位学员和广大的纪录片创作者征集以 “家园” 为主题的原创纪录片作品,时长为10-50分钟。自拟题目、自主拍摄、自主剪辑制作。成片作品请于8月31日晚上23点59分之前提交至指定邮箱 [email protected] (具体要求将于近日公布)


第三阶段:一对一作品指导 9月22日

行业大咖请指教

征片阶段结束后,我们将从 征集到的作品中选择优秀或有潜力的成片, 邀请其 创作者 参加在广州图书馆线下举办的行业资深导师面对面指导课程,有提交作品的创作者才可以参加线下指导课哟! (外地的创作者可以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参课)


作品指导课

9月22日 10:00-16:30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