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诸葛兵
只做优质军事内容,让你获得军事知识,充实军迷每一天,一万期的长征路。
4月7月,日本海上自卫队的DD-130“松雪”号驱逐舰退出现役。
这是海自作战部队中现役的最后一艘“初雪”级驱逐舰!
随着“松雪”号的退役,整个海自就剩下“濑户雪”号这根独苗了。
不过如今的“濑户雪”号已经不属于驱逐舰了,也不算战斗舰艇了,它现在的舷号是TV-3518,是一艘练习舰。
对于“初雪”级这款驱逐舰,00后、95后,甚至90后的军迷对它可能比较陌生,但对于80后及其之前的军迷来说,却是非常熟悉的一款战舰。
它是日本战后建造数量最多的一款驱逐舰,多达12艘!
“初雪”级驱逐舰标准排水量3000吨左右,满载排水量4000-4200吨。
吨位不算大,火力配置却相当齐全。
一门76毫米舰炮,两座四联装“鱼叉”反舰导弹发射架,一座八联装“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发射架,一座八联装“海麻雀”近程防空导弹发射架,两座三联装324毫米轻型反潜鱼雷,两座“密集阵”近防系统。
另外可搭载一架直升机。
反舰、防空、反潜,样样精通!
反观那个时候的中国海军,在“初雪”级大批量服役的80年代,中国海军中没有一款战舰能够与其媲美。
中国海军第一款性能与“初雪”级相当的驱逐舰是1994年才服役的052型驱逐舰。
数量仅有两艘的052型驱逐舰,没有反潜导弹,鹰击-81反舰导弹的射程也远不如“鱼叉”,四门双管37毫米自动舰炮的反导能力也明显比不上“密集阵”……
那是一个令人心酸和绝望的年代!
整个90年代,中国海军就接收了一艘051G型(166珠海号)、两艘052型、一艘051B型(167深圳号)和一艘现代级。
▲“珠海”号驱逐舰虽是90后
却是一艘051型……
而日本海自在这一时期,接收了四艘“朝雾”级、四艘“金刚”级和四艘“村雨”级。
数量上和质量上,双重碾压中国海军!
若是加上日本海自在80年代服役的那24艘驱逐舰,在1999年左右,中国海军与日本海自各自拥有的先进驱逐舰比例是——
4:36!
▲八艘“村雨”级同框
当年羡慕的口水流了一吨……
巅峰之后,就是下坡路!
因为中国海军跑步追赶上来了!
如今,中国海军先进驱逐舰护卫舰的数量多达一百多艘,即便抛开数量庞大的056型护卫舰不谈,咱们拥有的4000吨级以上级别的驱护舰,总数也超过了60艘!
▲“现代”级驱逐舰
在编队中的位置就能说明一切
日本海自这边,虽然作战舰队仍旧保持着48艘驱护舰的规模,但它们的处境其实远不如表面上的数字这么乐观!
日本海自现役的48艘驱逐舰护卫舰中,2000年之前服役的占了24艘,足足一半!
▲日本海自现有家底
(截至2021年4月)
这意味着,日本海自有一半的主力舰,服役期限超过了20年!
至于几艘80年代就服役的驱逐舰和护卫舰,如今的服役年限则超过了30年!
现代战舰的寿命一般是20-30年,也就是说,日本海自即便退役了所有的“松雪”级,但实际上依旧有至少十多艘主力舰到达了即将退役的年限!
▲“海雾”号驱逐舰
相比之下,中国海军现役的60多艘4000吨级以上驱护舰中,2000年之前服役的只有前文提到的那四艘,剩下的全是2000年之后服役的。
若是将时间线再拉长一些,将节点放在2010年,那海自2010年之后服役的战舰就只剩下了11艘!
至于中国海军这边,胖兵大概估了一下,2010年后服役的至少有四五十艘……
对于舰龄老化的问题,海自也是在解决的,目前正在建造的30FFM护卫舰,也就是“最上”级护卫舰,便是日本海自用来换装的。
按照计划,30FFM护卫舰将建造22艘,用来替换8艘“朝雾”级通用驱逐舰和6艘“阿武隈”级护航驱逐舰。
看数字,小伙伴们会发现多出来了8艘。
这多出来的八艘正是日本海自的扩军计划!
日本海自将通过22艘新护卫舰的生产,将现役主力舰的数量从48艘提升到54艘!
总数增加了,建造速度也在加快!
日本海自的造舰一直很有规矩,基本上是每年一艘驱逐舰、一艘潜艇和一艘扫雷舰。
但30FFM护卫舰的建造计划却是一年两艘。
当然了,就算是一年两艘的速度建造,也只能算平庸。
因为按照这个速度完成22艘护卫舰的建造,至少需要11年。
也就是差不多要到2033年22艘护卫舰才能全部服役!
到了那个时候,中国海军会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胖兵都不敢轻易联想,怕自己的脑洞跟不上中国海军的步伐……
不过,别看日本人计划建造22艘30FFM护卫舰,也计划将主力舰从48艘增加到54艘,实际实力的增长却很是有限!
这是因为在防卫省的规划中,30FFM护卫舰不光是取代“朝雾”级和“阿武隈”级,它还将取代一部分的扫雷舰艇!
▲最后的护航驱逐舰
“阿武隈”级
“30FFM”中的FF代表护卫舰,M代表的英文是Multi-Purpose,翻译过来就是包含了“水雷”任务能力的“多任务性”的意思。
也就是说,30FFM护卫舰是具备较强反水雷作战能力的!
其飞行甲板下方就是水雷任务舱,能够搭载无人水上艇(USV)、无人潜航器(UUV)和自航式反水雷弹药(EMD)等器材,执行水雷搜索和反水雷任务。
▲大的舱门内就是水雷任务舱
对于水雷战能力,日本人一直是非常重视的,这与它的经历有关。当年在美国的水雷封锁下,饿的那叫一个惨……
所以,战后日本一直很重视水雷战能力。记得在90年代和十多年前,杂志报纸上看到关于日本海自的介绍,经常会提到日本海自扫雷能力世界第一,反潜能力亚洲第一。
日本海自水雷战能力强,与它拥有的扫雷舰队规模是分不开的。
鼎盛的时候,日本海自拥有30多艘扫雷舰艇!
如今这一规模已经大幅缩水,只剩下22艘,其中还有2艘是扫雷母舰。
▲“浦贺”级扫雷母舰
而海自扫雷舰艇数量缩水还在继续,按照日本的防卫大纲,扫雷舰艇的数量会压缩到18艘!
虽说新的扫雷舰艇性能上更先进,但对于日本这种岛国而言,扫雷舰艇的数量同样重要!
为此,日本海自赋予了30FFM护卫舰较强的水雷战能力,让其担负起水雷战任务。
所以海自将主力舰从48艘增加到了54艘,看起来增加了6艘,但是算上将近“腰斩”的扫雷舰艇部队,数量上的增长实际上并不存在!
说到这里,估计有人会诧异,日本海自为何不保持原本的扫雷舰艇规模?
原因很简单,缺钱!
扫雷艇,尤其是高性能的猎雷艇,别看就几百吨的体格,实际上造价不菲!
囊中羞涩的海上自卫队,也已经养不起30+规模的扫雷舰队了!
缺钱在海上自卫队身上已经多次体现过了。
比如前两年服役的两艘“朝日”级驱逐舰,就是前一款型号“秋月”级的简化版。
还有最新的30FFM护卫舰,因为缺钱,首批两艘都没有配备MK41垂发装置!
也就是说,目前已经下水的“最上”号和“熊野”号两艘满载排水量达到5500吨的护卫舰,没有反潜导弹,防空火力也只是那座11联装的“海拉姆”近防导弹系统。
▲“出云”号上的“海拉姆”导弹系统
如此大的吨位,如此孱弱的防空火力,甚至连德国人的F-125型都不如……
至于后续的30FFM护卫舰上能不能装上16单元的MK41垂发装置,暂时还不好说,得看钱能不能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