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贾樟柯的电影中,常常会看到一些意味深长的群像镜头:人们沉默,麻木,面无表情,就像生活在一只密封的盒子里,佝偻着呼吸沉郁的空气。
这让很多人,对中国大地上的普通人始终怀有一个刻板印象:他们冷漠,无趣,缺乏应对苦涩生活的幽默感。
这真的是当下一代人的真实写照吗?
从表面上看,丧文化似乎在2020年走向了最大化:满耳朵都是“网抑云阴乐”,朋友圈都在抱怨“这是见证人类史上所有灾难片的一年”。
但走在真实生活的缝隙上,却发现大部分人虽然无法活成世俗意义上的精英,但也不愿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而是活成了积极应对生活的段子手。
皮袄青年:
有感情的段子制造机
没有人会忘记,周星驰的电影是怎样用密集如炮弹的段子,拯救了一代又一代普通人的无聊生活。
多少年过去了,从星爷口中蹦出的台词,仍是年轻人刷得最勤的金句。他们除了爱刷,还喜欢“改编”。
年轻人有多能造“喜剧梗”?
最近在一个网络社区上出现了一群网民,堪称“皮袄青年”——因为他们一开口就“又皮又暖”。
他们不是剧作家,也不是一字千钧的KOL,而是为了生活辛苦打拼的普通人,却每天都在上演幽默戏剧,而且一旦社友“相认”,就会发酵出奇妙的化学反应。
比如其中的《夏日双骄》这个片子,记录的就是一个关于“保安与外卖员”的真实故事。
他们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对欢喜冤家,一个要死守,一个要硬闯,常常擦出火花来。
一开始,保安用一个冷漠的倒计时,限定只给外卖员三分半钟往返。但当外卖小哥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却发
现善良的保安大哥帮他把车挪到了阴凉处,以防被烈日暴晒。
故事到这本是温情脉脉,没想到忽然画风一转,外卖小哥发现在自己的水壶里,
被保安大哥加入了一朵鲜艳的菊花——这满满的基情瞬间让小哥汗如雨下,但同时也get到了保安大哥憨憨的“皮”。
尽管这个片子有点星爷式的无厘头,但正是这种让人啼笑皆
非的神转折,让人感受到了独特的中国式幽默——在苦兮兮的生活难题上打哈哈。
根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数据,中国外卖员在2019年总数就已突破700万人。
这一数字,意味着每天都有一个庞大的集体,可能在经历日晒雨淋和闭门羹。
你的外卖小哥,风里雨里一直默默守护在原地。/图虫创意
因此,陌生人的一点善意与幽默,显得弥足珍贵。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曾在他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认为,大部分生活在群体的普通人,约等于乌合之众,仿佛他们就是没个性的,随波逐流的。
但事实上,正是这些不起眼的芸芸众生,构成了多彩的世界。他们憋着一股应对生活风雨的劲儿,有丰富的情感与幽默细胞,也敢于与他人分享快乐。
网友之间,
都是塑料情谊吗?
有人觉得,汇聚在搞笑视频下的网民,都是走过场的“哈哈哈哈”,却不知道他们之间还有社区文化。
比如皮皮虾上的网友,互称“皮友”,还共享着神秘的网络“黑话”。比起那些互喷的杠精,这种互联网关系真的舒服太多了。
而且,他们很擅长“商业互吹”,不是停留在网上的夸夸群,而是会把彩虹屁延伸到现实生活中。
《风雨暗号》这个片子,描述的是另一个保安与拉砖师傅之间“互捧”的故事。这两位普通人的职业,在很多人眼中可能不足挂齿,但在相认的皮友中,职称就很不一样了:
保安亲切地称呼拉砖师傅为“不动产移动工程师”,拉砖师傅则尊称保安大哥为“进出口总指挥”。
此对话一出,不禁让人回想起电影《鹿鼎记》中经典的“捧场”台词:“我对阁下的景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听阁下一言,胜读十年寒窗,看古近风流人物,还数阁下”。
中国人的日常语境,往往是含蓄的,也不擅长赞美。
但有时候一句无足轻重的捧场话,就能稀释生活的苦难,熄灭陌生人的怒火。
这个短剧的灵感,也出自这个社区上的真实案例。有做保安的网友提问道,丈母娘问他是做什么工作的?他想知道怎样回答能高尚点,于是有网友就回答他:负责人事,掌管各种高低档车进出口工作。
学会这种星爷式的捧场话,是皮友之间的共识。但他们的幽默还不止步于此——他们会在自己的货车上用横幅大大地写着:“忘了他吧,我拉砖养你”,一下就把人带回到《喜剧之王》的回忆中。
可见,皮友们真的很爱星爷,“我养你啊”这句台词被无数次二次创作,还被开发出“一年后”的番外篇:
《烤肉版喜剧之王》
一年前:
一年后:
《拉货版喜剧之王》
一年前:
一年后:
在片子的最后,“进出口总指挥”对着镜子把自己收拾干净,开始仔细端详起自己来。很多人在麻木的生活中,可能早就忘了自己工作的价值,但是经由他人的赞赏和认可,却能唤醒久违的成就感。
李诞曾说,“笑,是人类对自己的奖励——因为你听到了一个你没想到的东西,学到了一个新知识,增加了自
己生存下去的概率。”不止于此,从片子中可以看到,幽默,也是激励他人好好活着的技能。
我在人间凑数,
却一直在收获温暖
在这个虚拟社区中,每天都会有很多奇遇,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的皮友是什么样的人,但在这片江湖上流传最广的一句是:
“十个皮友,九个没钱,却会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耍得六艺五经四书三字,看得热泪两行,留下一个神评”。
这个神奇的集体,还出过一本线上的散文集,叫《我在人间凑数的日子》。
这是皮友们为数不多的感伤时刻。在繁华都市打拼的普通人,社畜、注孤生似乎就是他们的注脚。
但有皮友的陪伴就不一样了。在皮友之间,没有工作利益的勾连,没有情感的纠葛,全部心思都是为了皮一下,让对方开心。
在短片《生日奇遇》中,就可以看到这种单纯的情谊。一位皮友在深夜的冷风中独自过生日,但当朋友打电话来问候时,
却又撒谎说自己并不孤独,有很多人陪伴——像极了在城市里想逞强的每一个人。
但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谎话很快被戳穿,因为自己不经意发的社区动态,收到了无数的生日祝福,还有一长串带着段子的表情包。
皮友们的温暖不止于此。他们会给需要帮助的皮友父亲谱写遗作,会组团到绝症皮友的动态下日常鼓励。
曾经有女皮友在皮皮虾上征婚车,结果婚礼当天来了100多辆车。
这是很细碎的人间温暖,却能让孤单的人瞬间泪目。
皮皮虾是一个成立两年的社区App。在生日庆典上,无数的皮友们齐聚在一起,仿佛是为了同一位家庭成员共同庆祝,一起分享着这个人间的快乐与哀愁。
贾樟柯说,从录像带开始,到出现了VCD、DVD,一直到互联网,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科技一直在拆散众人。
但是中国人的底色,或许真的没他说得那么灰,至少皮皮虾这种独特的网络社区文化,让越来越多的人汇聚在一起。
如果有一天,你对面的陌生人轻飘飘地说出一句“李时珍的皮~”,或许你可以上前问一句:
“皮友,是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