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4年被视为宏观经济的底部,是变革和转折的支点。
给其他企业的一点启发:
1. 新战略:企业需要制定符合新常态的战略,着眼于未来的增长模式。
2. 新组织:企业应适应技术变革,改造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形成平台生态化网络。
3. 新运营:在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不理想的背景下,企业应实现可持续的稳健运营。
4. 从李嘉图利润到熊彼特利润:企业应从依赖资源垄断租金的利润模式转向创新利润,创造新的顾客价值和数字资产。
5. 专业化价值:坚守专业化力量,深入拆解产品线和服务,提供专业化价值。
6. 长期奋斗:坚信长期奋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面向高质量增长需要时间和持续努力。
7. 稳中求进:保持稳健的心态和管理系统,实现利润、现金流、风险和规模的平衡。
具体建议:
1. 新使命:形成聚焦社会问题的新使命,明确企业解决的核心问题。
2. 新价值:重组打破顾客妥协,提供高性价比和快速交付的新价值。
3. 新模式:构建依托创新资源禀赋的新模式,避免依赖大规模资源投入。
4. 新架构:打造一线呼唤炮火,中台赋能前台的新架构,提高组织敏捷性。
5. 新机制:构建开放共享、高能激励与低能管控相结合的新机制,提升人效。
6. 新文化:形成专业化、开放化、透明化、共建共享的新文化,适应技术变革。
7. 精益化经营:通过滚动的运作闭环及时决策、动态调整复盘,实现精益化经营。
8. 运营、变革管理体系:将部门计划与公司级战略项目并重,形成相辅相成的管理体系。
9. 三位一体的管控框架:计划、预算、绩效的统一,构建动态化闭环,确保目标实现。
在宏观经济低谷期,企业需要坚定信心,坚守专业价值,并通过战略、组织和运营的创新来实现转型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