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享
智库灯塔旗下微杂志,主要分享强有力的设计作品、产品咨询、动态,是设计师及产品经理的智慧分享平台。设计是信仰,产品是追求,请将您想推送的图私信发给我们。智库灯塔专注于产品经理和UI设计培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AHTV第一时间  ·  18℃!安徽马上升温! ·  8 小时前  
安徽司法  ·  安徽网络辟谣平台2025年1月辟谣榜发布 ·  10 小时前  
江西公安  ·  江西小伙杨文龙,摘金! ·  2 天前  
江西公安  ·  江西小伙杨文龙,摘金!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享

因果关系链

智享  · 公众号  ·  · 2020-01-16 15:00

正文


文·图:阿艺

作者: yixiang

来源:锌产品(ID:tntproduct)


×××



本文讨论了关于因果关系、因果链及因果推理等方面。参考书籍《周建武·科学推理-逻辑与科学思维方法》



因果关系由于原因、结果和引起构成。即两者之间具备时间先后的关系。因果和逻辑论证不同之处在于此。有些表述不具备时间先后顺序而仅仅是论证关系,即原因1,原因2,原因3,.这些都是论证的要素,而不是导致结果的原因。



多个原因可以引起一个结果,即结果的产生是由不同原因导致,而非单一原因。并且需要判断其中的一些条件,比如充分必要、主要次要原因。否则,就是不严谨和完善的。


一个原因,可能会产生多个结果。注意结果之间的关系、对整体的影响程度。有时候,一因多果并不意味着结果的严重性,仅仅代表结果较多而已,不要因为结果的多而去改变处理问题的优先级。




多个原因影响多个结果。即结果的多样性和原因的多样性。没有单一的结果,也没有单一的原因。



充分条件意味着,原因是构成结果产生的一部分,不能必然产生结果。这点跟必要条件相反。




产生该结果,必然包含了这个原因。从结果可以推断原因。充分条件则不行。


优先级是最高的原因。即有这个原因,就会有这个结果。没有这个原因,就一定不会有这个结果。




无关痛痒的原因,有和没有这个原因,对结果的影响非常小。


容易混淆原因和结果的持续。注意是谁引起谁,研究其相关性还是必然性。甚至在看起来相类似的原因之间,是否互为因果?


把充分变成了必然,可预见原因把加重了。在项目中,把不必要但充分的原因,当成了必要原因而投入资源,造成了资源浪费等情况。给原因把脉应该成为一门基本功。


这个情况和上述情况相反。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对原因的充分性没有过多关注,从而导致原因没有受到重视,影响了解决问题。

一般一个结果有多个原因导致,仅把其中一个原因当成了结果,视而不见其他导致结果的原因,这里则是犯了原因不明 的错误。例如:导致纠纷、冲突成因等情况,需要对原因进行分析。不辩原因的多个维度而仅仅把其中一个作为充要原因解决问题,最后往往是导致错误。




我们要知道原因可能是另外一个原因的结果。以此类推。一个结果可能包含了多个原因的链条构成,而不是单个原因导致。这里更加复杂。要求我们对原因的原因进行探究,探究的深度、必要性等往往考验着我们解决问题能力。


因果链传递除了长度之外,还有强弱差别。原因A导致原因B可能是弱因果,也可能是强因果。如何区分呢?经验、思考方式、阅历、理解能力等往往影响我们对原因强弱的判断。



除了因果链条长度、因果强弱情况外,还有因果之间的充分必要条件。这是第三个维度去剖析因果关系的影响的方法。



可以看到,发现了现实的结果,并基于此通过因果链反推到最远的原因。那么这个原因是否是造成结果的核心原因呢?

由于在反推因果过程中对因果的概率和维度的自我认识不同,容易导致出现了错误的因果推断。



和上述的诉诸远因刚好相反,滑坡论证是基于现实的原因推断出遥远的假想结果。如果结果的影响非常大而现实原因非常小呢?两者的关系被一层层的因果链放大,就会出现了因果滑坡的情况。



引起结果的产生,除了最主要、直接的原因之外,还包含了造成了该原因的各种条件和潜在的条件,否则结果就不能产生。这是分析问题的更细颗粒度的解法。要求我们考虑到结果产生所在的环境、背景、其中影响的要素和机制、行为触发等情况。



更加复杂的因果传递链。



由结果倒推原因的方法。




对原因的主次等情况无法辩明就下结论。例如:把次要原因当成是主要原因看待。



把不是原因的情况看出是结果产生的原因,而忽略了真正的原因。



把不是原因的情况或者次要原因当成是结果,而对真正的原因视而不见。这是强加因果,往往是对自己有利论证时采用的错误方法。




因果关系反过来了。容易出现的原因,是因为原因和结果之间产生容易混淆的地方。解决的方法是:一个是谁引起谁,一个是时间先后。


多个原因引起一个结果。


有多个原因,但只把一个原因当成是造成结果的原因。其他的原因则不采用。跟复合原因相反。

造成此类情况的可能是找原因过程中急躁、轻断、没有穷举有关。方法很重要


找到了多个原因,但找不到最重要那个原因也是不行的。



每个情况都有这个共同的原因,所以这个原因是造成结果的原因。



情况相同但其中某个条件不同,如果结果发生改变,则该条件就不是原因,反之是原因。但这个方法的论证因果的逻辑较弱。



更加多维度去验证因果。所谓正负事例组,就是在具不具备某个情况下(例如大学生中节食严重的女生和不节食的女生),在多个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果分析。



变动的条件产生变动的结果。这是共变法。即同增同减情况下,该条件可能就是原因了。




一部分原因导致一部分结果,另外一部分原因导致剩下的结果。



智库灯塔产品特训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