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你想写点什么,又不知道怎么写。你正在啃手指甲,挤痘痘,心里那股想写的冲动尴尬得能挤出水。
然后你开始在屏幕上打字,都是流水账,但打着打着你的心里舒服多了,因为今天是你失恋的第一天,屏幕上提到的那个ta 并不知道你在写这些话。但这些话多希望有什么人能看到。
谁想看呢?算了,都是流水账。你关上文档,意识到自己完全不会写作。你干脆躺到在沙发上,拨通朋友的视频,把ta吐槽一顿,拖鞋挂在大脚趾上一翘一翘。一周,两周,一个月,两个月,吐槽了多少次,但这件事似乎离句号总差那么一个段落。你又一次打开第一天写的文档,从上次没打上标点符号的最后一个字开始往下接着写。
如果我说的是你,不要笑,世界上有很多像你这样的人,我们每次谈到写作总能遇到几个,他们忧心忡忡怕写不好,主题不行,开头不会,素材不是太多就是太少。但写作为什么要有这些限制?写作之前为什么一定要知道怎么写?尴尬为什么不能是写作的一部分?
讲到这里,你的思绪或许开始动起来了,就像勺子搅拌加了糖的咖啡,一圈,两圈,眉头因为思考而扭动:
也许关于写作,还有另一种打开方式?一种前所未有的打开方式去解释无论说多少遍都无法解释的事情?
如果你也有这种感觉的话,来,我们cue
童小姐
、
珍妮
和
邱不苑
出场!
童小姐
建立
文字游乐场
的初衷,也许,是从小总被老师批评,字迹潦草!那些歪歪扭扭的字体,放在哪里都显得那么突兀,甚至难为情,就像一双比别人都大很多的脚掌,总得要找地方躲起来。
童小姐
,三明治文化中心专栏作家,获奖绘本童书文字作家
但她喜欢文字,书写文字,阅读文字。作为从未受过正式文学训练的人,童小姐的写作路程也有点像她的字体,横冲乱撞地就走出了一条奇怪无比的路线:
尝试写专栏
,一写写了七年,竟然时常收到读者的喜欢;尝试给杂志投稿,一不小心就成了《南方人物周刊》特约撰稿人;尝试写绘本,人生第一本绘本,不仅得到出版,10天内首印售罄,还获得信谊图画书首奖,入围意大利博洛尼亚童书新人奖,荣获2023年央视读书精选十大童书之一。
过去六年,童小姐也在三明治文化中心的短故事写作项目担任导师。每次和学员开始交流,他们对写作的恐惧,总会扑面而来。的确呀,一张空白的页面,仿佛提醒着我们曾经作文课上老师的教训:写字要工整,不要错别字,注意语法,多用好词好句。童小姐觉得奇怪,为什么每个人的写作,都必须背负着一些写作的原罪呢?
可是,倘若我们把空白的页面,当作是一片无限可能的游乐场呢?
一片可以让你撒野,打滚,任性的游乐场呢?一片你可以随意飞到过去穿越至未来的游乐场呢?可以打破所有文字对你的的束缚,就像在某一个艳阳天,蓝色海滩旁,舒展,呼吸的地方呢?
文字可以是好玩的,书写可以是随性的,任性的。
过去三年,童小姐一直在寻找可以给文字好玩的空间,试过走写作疗愈这条路,但她发现,当文字带上目的,文字就不纯粹了。所以童小姐开始把觉得好玩的想法放进文字里,并用了一年的时间,进行了多场线下工作坊作为实验。许多人,无论他们来自哪里,做什么职业,脸上带着什么样的面具,他们的文字在童小姐的引导下慢慢绽放了,那些想象力,那些脑洞大开的文字,就像一朵朵热带深处里的花朵,在寻常的房间里发光。在这些文字里,童小姐不仅看到了许多人的灵魂深处,还和他们握了握手,一起玩耍。
快餐视频时代,人们争相恐后地在镜头前展示面具,童小姐被这样人与人之间难得的深层交流所感动,哪怕时间只占据人生里的90分钟,她也觉得弥足珍贵。
于是2024年的某一刻,童小姐想到了文字游乐场,一群人用文字一起玩游戏。她还想好了英文名字,soulek,lek,瑞典语玩耍的意思,lek for the souls,让灵魂玩耍。童小姐很幸运,想法得到了同为短故事导师珍妮和邱不苑的响应。
我们先说
珍妮
吧:她太好玩了,甚至比童小姐还好玩。她给童小姐画过涂鸦,里面的童小姐穿着芭蕾裙,踩着鸭掌脚,去脆皮一样的湖面游泳。
过去珍妮也被“正宗写作”困扰,写作中,她尝试寻找某种目的或者某一个清晰的想表达的东西,这让很多写作半途而废,因为她不能写出自己想要的,但过去几年,
在温哥华
学习瑜伽,针灸,和剧本写作,几件看起来不搭界的事情,让她感觉到内在有很多从未发现的能量在不断增长,为什么表达不能就是表达本身呢?有生命力的文字,是开放的,是在喜悦和放松中的探险,像爱丽丝掉进“兔子洞”,遇见新的朋友,新的风景,和超乎想象的所有。
而爱跳舞的
邱不苑
呢,虽然她一直爱文字也爱跳舞,但在《南方人物周刊》作为资深记者写了六年非虚构,她从没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直到两年前入读剑桥之后,她终于被点拨开思路:谁说写作只能是头脑的事呢?哪怕在线上场域,我们的身体是不是也可以有自己独特的用武之地,来激活和丰满我们的写作?
邱不苑
,爱跳舞的前资深人物记者、非虚构写作者、童书绘本译者,身体·舞动·写作工坊创办及带领人
不苑已经在英国剑桥和伦敦办过好几次线下
身体舞动写作工作坊
,也拿奖学金参加过两次英国Arvon创意写作营,在乡间山野和牛羊马群们一起体验了各种各样的写作游戏设计,算得上经验丰富——喜欢的参与者评价她的工作坊氛围温柔又走心,营造了满满的信任和安全感,而且总是用最好玩的身体破冰、用心的创意写作游戏来串联工作坊的设计。不过,如果放到线上,这些元素又会有怎样的不同碰撞呢?她自己对此也充满了探索欲和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