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真的有那么好吗?”
这是在看完零点普通IMAX版《敦刻尔克》之后,我反复问自己的问题。但是却得不到一个准确的答案,更多是一种懵bi的状态,不知道怎么去定义它。之前诺兰的创作理念其实多数还停留在一种取巧范围内:犯罪片、漫改片、科幻片;玩弄时间线、故事的结构和解构,还有极客的科学概念。大家的谈资焦点基本上被诺兰不一样的电影思维带跑了。
同时,诺兰也往往被挑刺的人诟病:以故事情感线刻画单薄为特征的“情感匮乏症”、以耍帅有余故作高深为特征的“技术炫耀症”,以及以巨量的一粉顶十黑为特征的“忠粉过敏症”等等。特别是最后一项,常常引发网络世界的口水战,不仅随诺兰新片上映开始,还会在热度减退时拿出来“鞭尸”。
当诺兰说要拍敦刻尔克大撤退为题材的电影时,不少人是有所微词的。一个干巴巴又老套的历史事件,对于历史没大兴趣的观众如何接受?同时由于意识形态、立场差异的问题,这场撤退常常被认为是战略失误带来的溃退,是被人讪笑的、为时已晚的亡羊补牢等等;最关键的是,对于这样一个真实历史事件,如果再玩战争片从整体战事到局部个人的视角,还能有什么新鲜的吗?
午夜场结束,你会忽然发现评价好与不好都显得如此苍白:一种特别的复杂感受会在电影结束时出现。《敦刻尔克》既简单,又复杂;既冷静,又激进。它的形式既会被感性者照单全收,又注定会被理性者品头论足。
脑子里放了几次电影
我有个习惯,在内容丰富的电影结束之后,脑海在24小时内会一直闪回一个个的片段。在放了几次“电影”之后,首先亮灯的概念就是:我信了诺兰的“忽悠”,这部电影确实是个披着战争片外衣的悬疑片。
战争片关心的是战斗,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而除了汤老湿的空军线还有战斗元素外,影片的核心只指向一个事,那就是关于“逃命”:镜头只关心英国士兵们能不能活着逃回家。海滩上汤米不愿排队傻等而不断尝试;道森先生想着怎么最快最稳妥到敦刻尔克;就连编队飞行员也永远在焦虑怎么完成支援任务。
所有的角色故事,乃至要说到的形式,其实就如《泰坦尼克号》等等完全不是战争片的灾难电影一样,塑造的是在面对恐怖的灾难,作为力量极小的个体,怎么做才能苟活?或者说如果真是对抗,也是在和一个隐形的幽灵对抗,而这个幽灵的名字叫死亡威胁。这样一种压力的塑造,首先成为了诺兰的不同:它避免了整部电影流于战斗拼杀的普遍性俗套,这种压力的表现和留给观众的效果,要比来自明确敌人形象的龇牙咧嘴更高明。
这也印证了诺兰之前访谈所说的,影片的灵感部分源于法国大师亨利-乔治·克鲁佐的名片《恐惧的代价》(Le salaire de la peur,1953),“木板难题”是那部影片中的经典场景,而同样短暂出现在《敦刻尔克》中。同时在那部老片中,恐惧的对象来自于硝化甘油,是客观存在的物品,它是不会听人话的;在《敦刻尔克》中,恐惧变成了客观存在但却隐身的德军“刀俎”,因为它们随时判决海滩上可怜士兵的死活。
在第二天午饭时,沿着《恐惧的代价》我又想到,其实诺兰一直在竭力客观地表现整个事件中生命的困境。困境中的每个人都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再苟延残喘的搏击一次,国家大义已经不是他们所关心的。为了活命,主角汤米一开始的行为可以说是狡猾而投机的。
如此不惜以牺牲道德正确,来丰富人物立体感,另一方面实则是继续深化对于人间炼狱的客观描写。插队,躲藏,其他士兵的内讧,相互推诿等等,不过是对于死亡的胆怯带来的正常生理反应;而失控的“发抖士兵”正是这种动物性的极端牺牲品,他胆怯中的冲动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这些角色如克鲁佐镜头下的骗子、混混、暴徒,他们用各种不入流的方式争取一个大概率送死的机会,只因恐惧另一面,正是脱离苦海的光明钥匙。
另一方面,《敦刻尔克》最能引起关注的就是影片的结构,也就是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实际上,海陆空三条线都是延正向前进,但基于不同人物不同视点,叙事被打散,并重新被安排了不同时间跨度和发生的先后顺序。
类似的做法可能会让人想到库布里克在28岁时就拍出的高端作品《杀手》(The Killing,1956),几个劫匪计划抢劫赛马场的彩金,由于分工的不同,每个人物的故事持续时间不同:被迅速击毙的枪手出现在事件中最短,在机场被抓获的男主角最长,都被压缩在一个大范围的空间之内,同时以“赛马出栏”的一组镜头为一个标志,不断循环往复叙述这桩抢劫案。
同样,《敦刻尔克》107分钟的时长明明对于主流商业片显得偏短,但反而因这种非线性的结构而延伸了观众感受到的心理时间。我在影院中粗略计算了一下,在战场上这种故事线交叉的关系性镜头大概有10次之多,所以这部电影又让诺兰玩了一次他喜欢的叙事游戏。特别是从“发抖的士兵”的几个闪回的镜头中,你会重新找到曾在《记忆碎片》中那股锋芒一般的讽刺感,而同时对比《杀手》,又会显得没有那样机械的匠气。
当然,除了这不变的精巧结构带来的满足之外,《敦刻尔克》同样也承担着所有玩弄剪辑的后果:如果一个场景的表现不够充分就迅速切入另外的段落,往往会打断观众累积情绪的过程,进而影响观感。特别是很多只适应惯常叙事的观众,影片容易对他们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和困难,而主动匹配之前的叙事线索也将成为一个累人的解读过程。
敦刻尔克距英国90海里,北京距哈尔滨1000公里
早在大陆上映前,微博上就开始了关于《敦刻尔克》不同格式的讨论。诺兰喜欢的大格式胶片,使影片再次成为这一领域的独苗。契合这种高成本的技术,只有更多的接近实拍才有意义,而现在的主流是大量使用电脑特效影片直接生产数字格式,所以诺兰这次又成为胶片电影的“救星”。
但大陆影院依旧无缘IMAX 70mm格式的胶片拷贝。仅有的激光IMAX数字拷贝成为了最接近呈现诺兰追求效果的方式,其1.43:1的画幅可以还原出IMAX70mm胶片原生拍摄的画面。然而由于巨大的造价成本,激光IMAX影院在一线城市基本不具备兴建的可能。全国仅有的三家激光IMAX影院,只有哈尔滨离北京最近。
为了想看到最“诺兰的电影”,我和然然临时起意,轻装杀向冰城哈尔滨。不理会着身边人诧异的眼神,我们下飞机直奔哈尔滨东南的激光IMAX影院。数量不多的观众,廉价的电影票,让我们看到了更为真实的中国电影市场,了解到它除了是北京一到周末就手慢无的选座困境外,更有另一张严峻的面孔。
进了影院,先踏上一层楼高度的阶梯,陡峭的座位安排,看起来更像一次爬山运动。而站在观众席最前,在未播放画面时,就着昏暗的灯光,你甚至无法看到银幕最顶端的边界。同时,影院还有比普通IMAX更大的银幕弧度,以及更倾斜的角度。
而从正片真正开始播放时,效果的差别立马就呈现出来。《敦刻尔克》在激光IMAX1.43:1的共69分钟满屏画幅下,由于高度比1.90:1的普通IMAX更高,整体的画面更接近一个正方形,而直接观感更像是让画面产生竖直拉伸的高耸感。
这样巨型的银幕画面也就真正的给予观众真实的震撼感,及被许多人称道的真正的临场体验感。在影片开头,汤米的小队走在无人的街道上,漫天的传单飘落下来。这组镜头在普通IMAX上看只是觉得拍的很有味道而已,但是在大尺寸画幅的画面中呈现,一种厚重的压迫感与紧张感油然而生,两边的楼仿佛在压向这几个士兵,而危险似乎也如影随形。
再有就是海面的飞行战斗镜头。初次看普通IMAX,我已经被漂亮的画面颜色、镜头运动所折服;而到了超大画面的激光IMAX效果则更加惊人。观众的感觉就像是被绑到飞机外面,随着战斗机翻滚,整个人都有飘忽不定的眩晕感。
德军轰炸机在驱逐舰上方投下炸弹的画面让人震惊。同时,诺兰几个封闭空间的设计,在这样大的画面上反而更加深化。柯林斯被困机舱内自不必说,个人认为最成功的船舱躲子弹桥段,正是因为画面大到包裹视野,才更表现出其空间的憋闷和恐怖,成为幽闭恐惧症患者的梦魇。
火候不到众口难调,火候过了事情就焦
有些评价说,诺兰这次试图在部分环节以极简主义的风格重新表现战争中的故事,如同布列松所做的一样。在《敦刻尔克》中有两个少:对话少,流血少。影片前段几乎在一片沉默中前进;而士兵的牺牲也往往是悄无声息,看不到鲜血,这在战争题材电影中几乎是没法想象的。这一部分的诺兰具备的克制姿态,可能是未来我们再回溯这部影片时能够被首先记起的。
当然,困惑与遗憾也是更多来自于结尾。始于祖国的小船开到岸边,止于汤米特写的镜头,一直延续余晖之下的迫降飞行员与火车之上的归家士兵,以及报社登文回来的船主父子二人的交叉剪辑。
从技术上讲,这一段美丽的镜语,烘托情绪的剪辑,完全符合一个工整的主流电影结尾应该具备的。但是仔细分析,它却与前一百分钟的风格有所不同。死里逃生的士兵们伴着丘吉尔的讲话而振奋起来,残酷的困境随着回归主流话语体系而一散而空,人们似乎迅速走出了之前营造的困境。
可以看到诺兰在努力调和前序较为激进的人性拷问与最终的旋律升华。然而,那些发生在敦刻尔克的悲剧,其实从来不是可以大鸣大放的骄傲。因为这场撤退是一次“惨胜”,是英国历史上刻骨铭心的回忆。如果说有赞扬,那么也只是如罗曼·罗兰所言“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那种略带残酷的“英雄气”。
对于这种前后调性的差异,观看就变得让人困惑:结尾到底是在强调这一史实的多义性所带来的不同史观、不同态度,还是只是单纯地留下光明的尾巴,只因无法让整部影片的凶狠来个软着陆,而妥协采取暧昧态度?明明前面已经将残酷的凛冽感烘托至极,反而没有按着这条路走到黑,最后的上扬部分却仓促收尾,反而没有百分百唤醒观众的激昂情绪。
到今天影片已经扔在中国观众面前几天了,对于诺兰的讨论成为当下电影话题最大的热点。其实,这种讨论也正是这个时代电影文化的力量,其可以使人对电影的关注从影院扩散出去,走上人们讨论的圆桌。导演变成了明星,观众中有黑,有粉,有路人,有吹鼓手,被普通人消费,成为我们这时代特殊的文化现状和文化标志。
当然,诺兰的《敦刻尔克》从历史视野看具有人文意义,而其对技术的追求又成为促进电影业的因素。而诺兰的导演技法本身,也又在原有的优秀基础上继续自己长足的进步。而这样的图景,也是无愧于影迷们的苦苦等待。
作者| January;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皮皮丘;转载请注明
陆 支 羽 电 影 随 笔 集
《 小 丑 ,马 戏 团 的 眼 泪 》
9 月 4 日 全 网 预 售 开 启
本书精选23位世界经典导演及其代表作,142部至爱的电影片单,带你体验迷影人生。除了我们熟悉的杨德昌、蔡明亮等华语面孔外,书中还包括费里尼、伯格曼、阿巴斯、塔可夫斯基、阿莫多瓦、今敏、法斯宾德、小津等国外经典导演。
世界就像一座巨大的马戏团,每个人都是带着面具的小丑,而电影给了我们再造幻想、重塑灵魂、直面自我的另一种可能。初心迷影之作,详情请参阅《活着的影迷,是未完成的电影史》。
独 家 福 利
下图二维码是专门开放给“看电影看到死”读者的亚马逊优惠券,领取后,即可享受独家亚马逊八折优惠,限时三天,戳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 近 期 热 文 】
去 TMD 英雄主义 ,老子只想回家
年度最大尺度港片,未满18岁慎点
滚过床单我忘了,撩过电影我记得
记得吗?那个心碎的男人叫李先生
细思极恐!这脑洞短片你看懂了么
那些年的旷世禁片,我们不会忘记
性爱与死亡,岛国最前卫导演趣谈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名人荐片|活色生香|花园 | 吉光片羽
看死观影团|鲸鱼放映室|看图猜电影
影史札记|台词时刻|影人访谈|资源共享
合作投稿 | [email protected];微信 | kdykds
喜欢请关注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死在电影院 是影迷们最大的梦想
死在片场 是导演们最美的绝唱
Dying in the Cinema is the biggest dream for moviegoers,
As dying in the set for directors is the most beautiful w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