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磁共振成像传媒
关注磁共振传媒,即时关注来自国内外最新、最快的磁共振专业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阳泉日报  ·  2024年山西经济“成绩单”公布 ·  昨天  
山西广播电视台  ·  2024年山西体育十大新闻出炉 ·  昨天  
山西广播电视台  ·  2024年山西体育十大新闻出炉 ·  昨天  
山西省邮政管理局  ·  冻哭了!大风强劲气温骤降 全天“冰冻”模式…… ·  昨天  
HZ老乡俱乐部  ·  霍州:各村缴费通知! ·  昨天  
山西发布  ·  春节假日山西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 ·  3 天前  
山西发布  ·  春节假日山西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磁共振成像传媒

颈动脉斑块血流动力学成像技术及新进展

磁共振成像传媒  · 公众号  ·  · 2024-05-31 08:06

正文


来源:磁共振成像传媒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 IS)是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人类死亡原因,具有高复发率、残疾和死亡率的特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引起的栓塞是世界范围内公认为IS的主要原因,约占缺血性卒中的18%~25%。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发生于全身血管床,但某些区域的血管更易形成斑块,这与该区域的血流动力学密切相关。管腔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直接影响内皮细胞形态与功能,促进炎症因子的表达,诱导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斑块形成以后,局部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影响着斑块成分的改变和斑块的进展。既往研究大多探讨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与斑块形成之间的关系,但血流动力学参数与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尚未被完全阐明。目前随着影像技术进步,在体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成像技术日趋成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影像科,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于薇教授团队通过对既往文献进行回顾,进一步梳理颈动脉斑块血流动力学的影像进展,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斑块形成、发展、破裂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同时提出了血流动力学分析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李璐,胥海洋,孙雨蒙,等.颈动脉斑块血流动力学成像技术及新进展[J].磁共振成像,2024,15(4):214-218.

DOI: 10.12015/issn.1674-8034.2024.04.035

(作者:李璐,胥海洋,孙雨蒙,李婷婷,于薇)

点击此处“ 阅读原文 ”可查看详细内容;关注“磁共振成像传媒”公众号与《磁共振成像》杂志共同成长!



于薇 教授

于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医师、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特长: 从事影像诊断工作20余年,对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像技术和诊断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长期从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影像学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与脑卒中防治相关的影像学研究。

社会兼职: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影像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放射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学组委员,中国医促会放射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理事,北京医师协会放射专科分会副会长兼总干事,北京放射学会委员。《中华放射学杂志》《医学影像学》《心肺血管疾病》、 Korean Journal of Radiology 等专业期刊审稿人。

获得成果/荣誉: 作为副主编出版专著三部,参编十二五规划教材《医学影像学》。先后发表多篇SCI文章及核心期刊文章,近五年作为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其中3篇发表在 J Cardiovasc Magn Reson 。作为北京市高层次卫生人才“学科带头人”获得人才项目资助,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卫生部行业基金项目。参与科技部国际交流项目,首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十一五”项目等。



推荐阅读


1. 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卒中后短期 mRS 评分的相关性

吴静静 张亚婷 张林 尹喜 宋娟 王成伟

【磁共振成像 2024 03 期】

目的 使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 HR-VWI )检查分析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构成与首次发生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卒中二级预防 3 个月后 mRS 评分的相关性 ...

出版日期: 2024 03

2. 基于 4D Flow MRI 评估颈动脉狭窄及卒中相关血流动力学危险因素的研究

卢菲 孙梦瑶 马越 江岳娈 孙洋 佟丹

【磁共振成像 2024 02 期】

目的 利用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 4D flow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4D Flow MRI )在体分析单侧颈动脉中重度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血流动力学,探讨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其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流动力学相关危险 ...

出版日期: 2024 02

3. Willis 环完整性及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与复发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王泽华 高阳 吴琼 何金龙 王丽雯

【磁共振成像 2023 12 期】

目的 使用颅颈一体化的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 )检查,对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 Willis 环完整性、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进行分析,探寻与复发性卒中独立相关的影像特征 ...

出版日期: 2023 12

4. 多模态 MRI 提示无症状颈动脉狭窄与认知障碍的关系及机制

张驰 贺朝 孙婧婷 杨冠 崔光彬 王文

【磁共振成像 2023 08 期】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 asymptomatic carotid stenosis, ACS )并不是真正的 无症状 ,它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甚至可能导致认知障碍。为了防止向痴呆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研究 ACS 与认知之间的关系。与传统磁共振成像 ...

出版日期: 2023 08

5. 压缩感知联合 EPI-ASL 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研究

孙美荣 苏春秋 卞红丽 赵献策 金东生 鲁珊珊

【磁共振成像 2023 11 期】

目的 探讨压缩感知( compressed sensing, CS )联合平面回波成像( echo planar imaging, EPI )的动脉自旋标记技术( EPI-CS arterial spin labeling, EPIC-ASL )在改进脑灌注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传统的 EPI ...

出版日期: 2023 11

6. 3D-ASL 中动脉穿行伪影和动脉内高信号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

杨丽 贺元彦 李彦瑶 张鹏飞 贺业新

【磁共振成像 2023 10 期】

目的 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 three-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 3D-ASL )中动脉穿行伪影( arterial transit artifact, ATA )和动脉内高信号( intra-arterial high-intensity signal, IAS )评估急性缺血性 ...

出版日期: 2023 10

7. 急性前循环闭塞性脑卒中患者磁敏感血管征阳性的影响因素

姜涵 李自强 高海燕 白岩 魏巍 王梅云

【磁共振成像 2023 10 期】

目的 探索前循环闭塞性脑卒中急性期磁敏感血管征( susceptibility vessel sign, SVS )阳性的影响因素。 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7 16 日至 2022 6 24 日河南省人民医院 161 例大脑中动脉闭塞并进行 MRI 检查的急 ...

出版日期: 2023 10

8. 磁共振成像技术和病因重叠在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罗彤 高阳 何金龙 王泽华

【磁共振成像 2023 10 期】

缺血性脑卒中是全球性医疗卫生问题,其二级预防是各级医疗机构不断改进和提升的方向。复发性缺血性卒中较首发缺血性卒中有更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因此,对复发性缺血性卒中进行早期预测并进行干预对延缓病情进展以 ...

出版日期: 2023 10

9. 基于颅内斑块影像组学联合传统标志物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

王玥 侯晓雯 陈会生 陶霖

【磁共振成像 2023 08 期】

目的 对症状性大脑中动脉斑块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建立 Cox 回归模型来预测 2 年随访期间非心源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风险,并评估模型性能。 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1 月至 2020 1 月完成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

出版日期: 2023 08

10. 椎动脉发育不良及其与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苏慧荣 宋建勋 黄腾达

【磁共振成像 2023 06 期】

椎动脉发育不良是大脑后循环系统的先天性血管变异,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它可能是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既往的研究多数基于传统管腔成像技术探讨椎动脉发育不良与后循环脑卒中的关系,但忽略了鉴别椎动脉 ...

出版日期: 2023 06




扩展阅读



1.《磁共振成像》杂志入编2023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磁共振成像》杂志被2023-2024年度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收录
3.《磁共振成像》杂志再次被评为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4 . 磁共振成像编辑部关于医学伦理和知情同意的若干问题解答
5. 《磁共振成像》稿约
6. 2024年第5期电子刊
7. 2024年第4期电子刊
8. 2024年第3期电子刊
9. 2024年第2期电子刊
10. 2024年第1期电子刊



《磁共振成像》杂志简介


《磁共振成像》杂志创刊于2010年1月,为国内第一本医学磁共振专业期刊,为公开获取(OA)期刊,业务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现为月刊,每月20日出版。《磁共振成像》杂志实行同行评议制度(双盲)和三审三校制度,刊发周期约180天。遵循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世界医学协会(WMA)、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科技部 等国际社会团体、国内政府机构制定的医学伦理和出版伦理。办刊宗旨:坚持党的出版方针,反映磁共振成像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成果,促进我国磁共振成像事业发展,为提高医疗诊断质量、保障人民健康服务。办刊理念:办精品期刊、促学科发展、惠百姓健康,打造世界一流的磁共振媒体。杂志特色:特别注重多学科交叉合作与科研成果转化。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前沿性、实用性和原创性,重点报道磁共振成像相关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数据库收录:《磁共振成像》杂志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2023年版,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2013-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2013-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 CSCD ) 核心库来源期刊(2021-2024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23-2026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 CSCD ) 扩展库来源期刊 ( 2013-2018年度 ) 。同时,被国内知名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网、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国家科技期刊开放平台、重庆维普 等数据库 收录;还被世界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美国《化学文摘》(CA ) 以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 ( 自然科学)》(CSA)、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波兰《哥白尼索引》(IC ) 等数据库收录。
官方在线投稿/审稿网址:www.cjmri.cn,免费阅读:全文免费阅读网站:www.chinesemri.com和http://med-sci.cn/cgzcx/,免费电子刊订阅网址:http://article.chinesemri.com/Emailalert/。
官方微信公众号:磁共振成像传媒(cjmri-media)。
编辑部电话:010-57155853、010-57155377、010-67113815,编辑部邮箱:[email protected],编辑部微信号:cgzcxbjb。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关于谨防上当受骗的特别提醒



近日接到多名作者举报:有人冒充本刊编辑名义以各种理由向作者发邮件、打电话、发快递、加微信好友,目的是让作者相信他/她是编辑部的工作人员,以便今后诈骗作者钱财。更有甚者,有不法之徒私刻我刊编辑部公章向作者发放优秀论文证书等证件。

以上行为已严重影响本刊声誉及作者的工作和生活!我刊编辑部提醒您遇到骗子要不听、不信,及时揭发、举报骗子行为,积极向公安机关、我刊编辑部提供相关证据(如果受到经济损失,请保存并提交往来电话、邮件、微信等录音、录像、汇款单据、截屏等证据)。

我刊银行账号:

开户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劲松支行;

户名:《磁共振成像》杂志社有限公司;

账号:344156659971。

如有向其他账户转账的,与我刊无关,后果自负。


我刊联系方式:

编辑部电话:010-57155853,010-57155377,010-67113815

编辑部E-mail:[email protected]

编辑部办公微信号:cgzcxbjb

编辑部人员一律使用@cjmri.cn或者@chinesemri.com企业邮箱进行必要的工作联系。

防诈骗技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