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蒲公英Ouryao
蒲公英论坛(ouryao.com)官方微信。制药人士的工作、生活交流第一微社区,制药行业最专业、最活跃的自媒体。
51好读  ›  专栏  ›  蒲公英Ouryao

秋风未动蝉先觉 —从技术指导原则发布前瞻工艺核查乃至于工艺稳定性控制

蒲公英Ouryao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9-11 00:07

正文

作者:山顶洞人  来源:蒲公英


看到蜗牛发布的帖子《工艺核查的目的》,里面提到某质量总监的观点,“说根据我们的判断:工艺核查不会在短时间内进行。”不禁默然,联想到前几天看了篇文章《棋到中盘:一致性评价这五年》,里面有句话让我颇有共鸣。“在你兴高采烈的拿着CFDA版橙皮书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你其实可能已经出局了。


有感于近年来的实践感悟,也久未动笔,便随笔漫谈一番。


在我印象中,工艺核查征求意见稿出具也有一段时间了,一度曾经密集出台了两稿征求意见,引发了广泛关注。以至于大家忐忑不安又翘首以盼,就像在等待楼上夜归那哥们的另一只靴子落地的回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淡定、淡然、乃至现在淡忘甚至有些乐观的麻木起来。


事实上,参照临床核查的历史,我们就能看到,命运总是喜欢来个恶作剧的。也需再等几年后,也写上一篇《棋到中盘:工艺核查这五年》,或许会有一句类似的话,等你兴高采烈的拿到工艺核查正式公告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你可能已经出局了。


为免不必要的纷扰。首先申明:以下内容纯属揣度,如有不实,请勿追责。


前几天看到一个对“杜大姐”的访谈文章,里面提到“现在的中国制药创新环境,真正到了良币驱逐劣币的时候。国家层面在鼓励中国创新企业,政策支持力度也是空前。”这句话只要把创新两个字换成制造,我想也大体说得过去。


不记得是在哪里看到的一个统计,近两年CFDA发布的政策是过去20年的总和,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这已经揭示了一个趋势乃至环境,制药业的转型升级在宏观层面下都已经定了基调,药品制造亦不能免俗。但讽刺的是,无论什么时期,总有人带着逃避的心态想着,官方总不能一下子弄得太狠,逼死太多影响恶劣(诸如断货等等)。


但看看历史就知道,这是另一个喜欢打脸的家伙。从10版GMP的实施,到临床核查,再到一致性评价。官方总是堂堂正正的用阳谋分化了那些看似强大实则弱鸡的联盟。有实力的拥抱变革者,联手奉献了一曲精彩的双人舞,确保了药品供应的大体稳定,剩下的自然是不经意的忽略了。有句话其实说得很好,强者从不需要朋友,弱者才重视友谊。虽不绝对,但此情此景恰如其分。


商场上迟钝麻木的后果就是快鱼吃慢鱼。如今药品制造这个行当的节奏,已经不亚于商场如战场的火情了。依然是引用《棋到中盘:一致性评价这五年》中的一段话,大企业怎么就能抢首家呢?答案是,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现状下,等待只有死路一条。就工艺核查而言,之所以连出几版征求意见稿后,突然刹车,改为出了个化学药品的工艺变更技术指导原则。我猜测是官方的预估不足搞错了次序,就像先推出一致性评价,才发现得先解决工艺一致性问题,然后又发现要先规范指导如何进行工艺变更;如果继续延伸下去,或许还要解决辅料GMP实施的等等问题。然而没有然而,药品生产企业是药品质量的主体责任人,这句话就够了,觉得企业可怜可悲的,参照前段最后一句话。


但是准备并不是大企业的专利,资源也不是坐以待毙的借口,只有什么都不做,才是弱者的标签。纵观国内外工艺控制的差距,大致分为三点:


一、辅料质量的差异。

二、制药设备的差异。

三、工艺技术人员的水平。


前两者虽然直至目前仍有差距,乃至成为部分企业拒绝加强工艺控制水平的借口。但是相对来说,最后一点才是决定性的因素。因为国内辅料和制药机械的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更不要提很多企业直接采用了进口辅料和药械。但是相对来说,对于工艺理解的水平,还是很有差距的。


就这次发布的指导原则来说,里面提到大凡变更,都要对比研究。对比对比,要求的是有前有后,变更后的不用提醒,事到临头了,再蠢的人也会去抱抱佛脚的。然而,变更前的研究呢?平时对工艺漠不关心,以为有本批记录,统计几个工艺规程规定的工艺参数,就是数据统计、趋势分析、年度质量回顾、工艺研究、持续性工艺确认?平时产品只要实验室没检出什么超限超标,就窃以为工艺稳定、持续可控?然后每年的质量回顾,照着模板画几个图表,下些不痛不痒的结论,然后束之高阁,就是质量体系?等到真的迫在眉睫,准备做变更的时候,才赫然发现,欠下的债总是要还的,居然还要把以前的烂工艺规规矩矩的做三批,也不知道多少老板的钱就这么被付之流水了。


事实上,就固体制剂的释放和溶出来说,已经对于颗粒的性状、流动性、堆密度、休止角等等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而这些测试并不复杂,耗费的成本更是可以忽略不计。但去实施的企业又有多少?工艺验证、乃至于在线监测涉及到这些方面,去提供数据证明工艺持续性确认的有多少?一种情况是,稳定可控的工艺,会主动寻找需要监测的在线指标,而不是拘泥于注册资料所限,提前做到预判,最终实现稳定可控。


而另一种就是如前所说,直到工艺处问题了,才急急忙忙开始调查,却无从着手,最后大骂一句,当初这帮狗娘养的研发鸟人,或者找个可怜的供应商当背锅侠?


曾经听过一个老板说,在中国,人力是最不值钱的,也是最值钱的。这句话如果从业者去实现个人价值的本身来看,也无疑是正确的。与其去抱怨不公正的待遇,不如去努力专研技术,到时候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去?与其去抱怨供应商的不给力,何不自问对工艺的理解又有多少?或许会发觉,我们还没有对供应商指手画脚的资格。每一次制药机械的革新,都来自于制药业的需求,例如高速压片机的诞生;而相辅相成的是,促进了辅料技术的推进,例如新型微晶纤维素的问世。但我相信,那些还抱着等待心理的人,是不会真正明白何谓需求、何谓动力的。有趣的是,这些人在叫嚷起老板不给钱时,是最响亮的。


就个人的经验而言,当初注册工艺的不严谨,只要不是离谱到过分的程度,其实大多可以挽救。举个例子来说,同样是改善流动性,简单粗暴的方法是加点料,然后遗患深远。但通过工艺过程的细微和精细控制,去改善颗粒成型的性状,也有可能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知道影响工艺的因素有人机料法环很多因素,针对某个问题,我们也许会借助帕雷多图去寻找最关键的影响因素,从而确定最终的解决办法;但与之相对的,如果能够把其它的次要因素都提升一个足够的水平,它们累加起来的改善程度或许更优于前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反过来说,沉下心来步步坚实,直至拨云见雾,或许不经意间已一览众山小。


曾经98版GMP的时候,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叫硬件不足软件补。后来因为成了投机者们广泛应用于应付检查的手段而声名狼藉,直至今日被弃如敝履。但是个人认为,这句话仍然有可取之处。例如拿一度沸沸扬扬的工业4.0来说,我是真心不感冒。高速自动化、智能化的产线,诚然可以从检测性、稳定性上大大降低工艺过程的风险。但如果缺乏对工艺的深入了解,那多半沦为高大上的表面文章,更不要谈从实际需求的角度,在硬件投资上运用质量源于设计的理论。如果从成本的角度来说,按照风险管理的原则决定资源的投入水平的话,应该是好马配好鞍。如果有钱任性,那么还有另一句,不适用和多余的东西如果起不到积极作用,那就绝大概率会带来不可知的负面作用。


立足于需求,投入于风险,超脱于现状,甘守于实践,执着于细节,醉心于工艺。可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