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研圈
“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运营,第一时间推送顶级学术期刊摘要、前沿研究成果、精彩讲座与会议报告,服务一线科研人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科研圈

鹦鹉的笑声也会传染(视频) | Current Biology 论文推荐

科研圈  · 公众号  · 科研  · 2017-04-20 17:4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人们在开心的时候会放声大笑,而笑声又会感染他人。无独有偶,来自新西兰的食肉鹦鹉也有着具有传染力的“笑声”,可以称为“玩耍叫声(play call)”。


来源:sciencedaily

翻译:卓思琪

审校:董堃



这是在实验初期用玩耍叫声的录音进行的研究。视频中的第一声是交配中成年鹦鹉叫声的录音。


开心的笑声具有传染力,这一现象或许不止存在于人类。目前,一篇 Current Biology 上的文章上提出一种来自新西兰的啄羊鹦鹉( Nestor notabilis )在开心时发出的“玩耍叫声”也具有相似的感染力。(论文信息见文末)

早前的研究还发现,黑猩猩和大鼠也具有类似叫声。 而新西兰啄羊鹦鹉是头一例被发现具有这种“情绪感染”叫声的非哺乳动物。

奥地利 Messerli 研究所的 Raoul Schwing(论文第一作者)表示:“我们用开心的食肉鹦鹉的‘笑声’的录音,可以让那些情绪一般的食肉鹦鹉变得活跃。当这些鹦鹉听到录音之后,即使身边没有能一起玩耍的同类,也会自发的玩耍起来。这有点儿像人类的笑声,当人们听到笑声的时候也会受其感染。玩耍叫声让它们变的开心。”

对此深感兴趣的 Schwing 和他的同事进一步研究了食肉鹦鹉的所有声音指令。研究结果显示, 玩耍叫声和鸟类的游戏行为有着明确的联系

而后,研究者们又好奇起了野生食肉鹦鹉对玩耍叫声录音的反应。


为了研究这种现象,他们对野生食肉鹦鹉播放五分钟的玩耍召唤录音。同时,他们还播放了食肉鹦鹉的其他叫声、新西兰南岛知更鸟的叫声作为对照。结果显示 :比起对照组,野生食肉鹦鹉听到玩耍叫声后玩耍的时间更长,玩得也更起劲

“很多鸟听到玩耍叫声之后并不会和发出叫声的鸟一起玩耍,但是它们却开始和身边其他别的鸟开始玩耍,或者开始自娱自乐。”研究者说道。


事实证明,食肉鹦鹉并不是“邀请”同类一起玩耍,而是这种特殊的叫声诱导了嬉闹,这为之前“玩耍的叫声可以产生正面的感情影响”提供了支持。


在空中玩耍的幼年啄羊鹦鹉

Credit: Raoul Schwing

综上所述,食肉鹦鹉的玩耍叫声可以比作它们自己的具有传染性的笑声,这么说起来也有点儿拟人,但是的确是起到了类似的效果。研究者们表示,他们正在计划进一步研究玩耍和玩耍叫声在食肉鹦鹉群体中的影响。

然而对于大众,现在添了一个有趣的认识——鸟类会笑。

看来人类和它们也没有那么多的不同。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7/03/170320122838.htm




相关论文信息


【题目】Positive emotional contagion in a New Zealand parrot

【作者】Raoul Schwing, XimenaJ. Nelson, Amelia Wein, StuartParsons

【DOI】 http://dx.doi.org/10.1016/j.cub.2017.02.020

【期刊】 Current Biology

【摘要】

Positive emotionalcontagions are outwardly emotive actions that spread from one individual toanother, such as glee in preschool children [1] orlaughter in humans of all ages [2]. The playvocalizations of some animals may also act as emotional contagions. Forexample, artificially deafened rats are less likely to play than theirnon-hearing-impaired conspecifics, while no such effect is found for blindedrats [3]. As rat play vocalizations are also produced inanticipation of play, they, rather than the play itself, may act as acontagion, leading to a hypothesis of evolutionary parallels between rat playvocalizations and human laughter [4]. The keaparrot (Nestor notabilis) has complex play behaviour and a distinct playvocalization [5]. We used acoustic playback to investigate theeffect of play calls on wild kea, finding that play vocalizations increase theamount of play among both juveniles and adults, likely by acting as a positiveemotional contagion.

【链接】http://www.cell.com/current-biology/fulltext/S0960-9822(17)30156-2


阅读更多


▽ 故事

· 论文署名“讲人情”,中国学者真的更严重吗?

· 把论文当女朋友的 MIT 小哥,晒了一打恩爱照

· Cell:别怪夜猫子自制力差,这可能是基因的锅!

· 成为助理教授前,我走过42万公里求职路(附面试干货)

论文推荐

· 当人们说 “你”的时候,可能是在讲自己 | Science 论文推荐

· 气候变化将让飞行更颠簸 |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论文推荐

· 冰桥是如何形成的?| PRL 论文推荐

论文导读

· Science一周论文导读 | 2017年4月7日

· Nature一周论文导读 | 2017年4月6日


内容合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电子狗  ·  国内最耐用的5款车型
8 年前
笑的合不拢嘴  ·  2016年终总结,笑惨了
8 年前
中国好文章  ·  央视女主持曝光惊天秘密
8 年前
媒体招聘信息  ·  视频|爱奇艺招实习生啦!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