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华网
新闻有深度 思想有温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新闻网  ·  农夫山泉被举报 ·  昨天  
新华社  ·  MF8335航班,紧急救援! ·  2 天前  
新华社  ·  我国载人登月任务,有新消息! ·  2 天前  
中国新闻网  ·  一图读懂:G20有哪些国家?有何特点?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华网

静夜思 | 爸妈学会了发朋友圈之后....

新华网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04 20:59

正文

这世界走得太快,快的连年轻人都快要赶不上,而我们的已经年迈、疲惫的爸妈呢?依然还在步履蹒跚,互相搀扶着往前走。

1


如果不是因为这些年家里几经波折,最终陷于落魄,我爸当年也是电子圈的弄潮儿,早几年BP机才下来的时候,他腰上便别了一个,虽然并不怎么响,智能手机刚刚流行,他就迫不及待丢了手里还新的翻盖,跟人换了个二手的触屏。

 

除夕夜我们全家围在床上看春晚,他兀自摆弄着手机。那时候正流行全民抢红包,听着电视里主持人热烈的召唤,他脸上露出跃跃欲试的神情。

 

这个红包怎么抢?我们也试试!他装作不经意地说着,脸上还有点不好意思。

 

我一向懒怠凑热闹,何况几分钱抢来抢去实在没意思,便随口敷衍了几句。然而他并没放弃,不停地点击着页面,我妈在旁边参谋:“点这个,点这个试试!”

 

他们明明想问我,却并不直说,或许是因为我脸上的拒绝太过明显。


2

回乡那几天,老家的潮湿和阴冷,一点点消耗着我的耐心,破败的小镇和十几年都没有变化的长街,让我迅速地感觉到厌倦。

 

我长时间沉默地坐着,看着街前游荡的人群,因为过年的缘故,打工的男女候鸟一样归来,他们染着或红或黄的头发,拿着时下流行的手机,终日流连在镇上仅有的两家网吧和台球厅。

 

与他们相比,长年留守在镇上的人们,动作要迟缓得多,在冬日稀薄的日光里,他们好似踩在时间的尾巴上,卑微而又力不从心。

 

爸妈就是这群人之一。

 

我爸是个情感很内敛的人,也不只是他,他这一代。在他们默认的生活模式里,夫妻间并无沟通,与子女也无需交流。加上我长年在外,偶尔回来,一下子不知道要怎么说话,连一句简单的问候都说不出来。

 

我们明明关心彼此,却缺少表达爱意的方式。


3

因此当他略带羞涩地提出,能不能帮他下载一个微信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惊讶,继而有些自责。

 

在我的印象中,他们一直生活在与世隔绝的时光里,而我忘记了,很多很多年前和我一样年纪的他,也曾是追风逐月的少年。

 

他的联系人列表里并没有几个人,我教他使用语音,朋友圈,他很认真地学,认真中还带有一丝孩子般的新奇与兴奋。

 

然而自从有了朋友圈,他明显跟从前不一样了。他喜欢上了拍照,动不动就指挥着我小妹,来,拍一张。

 

拍除夕夜我们简陋的年夜饭,拍被时间一天一天腐蚀的村落,就连我们全家去给过世的爷爷奶奶烧纸,他都恨不得让我们站在坟头合影。

 

他自动默认了网络世界里的全部善意,迫不及待想要跟别人分享眼前的一切,每当底下有人点zan或者是评论,他的脸上都会浮现出奕奕的神采。这神采让他脸上的线条开始变得柔和,即便如今他肩上的负累,跟从前一样多。

 

4


我有的时候会想,或许社交网络的初衷,最想要面对的用户,就是我爸妈这样的人。他们认真地阅读朋友圈里每一条,在下面留下认真的评论,连一个zan都点的诚意满满。看见不好的消息往往还要打电话过去慰问一番。


他们小心翼翼却又真情实意地呵护这种情谊,哪怕是蜻蜓点水,他们也要报之以泉。

 

就好像每年过年的时候,总能收到各种各样群发拜年短信,那时候我妈裹着围裙在厨房里和面,当听到“嘀”的一声传来手机提示音的时候,她总是停下手里的动作,匆匆擦了手,打开短信。

 

看到对方发来的哪怕是“龙飞凤舞迎新春”这样千篇一律的话,连发件人姓甚名谁都不知道时,她也要认真地从头读完,然后,跟我说,我不会打字,你帮我回一句。

 

我说,哎呀,她这是群发的,你一个人回不回没什么关系的。

 

我妈不信,一条短信一毛钱呢!她说,如果不是真心记挂着你,谁舍得花这一毛钱。再说,不回复多没有礼貌。

 

说着说着,她低了头,继续揉手里的面团,我以为她都忘记了,然而,包完了饺子,她坐在门廊的小板凳上,突然没来由地说一句,你给我挑一句有文采的祝福回复,然后再加上谢谢,也祝你新年快乐!

 

她丝毫意识不到这样不伦不类的祝福组合有什么不妥,相反她快乐,因为被记挂着。


5


我妈年轻的时候是个才女,年少的时候,我就是在她一封封的家书上,学会“见字如面”“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这样清丽的字句的,如今她老了,几十年的小镇生活让她和别人一样,成为了一个每天为柴米油盐发愁的妇人。

 

如今每当想让我帮她做点什么的时候,都要自嘲地加上一句,妈妈老了,脑子笨了,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做不好。我能感受到她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里的惶恐和不安。

 

对于小镇的节奏来说,这个世界变化的太快了,很多时候,她以为她只是慢了一点,其实时间已经扎扎实实落后了很多圈。

 

然而最近这几年,每每打电话回家,忽然惊奇的发现,她对我的了解,要比我告诉她的多太多。她知道我参加了什么活动,又发了哪些文章,甚至里面标题和句子,她张口就来。

 

我惊讶的不得了,问她原因,她说,我在家闲的没事的时候,就会上网搜你的名字,搜到了就点进去看。

 

我教过她百度,跟她讲如果想查什么信息,就在搜索框里打出来就好了。她不太会打字,敲我的名字却极为熟稔,互联网对她来说明明就是一个陌生的世界,然而凭借着我的名字,她找到了另一种安全感。


这种安全感让她决心从原有的巢穴中探出头来,嗅一嗅这外面的世界。

 

不同于我爸的主动,她原本是抗拒这个时代的改变的,然而出于对女儿的爱,她开始愿意试着接受这种对她而言太过复杂的交流语言。


6


我常常会想,互联网之于我们父辈这一代人,应该有着更为深刻的印记。相比我们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靠社交网络积攒下的碎片化一样的信息和人脉,他们却以一颗敬畏之心走了进来。

 

他们没能像我们一样幸运,在人生最富有好奇精神,最有探索欲望的时候碰上网络世界的大爆炸。当他们全身的感官细胞已经开始老化,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的时候,却又被这个翻天覆地的世界甩的很远很远。

 

在时代的浪潮中,有的人选择爬起来,拍拍土,继而以一个起跑的姿势准备加速,有的人索性放弃了前行,只在自己的小宇宙中旋转。而我的爸妈,他们已经没有力气继续跟随这个世界的脚步,然而当我回头的时候,看见他们搀扶着对方,还是慢慢向前走着。

 

他们并没有屈服。

 

我喜欢他们现在的改变。尽管他们的样子看起来有一些笨拙。他们到现在还没意识到互联网之于生活最根本的意义是什么,然而他们对此表示了不加掩饰的喜悦。

 

一句话,他们在尝试着表达。

 

我见过太多的人,因为拒绝陌生,拒绝改变,一点点变得沉默。被“一生都在为子女牺牲”这样的字句标签。我庆幸有生之年,爸妈他们遇到了社交网络的盛行,尽管世界已经太吵了。

 

然而有些人,沉默了太久,应当发出自己的声音。


大家都在看


静夜思丨没吃过苦的孩子,将来不会太幸福


静夜思|忙到没时间谈爱,还谈什么成功?


静夜思丨生活中需要一点仪式感



来源:微信公众号十点读书(ID:duhaoshu);作者周文慧,十点读书签约作者;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设计师邵小花卷。

主播:张力文

编辑:孟灵修、翁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