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MG观察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CMG观察

以“乐”之名,快“乐”随行,奏一支文旅融合进行曲

CMG观察  · 公众号  ·  · 2024-12-28 17:06

正文


渴望的 诗和远方 就在前方

像个孩子那样 自在地唱

向着风来的方向

我在旅途找寻我要的答案

只要在路上就有回响

……



不久前,在主题曲《风来的方向》MV温暖的旅途重温里,《乐在旅途》第二季的寻音之旅画上了一个美妙的句点。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推出的首档公路探访类音乐创演节目,《乐在旅途》以绘制“音乐山河图”之名,由“寻音乐队”带领大家走过全国二十余座城市,在踏访祖国各地大美风光的同时,探访多民族音乐特色、多地域人文风情,让观众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新一季《乐在旅途》在强化第一季树立起的“音乐采风”概念上,沿“行”一方山川湖海、“寻”一味人间烟火、“创”一首时代潮音、“绘”一幅音乐山河的路径,以“乐”为引,串联遍布祖国大地的自然珍宝和文化瑰宝,用音“乐”的感召力和快“乐”的感染力,呼唤人们行走大美中国,迎接文化熏陶、触摸生活肌理、感知时代脉动。



共赴有风的地方

绘就听得见大地回响的画卷


音乐和朋友,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浪漫。“在路上”的姿态,更是让人心动。《乐在旅途》俘获人心的魅力,就在于此。


有风的地方,有什么“风”?一是如画的多彩风景,二是如诗的多姿风情。


本季《乐在旅途》在目的地的选择上,更加聚焦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每到一地,节目组都精心提取各地独特的山水人文资源禀赋,绘就听得见大地回响的“诗与远方”画卷。



一路走来,“寻音乐队”在幸福泸州聆听热情奔放的方言说唱,在烟火绵阳感受不同风格交织的多彩乐章,在大美新疆听锡伯族动人的旋律和哈萨克族青年弹奏的冬不拉,在“音乐之城”哈尔滨加入街头音乐人的即兴演奏、闯入现实版“冰雪奇缘”,在辽阔的内蒙古听马头琴奏响灵魂之声,在“仙境海岸”烟台品鉴仙气飘飘城市的微醺韵味……


《乐在旅途》在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实践上的创新之处,就是深挖音乐的沟通优势,让丰富多彩的“大地之声”,变成了一把把开启城市历史文化通道的钥匙。


音乐,是一种和合之美的文化形态,亦是一种无需注释的通码艺术。当我们试图让一座城市直抵人心,应该没有比音乐更短的“路”了。



向着风来的方向

唱响“为时代放歌”的潮音


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新时代的新文艺,应该如何以新风貌引领新风气?


《乐在旅途》自播出以来,凭借独树一帜的“音乐采风”,得到了广大观众和专家学者的高度好评。整个过程中,“寻音乐队”秉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态度,带着对各地音乐的求索之心,脚踏实地地走到孕育它们的波澜壮阔的生活场景里,展开挖掘、学习和创作,而后以户外路演的形式,让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音乐作品,直接、朴素、真诚地抵达最广大的观众。



从城到乡,从南到北,“寻音乐队”边走边唱,草原、海滩、高山、沙漠、街头……都可以是他们的舞台。在重庆站,一曲气势浩荡的《天涯》,唱出山城的侠气;在杭州站,一支热烈的《藏星》,暗合追梦的滚烫;在呼伦贝尔站,加入了马头琴和羊皮鼓的草原版《雪落下的声音》,演绎出草原雄浑里的静谧、奔放处的婉约……


在延续“公路探访+音乐创演”模式的基础上,第二季《乐在旅途》围绕行、寻、创、绘四大点位,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行”一方山川湖海,将生生不息的大美天地,融入创作妙想;“寻”一味人间烟火,把根植民间的悠扬曲调、千年传承的人文风华,化为音乐锦囊;“创”一首时代潮音,用传统和现代、东方与西方融会贯通的手法,创作不拘一格的音乐作品,打造温暖人心的户外路演;“绘”一幅音乐山河,以持续壮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谱,交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共鸣。



迎着未来的风

谱写心手相连的美好向往


在遍访原创音乐人、非遗传承人等音乐力量的同时,“寻音乐队”还走近各行各业的人们,进一步诠释音乐与生活的彼此交融之美。



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众多民族和谐共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深蓝组合”是精河县公安局民警组成的乐队,乐队由4个来自不同民族的“85后”小伙组成,其中3位是民警,最后一位是当过警察的电台主持人,这样的职业背景和民族构成引起了导演组的注意。


录制前,导演组与几位民警介绍本期嘉宾情况,在得知嘉宾有一首描写人民警察的作品《相信光》之后,“深蓝组合”的几位成员特意学习了这首歌并与嘉宾展开交流,于是有了后来陆虎扒曲、透露小时候看《黑猫警长》便种下了警察梦、向警察致敬的相关话题讨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