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A股热点扩散之后,预留仓位给年报&一季报的盈利驱动行情
近一个半月,A股市场的突出特征是增量资金入场之下的热点扩散,虽然自下而上来看,热点扩散在情理和预判之中(PPI拐点回升、更多行业景气拐点将出现、非杠杆资金入场速度有增快),但自上而下来看,当前基本面弱复苏与流动性偏宽两条逻辑线在资产价格上并行演绎,两条线均强势的趋势或难以持续,我们预计后续大概率将由一方向另一方边际收敛,收敛验证时点或在2月下旬之后。本周,第一阶段协议达成到签约之间的风险空窗期将结束,我们认为当前预留仓位给年报&一季报的盈利驱动行情的性价比更高,短期配置上建议继续挖掘电新/机械(如工控、工业机器人等)
。
市场特征:近期A股市场的突出特征是增量资金入场之下的热点扩散
12月以来,三方面体现:1)从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的绝对收益来看,并未此消彼长,呈现增量资金市场的特征;2)从中证500、中证1000、各行业指数的相对收益来看,12月以来市场热点明显扩散,从去年12月之前科技和消费为主线,扩散到制造、周期、金融地产,以及科技中偏后周期的传媒,市场对各板块均有较顺的配置逻辑解读;3)我们在12.22报告《年内第六次突破3000点之后》中即提示19年12月的两融余额高于19年3~4月(19年大盘高点),但两融成交额占比却低于19年3~4月,意味着非杠杆资金的成交活跃度更高、入场速度在增快。
自上而下:基本面弱复苏与流动性偏宽两条线共同演绎的趋势或难持续
12月PPI同比降幅继续收窄,基本面弱复苏趋势进一步验证中,是支撑近期A股热点扩散至制造和周期的重要因素;但同时,12月下旬以来国债期货强势、A股高估值板块延续强势,资产价格呈现基本面弱复苏与流动性偏宽预期的并行格局,后续大概率将由一方向另一方边际收敛:中国作为银行体系主导的制造国,央行货币政策相对更关注PPI,短期内PPI同比仍未转正+CPI同比高位走平之下,市场流动性大概率仍保持充裕,但1~2月若PPI同比回正+CPI同比回落幅度弱于预期,则货币政策边际调整的概率提升、估值驱动为主的品种短期或有调整压力,验证时点或在2月后。
自下而上:预留仓位给年报&一季报行情的性价比高于追“春季躁动”
虽然自上而下影响A股的重要变量均已在2019年出现拐点,2020年难以基于这些变量给整体市场更高的估值;但自下而上,可买的行业和标的却在增多,结构性机会明显好于2019年(我们在19年10月即基于三季报建议关注更多A股制造业,并判断周期股也将有估值修复)。然而,近期的压力点在于:A股热点在一个半月内快速扩散,景气拐点的行业及个股估值分位数明显提升,在长端利率水平3%以上、下行空间有限的环境里,资产久期大概率难以拉得更长而给景气板块更高估值,当前我们建议预留仓位给年报&一季报的盈利驱动行情,性价比或高于继续追春季躁动行情。
风险偏好:协议达成至签约间的风险空窗期将结束
本周地缘政治风险边际缓和,美伊冲突对风险资产的影响大概率趋弱,下周市场风险偏好的焦点将转向中美贸易协议签约,这也意味着第一阶段协议达成到签约间的风险空窗期将结束。全年来看,我们维持指数上行空间或大于下行空间的判断,3000点大概率扎实;节奏上,建议留意节后2月份的三点压力(解禁高点后的股票供给压力、宏观数据“靴子落地”、中美后续谈判门槛上升)。配置上,继续关注建材/汽车/家电/建筑等行业性机会,重点挖掘电新/机械的个股精选(工控、工业机器人等),相机布局Q1结构性通胀减压后三个“大年”(电动车上中游、电子、云计算)的机会。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磋商不及预期、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大、国内逆周期调节政策低于预期、年初解禁高峰对于市场的冲击较大。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磋商进展不及预期,后续贸易谈判门槛超预期上升;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大风险,美伊军事冲突升级;全球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美国衰退概率上升;年末逆周期调节政策低于预期,宏观数据大幅不及预期;年末解禁高峰对于市场的冲击较大,产业资本减持力度超预期。
信号与噪声系列 :
【20200105】
地缘政治扰动,板块估值或收敛
——
信号与噪声第一百五十
三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