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业邦
创业邦唯一官方微信,中国最权威的创业服务平台。旗下有创业邦杂志、创业邦网站、孵化器等服务。我们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产品展示活动 DEMO CHINA「创新中国」主办方。创业邦官网:www.cyzone.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斗鱼向大学生索赔600万结果出炉#】#斗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创业邦

中国互联网的焦虑:下一步该抄什么?

创业邦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2-19 13:17

正文

今日头条今年算是扬眉吐气了,哪家媒体不提到它,那就是不客观。


而它在过去四年就只做到了一件事:让6600万用户每天花76分钟看新闻和视频。


在中国,看一个产品成不成功有一个方法,就是看大家愿不愿意抄你,这个角度来看今日头条,那简直是太成功了。


从左到右依次是大众点评,UC头条,WiFi万能钥匙,手机迅雷


除了大家心心念念的「押注内容」,中国当下的产品,包括功能的同质化程度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现在已经演变成了人人都是功能经理,产品上也变成了「个个都是今日头条」、「个个都是直播平台了」。


今天在中国,我们有无数个「今日头条」,无数个「支付宝」,甚至无数个「微信」,反观美帝,为什么很少出现大家一拥而上去再搞个Facebook、搞个Twitter、搞个PayPal?


现在来看原因多种多样,肯定也不是美国人习惯创新,毕竟现在张小龙开场发布会在国内的影响力也不逊于苹果了,基于这样一种现象,本文试图从产品创新的角度阐述背后的一些原因,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一、渗透率越高,留给对手的机会就越少


除了日活月活,市场渗透率这个指标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人用来判断是否该切入一个市场以及模仿一款产品到底还有没有机会。


我们可以先看微信和Facebook。微信在城市渗透率方面,一线城市渗透率达到 93%,二线城市为 69%。在三到五线城市,微信渗透率不到50%,而Facebook也几乎吃掉了80%的美国网民,渗透率越高,某种程度上产品建立的壁垒就越高,留给对手的机会就越少。


近日美团被曝光出在南京开展了打车业务,一开始我们是搞不明白的,不过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柳青在去年的中国互联网大会的发言上看出一些端倪。柳青说滴滴的目标并不是从3800万出租车行业里找市场,而是看到了渗透率仅有1%的市场空间,中国城镇人口有8亿人口,每个人一天出门一次到两次,所以8亿人每天出行大概是13亿次左右,大概是在11-13亿次左右,用滴滴现在提供的1400万次出行除以13亿次,这个渗透率也就是1%。


渗透率较低的情况意味着行业的发展潜力也会更大。而美团点评拥有用户近6亿,日订单量超1300万单,移动端月度活跃用户超1.8亿。这个时候去抢这块市场也不能算是冲动之举吧。


美团打车页面


反观Uber,早在2014年就覆盖了美国55%的人口,旧金山的出行市场渗透率也达到了15%,所以Uber剩下的对手也就是只有Lyft了,Sidecar、Flywheel、Via、Curb这些恐怕都不够打。从这点上来看,可不是我们中国的产品经理没事找事干,美帝的产品经理可能很多时候想干也找不到合适的战场。


二、中国To C的产品经理早已不比国外差了


从四大门户到BAT称霸的时代,一路狂飙的都是以To C的产品为主,中国的互联网产品从诞生之初就在个人用户体验、个人使用需求上去竞争,美国Top50企业榜中的科技公司呢,有很多像IBM,Oracle,Cisco等这样以To B业务的公司,这些企业向各种互联网公司输送的人才中也以To B的人才为主。


此次的创业浪潮中,中国很多产品在模式上已经慢慢开始被硅谷「抄袭」,创新孵化机构Y Combinator每年会举办两次Demo Day,用来展示美国一些优秀的创业项目,不过2016年秋季的一场Demo Day让所有人都惊呆了,因为「仿佛进入了2014年的中关村创业大街」,我们随手举两个例子:


家政服务平台Miso,有家政需求的用户在平台上发布信息,提供家政服务的人员按需接单,并通过Miso App内置的地图进行定位,导航到用户家中。你确定这不是中国玩剩下的家政O2O?


Miso App界面

再看一款叫做simbi的产品,定位是一个共享经济平台,主要是给用户在线交换技能和服务提供一个平台,你再想想,这难道不是一个豆瓣技能交换小组就能搞定的事情吗?

所以其实你看,在To C的领域,国内的产品在创新上已经不逊于国外了,大量的To C产品和对To C产品深入研究的产品经理们共同造就了微信、支付宝这样的超级App,以及App Store里数不清的山寨应用。


三、习惯抄袭带来的后遗症


中国互联网过去20年在商业上取得的成功值得骄傲,不过前10年(从94年北京有了第一个局域网一直到2004年左右),中国是以全盘抄袭的方式度过那段时期的,虽然催生了很多本土化体验极为优秀的产品,但是也留下了后遗症,大家的版权意识非常淡薄。

现在大家做内容的方式很多都是随意抓取其他平台的数据,并不尊重版权,也没有足够完善的法律去监督这种事情。

比如之前有关“脉脉非法抓取使用新浪微博用户信息”的案件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终审宣判。根据判决,脉脉需要在网站首页和客户端软件首页连续48小时刊登声明,就本案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微博公司消除影响,并赔偿微博公司200万元。这意味着,第三方公司抓取微博数据用于商业化将构成侵权行为,微博可以进行起诉。

脉脉案终审判决文书

200万这个数额有多划算呢我们可以简单换算一下,同为职场社交平台的Linkedin合理估值大概为131亿美金(是以262亿的价格被微软溢价50%收购的)14年的时候就达到了3亿用户,那单个用户的价值43.6$,这样在想想,平台违规抓取的用户数据的价值就远远不止200万了。

如今的明星产品「今日头条」又何尝不是以这种方式起家的呢?早期以低廉的成本抓取各大媒体的优质内容,繁重的事都交给机器干了,等到各家和其清算版权的时候,头条的广告营收完全就可以来覆盖高昂的侵权成本了。


四、早期的QQ邮箱是个非常平庸的产品


美国的产品团队做决策是相对更理性,基于数据说话,按理这个一个好理。可惜有的时候中国的产品决策并不基于太多数据的事实,比如近年来代替乔布斯被奉为产品经理之神的张小龙老师在第一年开始做QQ邮箱项目时的经历一度成为互联网行业的负面教材。

当时他们是这么做的呢,一个字,抄。不仅仅是抄微软的Hotmail噢,流程管理,研发设计方法论统统抄上去,结果我们看看产品变成了什么样呢?

这是2.0版本的QQ邮箱,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优点:

  • 5M容量,基本功能,传统UI界面

  • 经常丢信,可用性差

  • 垃圾、病毒邮件满天飞,盗号严重

  • 被列入黑名单,互通能力差

  • 每天登录人不超过30万,发信人不过5万

这是3.0版本的QQ邮箱,最大的缺点就是比2.0版本缺点更多了:

  • 大量采用AJAX,类客户端UI

  • 交互复杂,页面速度慢

  • 后台重构,稳定支持上亿用户

  • 安全、反垃圾能力提高

后话就不说了,QQ邮箱坚持打磨迭代下成为了腾讯内部唯一一个七星级产品,但用张小龙当时的话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平庸的团队用了一些非常平庸的方法去做出来一个非常平庸的产品”。这种产品的曲折生长在技术驱动,数据主导的美帝互联网公司很少会发生,因为一旦判断数据不靠谱,产品也就在某个时段夭折了。


五、中国产品经理的「黄埔军校」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在对比了一些中美互联网产品差异的同时,也发觉中国从抄袭,到微创新,现在又回到了同质化严重,创新乏力的阶段,从这两次腾讯的一些动作大概就能看出一些问题,张小龙亲自抓的小程序沉寂的要比我们的想象的快很多,付费阅读项目也变成了马化腾亲自上阵督促。中国产品经理的「黄埔军校」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以把握用户需求为天职的产品经理们是怎么了?

互联网电商从业者龚文祥在微博上发表评论称:

这个世界已经没有无所不能的神人,如最近张小龙与马化腾亲自抓的项目,基本都将以失败而告终,当然无损于他们2人的伟大。如张小龙亲自抓的小程序项目已经失败,马化腾亲自抓的黄金红包与付费订阅号,前景也不会乐观。这个变换的移动互联网世界,已经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未来,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试错。

虽然这番评论不能完全断言产品的失败,但至少能够引起更多产品人的反思,很多成为了CEO或者高管的产品经理因为身居高位就慢慢远离用户了,一味地模仿功能成为了常态,忘记了产品经理永远应当是最贴近用户的人,也许只有回归用户,创新才能够不断延续下去。

本文转载自PMCAFF产品社区(ID:pmcaffcom),作者季源,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END -

更多精彩文章: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bangcbd

推荐邦哥的好朋友“毒舌科技”, ID:dushek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