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重庆晨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流媒体网  ·  数说大屏 |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重庆晨报

代表通道丨一张红毯,三个话筒,他们的一言一语,都是长长的牵挂

重庆晨报  · 公众号  ·  · 2025-01-22 08:21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重庆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通道”上,六位人大代表就基础教育、科技创新、民主法治等领域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的情况。他们分别就教育内卷、养老问题、法治建设、民主制度、关键核心技术以及职业教育等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教育内卷问题

市人大代表马宏提出,教育孩子是个慢活儿,需要静下来慢下来的勇气。她强调了多样性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守护好孩子的确定性,迎接未来的不确定性。

关键观点2: 养老问题

市人大代表彭学平关注老年人的高品质晚年生活。他提出了嵌入式养老模式,推动“机构-社区-居家”三级联动模式,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专业服务。

关键观点3: 法治和民主问题

市人大代表赵树乾和伍成莉强调了基层立法联系点的重要性,以及民主制度在解决民生问题中的优势。赵树乾提到,基层立法联系点能听到每个群体的声音,并把呼声传递到国家立法最终端。

关键观点4: 科技创新问题

市人大代表许图强调了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性,他提到了在先进传感器与导航定位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关键传感器芯片国产化对产业安全的影响。

关键观点5: 职业教育问题

市人大代表高廉政选择了职业教育道路,他通过自己的经历鼓励年轻人选择职业教育,扎实掌握专业技能,也能走出光明大道。


正文




一张红毯,三个话筒;连接的是民心,道出的是民意。


昨天上午8点10分,重庆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通道”开启,马宏、赵树乾、高廉政、彭学平、伍成莉、许图六位人大代表与媒体记者面对面,就基础教育、科技创新、民主法治等领域,回答记者提问。


通道虽短,但代表们以一言一语连成的牵挂很长。代表们的长长牵挂和真挚建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立体而不缺温度、不缺拼搏的新重庆,一座在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奋进的暖心城市。



教育

市人大代表马宏:

如何应对教育的各种卷?要有静下来慢下来的勇气



“如今的教育一定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知识传授,不再局限于统一性,唯有坚守好教育的本质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谈到如何培养孩子,让教育真正走出内卷时,马宏尤为感慨,也让她回忆起学校的一次内部会议。


马宏说,会议讨论如何高位起步再出发,争论得特别激烈,虽然没有绝对答案,但她记得大家的共识——孩子成长没有固定模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多样性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才可能缓解和改善当前的困扰,这也是孩子成长、人性向善、社会进步的时代召唤。


如今孩子的累、教育的卷,特别触动所有人的内心。“但焦虑从来都不解决问题。”马宏坦言,那次会议后,学校就在不断讨论如何守护好孩子的确定性,如何迎接未来的不确定性。行动中要沉淀教育的智慧和勇气,也是静下来、慢下来的勇气,回归常识和初心的勇气,守护好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底线的勇气。


“教育孩子是个慢活儿。”马宏说,成长更需要过程,关键是大家需要想明白该做什么,而不是能做什么,更不是盲目地从众跟风,要有勇气让孩子“成为孩子、做好自己”。尽可能为孩子创设童年生活美好的饱满的体验感,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个性化教育,肯定是走出内卷、焦虑、迷茫等困境的法宝。


养老

市人大代表彭学平:

探索嵌入式养老 让老人过上高品质晚年生活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彭学平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做护士,见证了太多的老人因病失能,洗澡都是奢望,当时她就立下了志向,要让老年人过上有品质、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彭学平通过多次走进区县、社区、养老机构调研,提出了关于解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洗澡难题的建议。在这个建议的推动下,截至2024年,重庆市慈善总会的10辆助浴快车开进27个区县的300多个街道、社区,累计开展1500余场次助浴服务活动,为10万人次失能、半失能,还有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提供了助浴的公益服务。


此外,重庆探索的嵌入式养老体系,引入社会专业机构发展社区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推动“机构-社区-居家”三级联动模式,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专业的中医、康复、护理等多元化的服务。


彭学平建议加快养老立法,依法筑梦未来,让安心、舒心、省心、放心的养老不是梦;同时期待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养老的事业中来,共同创造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晚年生活。



法治

市人大代表赵树乾:

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中学生提的建议成重要参考



2021年7月,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重庆设立的首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赵树乾成为了一名立法信息采集员。


“感受最深的就是能听到每个群体的声音,然后把呼声传递到国家立法最终端。”赵树乾说,2023年5月,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立法征询过程中,来自南开中学的5名学生代表提出12条立法意见建议,而这些立法意见建议,在第二天就“直达”全国人大常委会,成为立法中的重要参考。


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新增基层立法联系点29个,首次实现区县全覆盖。“作为一名立法信息采集员,我对未来充满信心。”赵树乾透露,下一步他将和同事们一起,更好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察民情、汇民意、聚民智”的核心功能,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和超大城市现代化综合治理,让民主制度的优势更多转化为治理效能。


民主

市人大代表伍成莉:

用“民主”这把钥匙,解锁“民生为大”这张答卷



何为“民生为大”?走上“代表通道”的伍成莉以一则感人故事区开门见山。


她所在的九龙坡民主村社区有两位老人住在8楼,15年前老奶奶因为生病,此后几乎再没有下过楼。去年该楼栋有居民建议安装电梯,老爷爷就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用亲身经历说服邻居签字同意,电梯成功安装运行。“我清楚地记得,电梯运行那一天,老两口心情特别激动。老爷爷推着老奶奶,冒着高温,乘坐着这部满载民意、顺应民心的电梯,实现‘下楼看看’的愿望。看着两位老人眼中激动的泪光,我想这应该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在基层的生动实践。”伍成莉说。


在民主村社区,不管是三年城市更新,还是“一号信箱”形象墙、建设渠等,都是民意汇集的过程。


“用好‘民主’这把钥匙,解锁‘民生为大’这张答卷,这是民主村‘出圈’的秘诀。”伍成莉说,作为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唯有俯下身去触摸每个人的心声,才能为治理注入温度,真正碰撞出社区发展的“最优解”,带领整个社区守护好群众“稳稳的幸福”。


创新

市人大代表许图:

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能坚定不移地自主创新



许图的工作是研究先进传感器与导航定位技术,他的牵挂是“科技创新”。在“代表通道”上,他讲述曾攻克一款传感器芯片而让一家企业起死回生的故事。


许图说,有一次他去一家无人机厂,看到生产线停摆,工人休假,原因竟是缺少关键芯片。后来,许图所在企业在多方支持下,完成了关键传感器芯片的国产化。让这家企业恢复了生产,还扩充了一条生产线,产值翻番,企业员工的收入也提高了。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能坚定不移地进行自主创新,推进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才能保证产业的安全。”许图自豪地说,他和团队研发的产品已应用到大量无人装备领域,最高的与卫星一起到达过10万米高空,最深的与石油钻探设备一起到达过千米的地下,最快的与火箭一起超过5倍音速飞行。


职教

市人大代表高廉政:

选择职业教育,也能走出光明大道



职业技术学校毕业,拿到央企橄榄枝,在企业掌握专业技能,又返回职校任教成为优秀教师……高廉政走出一条“技能带头人”的成功之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