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5-16日
NDC2024
生物医药创新者峰会
扫码报名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仅作医疗健康相关药物介绍,非治疗方案推荐(若涉及),不代表平台立场。任何文章转载需得到授权。
2024
年7
月
2
日,礼来
宣布其新一代抗Aβ单抗
Donanemab
(商品名:Kisunla)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早期症状性
阿尔茨海默病
(AD),包括AD所致的轻度认知障碍以及轻度AD。
Kisunla是第一种也是唯一一种淀粉样斑块靶向疗法,
定价为695.65美元/支。
根据患者完成治疗的时间,Kisunla的总费用因人而异。FDA的用药说明指出,根据淀粉样蛋白PET成像观察到的淀粉样蛋白斑块清除至最低水平,处方医生可以考虑停止Kisunla的用药。与其他淀粉样蛋白靶向疗法相比,Kisunla可以在有限的疗程后完成治疗,每月输注一次,每次30分钟,这可能会降低患者的自付治疗费用,减少输注次数。
Kisunla的规格为每支350mg,治疗方案为每4周给药一次,前三周剂量为700mg,后续治疗剂量为1400mg。
Donanemab是一款与β淀粉样蛋白亚型N3pG结合的单克隆抗体,能够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沉积中的β淀粉样蛋白结合,从而促进患者大脑中淀粉样蛋白斑块的清除。
此次获批是基于
TRAILBLAZER-ALZ 2试验的结果。
TRAILBLAZER-ALZ 2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临床试验(n=1736)。
研究的主要终点是
第18个月AD综合评定量表(iADRS,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相比于基线的变化,关键次要终点包括第18个月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SB,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评分、AD协作研究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CS iADL)评分、AD认知量表(ADAS-Cog13)评分相比于基线的变化等。
结果显示,在主要分析人群(中等tau蛋白水平且有明显AD临床症状的患者,n=1182)中,Donanemab组患者的iADRS评分较安慰剂组下降速度减缓了35%(p<0.0001);第18个月时,Donanemab组CDR-SB评分较安慰剂组下降速度减缓了36%(p<0.0001);ADCS iADL评分显示,第18个月时,Donanemab组患者的疾病进展速度延缓了40%(p<0.0001)。此外,Donanemab将患者的疾病进展至下一阶段的风险降低了39%(HR=0.61; p<0.001)。
在所有参与者中,与研究开始时相比,Kisunla 治疗
6
个月后淀粉样蛋白斑块平均减少 61%,治疗12
个月后减少 80%,治疗
18个月后减少
84%。如果参与者被证实达到了这些水平,他们就可以完成 Kisunla 的治疗,并在剩余的研究中改用安慰剂。
试验患者自基线至76周的iADRS与CDR-SB变化[2]
安全性方面,这项3期临床试验中淀粉样蛋白相关成像异常(ARIA)的发生率与此前的临床试验相似。ARIA是与淀粉样斑块清除抗体类疗法有关的不良反应,通常表现为大脑某个或多个区域的暂时性肿胀(ARIA-E)或微出血(ARIA-H),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测到。Kisunla 还可能导致某些类型的过敏反应,其中一些可能很严重并危及生命,通常发生在输液期间或输液后 30 分钟内。头痛是另一种常见的副作用。
参考资料:
[1]公司官网
[2]
Sims JR, Zimmer JA, Evans CD, et al. Donanemab in Early Symptomatic Alzheimer Disease: The TRAILBLAZER-ALZ 2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Published online July 17, 2023. doi:10.1001/jama.2023.13239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生物药大时代,
如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
[ 重磅生物医药峰会推荐 ]
09:00-09:20
多肽类药物在临床期间的CMC研究的多变性
09:20-09:40
众生睿创基于GLP-1RAS在代谢领域差异化布局和创新
09:40-10:00
创新型靶向GLP-1R/GIPR的双靶点激动剂的发现和临床转化
10:00-10:20
新一代人源超长效GLP-1药物创新研发之路及关键临床数据解读
10:20-10:40
多肽药物的质量控制策略
10:40-11:00
GLP-1,除了减重,还能卷什么?
11:00-11:20
诺和晟泰多肽特色管线布局与研发策略
11:20-12:00
圆桌:多肽治疗领域扩展及出海机会
12:00-13:30
午餐
13:30-13:50
抗感染新药管线布局及研发趋势
13:50-14:10
硕迪生物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
14:10-14:30
化学合成多肽药物的CMC研究
14:30-14:50
基于240万实体多肽分子库的高通量筛选及多肽芯片筛选项目案例
14:50-15:10
全球多肽药物研发趋势
15:10-15:30
全球首款多肽偶联骨再生靶向创新药
15:30-15:50
环肽创新药的发现:从长效棘白菌素到口服
PCSK9抑制剂
15:50-16:10
多肽类药物在临床期间的CMC研究的多变性
16:10-16:30
GLP1新药的动物模型选择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