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梧桐会WTC
创新企业家社群!企业成长加速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梧桐会WTC

创业失败真正原因是什么?马云、王健林、任正非:钱太多!

梧桐会WTC  · 公众号  ·  · 2018-02-04 22:00

正文


曾经有人说过:如果钱太多是一个错误,那我宁愿一错再错。


但大佬们却说: 如果你真的想成功,就不应该有太多钱!


日前,王健林在万达2017年年会上说道:


“我曾经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给了曲德君太多的钱,我跟一些企业家讨论,他们说当初网科少给点钱,定个投资上限就好了。看来钱不能给得太多。”


王健林说的万达网科,曾被寄予厚望,2016年底成立,由原万达金融集团总裁曲德君担任总裁,标志着万达集团全面转型现代服务业。


然而,一年过去了,万达网科的成绩却不尽如人意:


据知情人士透露,万达网科一年费用支出超过10亿,被内部抨击为“不创造任何效益”,2017年年底甚至还传裁员超50%的新闻。


现在,王健林总结了失败的原因: 钱太多了!


类似的话马云也说过: “很多人失败,不是因为钱太少,而是钱太多了!”



我们总说,创业最艰难的就是没钱,每天眼睛一睁就在操心钱,没有钱就活不下去了。


但有了钱,就一定会成功吗?马云、王健林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诉你:钱太多,有时候真不是好事!



马云:

从穷屌丝到大富翁

阿里却快要倒闭了


马云现在风光无限,他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在2000年夏天。


当时,阿里巴巴创立才一年,但已成为明星企业,先后得到了高盛、软银500万、2000万的投资,再也不是那个蜗居在西湖边的民居里的小公司。


连英国CNN电视台都称赞: “阿里巴巴是第一个迈向西方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这样的赞誉,马云之前或许想都不敢想。他曾多次创业失败:


创立海博翻译社,三年不盈利,要靠自己背着麻袋去义乌批发袜子回来卖,以补贴翻译社的运营;


做中国黄页,自己背着一个小黑包到处上门推销,被狗咬、被别人赶出门“你怎么不预约”、甚至还被说是“骗子”。


带着团队在北京做政府项目,14个月后,决定南下杭州再次创业,这才成立了阿里巴巴。


团队离京前,到长城参观


所以,历经千难万苦,阿里巴巴终于有钱又有名,马云也不再是那个被人看不起的屌丝。


这样的大逆袭, 年轻的马云也不免得膨胀起来,总算有钱了,还不奢侈一把?


他把公司总部搬到美国,国内总部搬到上海,在硅谷、欧洲、韩国、北京等地有10余个办事处。



高管要请 世界500强的副总裁来当 ,还要花六位数的年薪,从微软、雅虎那里抢来最好的工程师。300名员工,外籍员工就有40个。


当时的马云豪情万丈: 我们得请高管,我们得请洋人,请世界500强的副总裁!


现实也给了马云无限的动力,当时互联网热度高涨,美国纳斯达克指数4年涨了17倍,当时只要名称中有“.com”的股票,都遭到投资者疯抢。


至于马云, 还登上了2000年7月《福布斯》的封面,成为50年来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企业家,上面写着—— 中国互联网开拓者。



2000年9月10日,阿里巴巴“第一届西湖论剑”召开,张朝阳、丁磊、金庸等大咖汇聚一堂,但大家的焦点,无疑都在东道主马云身上。



当时的马云被鲜花和掌声包围着,再也不是那个穷得被人看不起的屌丝,没准还会感慨一句: 有钱,真好啊。


然而,欢乐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


2000年年底,互联网泡沫开始破裂,纳斯达克指数一路狂跌,亚马逊不到半年就从高位的113美元跌到了65美元;硅谷74%的互联网公司现金流为负!


危机来了,马云这才发现,自己光顾着砸钱,公司什么实事都没做成!



公司怎么赚钱?


在当时,阿里巴巴不仅不赚钱,而且连稳定的盈利模式都没有。


1999年底,阿里巴巴赚了287万元,怎么赚回来的?——在线商业推销、广告系统集成主机托管,甚至还包括饭店预定,只要赚钱什么都做。


到了2000年,这样的生意也做不下去了,每天就是烧钱,一分钱收入都没有。


企业架构是怎么样的?


现在很牛的“十八罗汉”,当时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吴晓波就很不客气地指出:


“当时只要愿意跟着马云干,愿意每个月只领600块钱工资,就可以成为创始人。”


不仅人不行,大家也不知道该干嘛,组织架构一片混乱,老员工各自为政,新员工假装在工作。


后来,马云评价:阿里就好像两百个人在踢足球,大家冲来冲去,出了一身臭汗,结果连球都没有摸到。


企业价值观是什么?


马云爱吹牛大家都知道,那时候马云最爱说什么目标、使命、价值观,根本没有形成具体的准则,员工们都一片混乱,劲头也没法往一处使。



这些问题,马云统统没有解决,只是之前公司有钱,大环境也好,一切看起来顺风顺水,所以才被掩盖下来。


现在,潮汐退去,谁在裸泳一目了然。阿里的资金只剩不足1000万美元,一个月支出就要200万美元,而且没有收入没有融资。


也就是说,再这么下去,半年不到阿里巴巴就要死了!


危急关头,马云还算清醒,请来51岁的通用高管关明生当阿里的COO,关明生一翻整顿,关停的多余的办事处,裁减了不少人员,把阿里每个月的开支从200万美元降到了50万美元。


关明生


然后,阿里巴巴一直艰难地活着,熬过了2002、2003年,终于在2003年底迎来盈利!


之后,劫后余生的马云就对这件事一直铭记在心,后来参加《赢在中国》节目,他面对选手,谈起了自己的这段经历,最后说:


“我想提点我的建议和想法,13号(贾豫)你的项目不错,人很踏实,但是不应该给你钱,给你钱会害了你。 很多人失败的原因不是钱太少,而是钱太多。


现在不少创业公司,拿了投资人的钱,就开始用豪华办公室,员工动不动就下午茶、福利,大量招聘高薪员工充门面,根本忘了自己最该踏实干的事到底是什么,最后只能关门收场。


连马云都曾进过这样的坑,就问你怕不怕!



被“贫穷”逼出来的华为


别看现在华为财大气粗,一年收入5200亿元,员工平均薪酬60万,但华为现在的成绩, 完全就是被“贫穷”逼出来的!


1985年,任正非在深圳一家电子公司当经理,收入高工作稳定,本来日子过得好好的,谁知一个不小心,他在工作中被骗了200万元,被公司开除, 还背上了200万巨债。


妻子见此,赶紧和他离婚,任正非与父母、侄子挤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日子根本过不下去了。


没办法,被逼得走投无路的任正非只好走上了创业之路,创立华为。


因为穷,任正非怀着必胜的信念,创业必须赢!


华为最开始做贸易,买卖各种电器,后来任正非通过一位广东电信业的专家朋友,觉得电话交换机这个很有前途,于是准备做一个。


就这样,任正非在深圳宝安一座工业大厦租用了仓库,既是公司又是员工宿舍,大家开始研发交换机。


大家在高温下挥汗如雨,夜以继日地工作,设计制作电路板、话务台、焊接的电路板,编写软件,调试、修改、再调试。


本来任正非觉得,通信市场这么大,即便华为是小公司,弄个小产品也会有机会。


没想到真的做起来才知道,通信产品技术标准很严苛,小公司根本不可能通过!


然而,华为已经没有任何后路, 因为所有钱都砸进去了,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任正非把所有资金投入到C&C08万门机的研发中,7位创业元老有3人觉得前途无望,悄然离开。


苦撑两年,“C&C08”大型程控交换机终于研发成功,并于1994年推向市场,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三分之二!


华为眼看就要一飞冲天,却被当时的国际电信巨头盯上了,这些巨头仗着有钱,也开始大幅降价,就是要把华为打倒!


没钱没资源,华为怎么和这些巨头硬干?


不得已,任正非只能另辟蹊径,选择 “农村包围城市” 的销售策略,深入广大农村市场,步步为营,最后占领城市!


从此,华为一飞冲天,成为国货的榜样!


因为穷而诞生、因为穷而坚持产品、因为穷而选择新的路线,华为的成功,完全就是被“贫穷”逼出来的!


所以,即便后来华为功成名就,任正非仍然对这段经历念念不忘,在采访中直言:


“猪养得太肥,连哼哼声都没了。”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很多人哀叹,创业很艰难,没钱没资源,怎么可能做成事?


其实穷一点也不是坏事,看看马云和任正非你就知道了,只有走投无路的时候,你才能激发出全身的潜能!


《周易》就说: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因为穷,你不会想着砸钱做广告,而是踏踏实实做好产品,用产品来换取用户的认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周冲的影像声色  ·  我给某些网络大V当过枪手
7 年前
深圳吃货小分队  ·  粉红小龙虾店,男生进不去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