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核心城市上岸6年,阅遍公考经验贴总结出40个公考要点,小白上岸必读:
1.不要盲目上岸,分清国考岗位与省考岗位的区别,对大部分人来说省考岗位优于国考,具体区别见下:
2. 理想的岗位不外乎“事少、钱多、好提拔”,其中事少和提拔天然存在冲突,做一只咸鱼还是工作狂,注意报考时做好取舍。
3. 单位的行政级别决定了你的级别下限,如何理解?如果你去了乡镇,终其一生大概率副科退休,而在省直,退休享受副处待遇没有任何难度。与个人能力无关,平台至关重要。
4. 有意仕途选择两办一组,即党委办、政府办和组织部,此外党委部门一般优于政府口。
5. 谈到“钱途”,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地域,深圳平均工资30w,远超其他地区同等岗位,其次是岗位,公检法工资一般要高于其余公务员。
6. 教你一招判单工资高低的方法,在统计年鉴上对比各个城市“一般公共预算”,并试着除以总人数,就得到人均预算(其实就是每个干部职工的工资、福利、培训、办公的总和)
7. 以上适合实力超群的人,大部分人还是以上岸难易为第一原则,如何选择难度小的岗位?门槛越多越好,例如研究生,党员,基层服务经验,专业证书限制等等,把竞争对手无限缩小。
7.点赞的同学最后都成功上岸了。
8. 不要只盯着本地省考看,多去参加其他地区的考试热身适应,调整状态,机会越多越容易抓住。下面是各地省考的时间大致安排:
备考篇
9. 制定一个完整的备考计划,完整的复习周期一般为3-6个月。太长难以坚持,容易度过效率最高的兴奋期;太短则打不好基础。下面给出具体时间安排:
10. 行测的总体复习时间一定要高于申论,较为科学的行测和申论的复习时长占比为7:3,行测包含五大模块,上万个知识点,花费的精力要更多。
11. 基础阶段不要盲目刷真题,不要盲目刷真题,不要盲目刷真题!!!真题是极其宝贵的,没有掌握知识点前,既浪费真题又浪费时间。更有效率的做法是按板块,分进度去听网课视频,或者看书去掌握知识点。
12. 网课老师推荐——按照网上得分较高的人气老师给出一些推荐,资料分析:齐麟,花生十三;数量关系:齐麟,花生十三; 语言表达:欣说语言,小宝语言;逻辑推理:粉笔聂佳(打基础),纵横公考邓淳,勾不了沉(提升)
13. 书籍推荐:华图模块宝典(最多人推荐)、粉笔行测系统课讲义
14. 工具推荐:Qzzn论坛(打探工资必备)、人民时评公众号(申论积累必备),我的公众号每日也会精选一篇时评文章从申论角度分析。
15.不论行测还是申论,千万不要去刷模拟题,国考加各省省考题库已经足够,模拟题质量一言难尽,反而让你越刷越偏。
16. 基础的重要性远超你的现象,你在看网课的时候别人刷了多少套题,别怕,基础如同内力,真正的武林高手无一不是内力大师。系统掌握题型方法比盲目追求题量更靠谱。
17.关于报班,报班不是必须的,如果你有实力,自律性也比较强,完全可以自学。报线下班的话千万不要去四五线小城市!不是歧视,现在机构的明星师资都基本集中在网校和一些大城市,小城市提供的更多是一个自习场所。
18.行测的一大高分要素是学会放弃,有限时间内100%做好每一道题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舍才有得,只有放弃自己不擅长的题目,才有足够时间去保证正确率。
19.形成自己的做题顺序,每个人擅长的模块不同。对数字敏感,就提前做资料分析和数量;几何强,就先做图推,在真题模拟中探索自己最高效的做题顺序。
20.学会偷时间,发卷就作答,监考老师发现警告后再停止作答,并不会被记过扣分。
21.人的大脑和运动员一样,考前做一套资料分析热身有助于你保持题感状态。
22.做行测不要边做边涂卡,会极大浪费时间,建议每做完两个板块或考前3分钟再开始集中涂卡。保证整个考试期间,涂卡次数不超过3次。
23.得申论者得天下,失行测者失天下。行测决定你的下限,申论决定你的上限,申论往往比行测更容易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