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券商中国
致力于提供最及时的财经资讯,最专业的解读分析,覆盖宏观经济、金融机构、A股市场、上市公司、投资理财等财经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经济报道  ·  把“飞机”装进汽车里、出门打飞的、外卖骑手变 ... ·  2 天前  
猎人笔记  ·  1手赚1万多!2025年的第一个大肉 ·  3 天前  
记忆承载3  ·  国内韭菜图鉴 ·  4 天前  
记忆承载3  ·  国内韭菜图鉴 ·  4 天前  
第一财经  ·  流感高发,需求暴增!多平台回应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券商中国

@350万银行人:中国银行业难逃七大变革,当下正影响着你的日常

券商中国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9-01 22:16

正文


银行业又将迎来变局。

 

9月1日,《中国银行业》上市银行年报研究小组发布的《中国上市银行年报研究2017》中指出,后利率市场化时代,有七大战略环境的变化将会对商业银行产生深刻影响。

 

这种环境的变化不单是对个别的银行业务条线产生影响,而是牵动整个银行资产端和负债端众多业务的变革。环境变化带来的业务调整,也将深刻影响着350多万银行从业人员的日常工作。


 

从上市银行上半年财报来看,不少银行逆势回暖,净利增速、净息差、资产质量等主要经营指标表现超预期。甚至有大行高管感叹“这是自2014年以来表现最亮丽的成绩单”。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银行业可以松口气。

 

变化一:“大干快上”扩张资产不再

 

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依靠稳定的存贷款利差的政策红利逐渐消失,“躺着赚钱”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加之当前经济回暖基础尚不稳定,资产扩张的步伐不得不放缓。

 

报告称,当前经济步入小型回暖周期,银行的信用风险得到有效缓解。但是,这次经济回暖周期,并不足以支撑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快资产扩张的步伐。

 

首先,经济回暖的持续时间值得商榷,如果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基建和房地产投资是本次回暖周期主导力量,那么下半年经济可能重新步入疲弱状态,无法持续形成足够规模的信贷需求。

 

其次,外生的宏观审慎管理和同业业务监管,已经限制了银行快速做大资产负债的冲动。

 

再次,一般性存款的内生创造能力减弱,资产扩张缺乏流动性支撑。

 

最后,尽管当前不少银行资产压力有所缓解,但整个行业在短期内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难言见顶,在不良率的侵蚀下,银行风险便好逐步降低,自身也不敢贸然扩张。

 

变化二:银行重回“存款立行”的激烈竞争

 

M2(广义货币)增速跌破两位数,标志着金融生态正告别货币供给充沛的“雨季”,这将给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巨大影响,报告称,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M2或者一般性存款成为更稀缺的资源,在经历了资产荒后,银行重回“存款立行”的初心,负债端重新成为银行竞争的重中之重。

 

二是由于核心负债的非价格敏感性和稳定性,在货币价格攀升的背景下,将成为体现银行盈利能力和竞争力的价值源泉,是银行继续做大资产的基本支撑。

 

三是在后利率市场化时代,存款竞争已经从营销能力转变为产品的定价能力,最终体现在离差的保持能力上。

 

简而言之,银行员工(尤其是一线人员)今后拉存款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而为了获得稳定的核心负债,会有越来越多的银行重视零售业务,银行零售部门的重要性也将提升。

 

变化三:紧跟国家战略进行资产配置


如前所述,未来银行通过竞争性的价格优势来获取主动负债的能力越来越重要,而主动负债的价格优势必须以资产来支撑。

 

因此,报告认为,未来银行战略性资产的配置必须与宏观经济的周期运行特征、与国家战略的实施保持一致。当前来看,银行的资产配置需关注三条主线:

 

一是持续推进的国家战略,包括“一带一路”、国企改革、京津冀协同等,这些战略会产生大量的项目和并购融资,尤其2017、2018年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落实之年,投资产业链的拓展肯定会产生较大的金融需求。

 

二是关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传统产能过剩行业的债务重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技术改造等,需要以投行为主的金融服务。

 

三是关注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崛起,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共享经济、智能医疗、新能源、环保产业等,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发展动力,这些是银行面向新周期的战略性配置。

 

变化四:强监管下影子银行业务持续萎缩


业内普遍预计,金融去杠杆进程近期虽有所缓和,但短期内不会结束,甚至9月后将会有新一轮强监管措施陆续出台。

 

报告称,强监管的环境必将会抑制银行表外、表表外杠杆的扩张,影子银行的治理会持续进行。与此同时,银行不仅面临着压缩资产负债表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加速调整广义资产负债结构,减少资产负债错配和期限结构错配。

 

而上述这些变化,将最为直接的冲击到银行的同业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实际上,这种影响已经开始,想必同业人和资管人已经感受到了强监管带来的业务明显放缓。

 

变化五:金融科技进入加速应用阶段


报告认为,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发生最大的变化是正改变银行的传统作业模式。

 

一方面,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终端等传统的电子银行业务不断升级,更加注重效率、客户体验和线上线下场景链接;


另一方面,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金融科技不断应用到客户分析、票据交易、投资顾问、资产托管等业务领域,助推银行建立起强大的数字化业务运营体系。

 

“这些金融科技的应用和升级,将帮助银行通过提升服务效率、优化场景体验、创造人性化产品等,实现各项业务的全面升级。”报告称。

 

变化六:竞争对手不减反增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金融科技日新月异、金融市场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客户金融需求的不断升级与传统商业银行转型创新速度滞后之间的缺口,吸引了越来越多“鲶鱼”进入。

 

报告称,互联网金融机构、以金融科技为后发优势的民营银行、大型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和金融控股公司等都在广泛介入银行的业务,银行业的竞争格局面临深刻的重构。特别是银行零售业务和对公业务面临的外来者的越来越强大。

 

一方面,零售客户要求越来越高的场景体验和便捷效率,这为科技含量高、流量接口能力强的新兴金融机构提供了机会;


另一方面,公司客户需要越来越专业的财务金融解决方案,这就催生了熟悉行业和市场的集团财务公司的诞生。

 

银行显然也认识到自身面临的挑战,今年以来纷纷改变策略,由过去的竞争变为合作,就像越来越多的银行“联手”互联网巨头一样,银行心里也清楚,与其竞争不如合作。

 

变化七:专业管理人才将成“香饽饽”


在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加速发酵的情况下,银行的专业化管理能力已经逐步上升为核心竞争力。报告认为,这些专业化管理主要包括三大项,而每一项都对应着不同的专业管理人才的需求:

 

一是资产负债管理能力,专业能力强的银行会通过判断利率的走势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节约利率风险和流动性成本,甚至可以通过对冲交易获利。

 

二是风险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行业研究能力和大数据分析能力。

 

三是成本管理能力,对应着实际上就是管理效率的问题,这需要在流程再造、网点规划、人力资源、科技投入等方面建立高效的成本——收入分析框架,建立效率导向型的组织体系。

 

“总之,银行产品的竞争将成为核心的焦点,而产品背后则是专业化管理体系的支撑,这与过去利差管制时代,银行以营销和关系管理为主是不同的逻辑。”报告称。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