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危机:终章》票房飘红,让不少人一夜之间看到了批片的“春天”。有业内人士还为此列出赚钱公式:扣除几百万美元的版权买断费,以及在内地花销的两三千万元宣发费,当最终票房冲破10亿元,其背后的中国引进方无疑赚了个盆满钵溢。然而,现实并没有如此美好,中国相关发行方最终可能只分得数百万元利润,仅约占内地票房收益的百分之一。
穿越者综合编辑
来源:时光网;北京日报/陈涛
《生化危机:终章》上映以来票房持续走高,在映后第七天内地票房已达8亿人民币(数据根据猫眼电影实时票房),超过《钢铁侠3》7.55亿的历史记录成为新的批片票房冠军,荣登批片票房榜首。《生化危机:终章》自上映以来,创下多个票房新纪录。不仅成为今年第一部首日票房过2亿的进口大片,荣登国内首日票房纪录前五,首周末票房更是打破好莱坞热门大片《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创下的6.3亿票房纪录,跻身国内首周末票房纪录前六。
在此之前,国内进口批片票房冠军一直被2013年5月上映的《钢铁侠3》牢牢占据了四年,排在后面的电影分别是:《惊天魔盗团2》6.39亿元,《你的名字》5.77亿元,《哆啦A梦:伴我同行》5.3亿元,《敢死队3》4.5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生化危机:终章》和其他单纯的买断版权的批片不同,海外片商将会参与分账,而不是一次买断。这部影片在国内由狮鼠影业协助发行,这家公司以发行批片起家,和狮门影业以及电广传媒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曾参与发行《惊天魔盗团2》。《生化危机:终章》是狮鼠影业通过竞标的方式,从德国康斯坦丁影业买下国内发行权,因此在影片分账中,康斯坦丁将拿下大头,狮鼠影业拿小头,主要是发行代理费。
最近几年,随着内地电影市场越来越繁荣,不少进口片以中国为“票仓”狂揽收入,中国票房甚至可以超越北美票房,占据全球票房的大部分收入。《生化危机:终章》就是一部典型的“中仓电影”:内地上映不足一周就收入8亿人民币票房,而它在北美地区仅收获约1.83亿人民币的票房,北美票房仅占全球票房约11.2%。这种票房走势和去年上映的《魔兽》颇有相似之处,《魔兽》在北美仅收获3.25亿人民币票房,但在中国市场的狂揽14.72亿票房,差距巨大。
发行内幕:中方利润仅占票房百分之一
内地进口片分为分账片、批片,相比作为“好莱坞超级大片”同义词的分账片,批片在局外人眼里依然神秘。批片正式名称为“买断片”,代指那些由国内片商以固定价格把从国外片商处买断放映版权的影片。由于早期价格低廉,前往购片的机构大多以十几部或几十部的规模打包“批发”,故而得此名。
与大家以为的赚个盆满钵溢不同,中国买方只分得数百万元利润
进口分账大片有望与海外同步上映,相比之下,批片登陆内地的时间一般要比海外晚好一阵子。《生化危机:终章》便足足比北美地区迟上映了一个月。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它后来居上,与北美持续走低的票房趋势不同,该片在内地票房破10亿元“几无悬念”。
《生化危机:终章》票房飘红,让不少人一夜之间看到了批片的“春天”。有业内人士还为此列出赚钱公式:扣除几百万美元的版权买断费,以及在内地花销的两三千万元宣发费,当最终票房冲破10亿元,其背后的中国引进方无疑赚了个盆满钵溢。然而,现实并没有如此美好,中国相关发行方最终可能只分得数百万元利润,仅约占内地票房收益的百分之一。
这部影片的中国协助推广方是一家名为“狮鼠影业”的公司,去年它还协助发行过周杰伦参演的进口批片《惊天魔盗团2》,该片最终取得6.35亿元的票房,打破了此前由《荒野猎人》创造的当年批片中国票房纪录。
不过,这一次“狮鼠影业”只能拿到利润的小头。“我们拿的是几百万元的发行代理费。”狮鼠影业CEO邱杰透露,《生化危机:终章》不是分账片,也不同于真正意义上的买断片,海外出品公司还会参与影片票房分成。他还表示,如今内地影视公司已很难以“买断价”拿到批片了。
批片版权费曾两年暴涨15倍
《敢死队》是内地批片市场的分水岭
提及批片,绕不过去2010年上映的《敢死队》。北京创世星影业公司当年以50万美元版权费,从史泰龙手里购到这部影片,居然在内地拿下逾2亿元的超高票房。其高达数十倍的回报利润,让国内影视公司开始认真打量之前毫不起眼的批片。如果说《敢死队》是内地批片市场的分水岭,可谓恰如其分。
经此一役,此前不屑于这块蛋糕的大公司博纳、乐视也杀将进来,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批片版权费飙升。业内人士估算,2011年批片的版权费增幅最低的都在一倍左右,超八成影片的买家是中国公司。待到2012年《敢死队2》再度杀回内地市场,尽管票房斩获超3亿元,比上一部增长过半,但中国公司为此付出的版权费已涨至800万美元,两年暴涨了15倍多,暴利已然不再。
随着外方的收费激增,拥有进口片发行权的中影和华夏也提出批片要效仿分账片,执行保底分账,而之前只是象征性地收取发行管理费。黄陇就是内地较早从事批片生意那拨人里的一分子,他透露,如今依然在批片行当里行走的公司,逾半数处于亏损状态,而早些年亏损比例仅占两成。事实上,当年做得风生水起的一些批片引进公司,早已淡出或被淘汰。
2016年批片表现惊艳
2016年是批片表现惊艳的一年,数量达到创纪录的47部,日本片《你的名字。》更是创下不输分账片的数亿票房。不过,由于批片的档期往往不容易定下来,宣发营销也就无从筹划,依然是从业者的“梦魇”。“如果时间拖得太久,不仅可蹭的热度全无,观众的口味可能也变化了。”一位从业者透露,有同行眼睁睁看着买回的“心头好”最终沦为院线“一日游”,“别眼红有人大赚特赚,其实从来没有人敢说自己总结出了稳赚不赔之道。”
业内:天价买批片不如中外合拍
说起批片数量在2016年末急剧拉升,电影市场研究专家蒋勇认为,这更像是内地电影主管部门一手操办的实验之举,既为了提升因国产片表现不佳导致的市场不景气,也是考虑到中美签订的引进片协议行将到期。在他眼里,今后内地市场只会进一步放开,批片数量会更多。
然而,即便走过了批片数量空前的2016年,“拿到配额太难”,依然是众多从业者的共识。历经数年群雄纷争,批片市场也在走向成熟。暴利已经不再,就连买断片和分账片的界限也在模糊。比如,内地公司从剧本创作阶段就会开始参与批片运作,而且,海外版权方也一改沿用多年的“一锤子买卖”模式,要求与国内片商分账。
在邱杰看来,以自己多年从业经验,国内公司靠天价买批片终究不是办法,中外合作拍片才是中国电影走向强大的必经之路。不过,好莱坞很少会在影片创作方面对中方资本做出让步,担心会影响其在全球的票房表现。前些年,内地娱乐集团DMG曾信誓旦旦把《钢铁侠3》打造成中美合拍大片,最终也还是沦为一部进口批片。
在中国影协秘书长饶曙光看来,如今在美国各种电影活动中,几乎都能看到中国电影人的身影,但中国公司从中获得的实际收益并不多,很多只是停留在“新闻效应”层面。“好莱坞不会轻易把其核心机密、核心利益、核心竞争力转让给你,因为好莱坞电影是把全世界作为可以操控的市场,除了他们自己,旁人不过只是手段和棋子。”他认为,时至今日,好莱坞看重的只是中国巨大的电影市场和资金,想要在内容生产层面展开合作,依然“路漫漫其修远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穿越者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