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后浪
~先读书,后浪~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基金报  ·  重大重组,复牌! ·  15 小时前  
中国基金报  ·  华为,AI大消息! ·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元宇宙第一股”,暴跌! ·  2 天前  
哔哩哔哩  ·  用300天从零制作游戏,最后上架Steam ·  2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这家“独角兽”与OpenAI“分手”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后浪

我见|艺术研究联合书单(2024年10月,新书总第3期)

后浪  · 公众号  ·  · 2024-11-02 10:00

正文



艺术研究联合书单,由全国出版单位联合发布,致力于推荐每月优秀的国内外艺术研究新书和好书。本期书单是 2024 年第 3 期新书书单。

本文转载自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





我见:马克·吕布纪实经典

[法]马克·吕布 著

孟蕊 译

后浪|四川美术出版社




纪实摄影大师的全球视觉史诗,定格时代与情感的深刻共鸣

本书全面梳理了马克·吕布的经典作品。这些照片地域跨越大半个地球,时间贯穿马克 50 多年的摄影生涯,充分代表了马克的摄影美学——日常生活、见微知著、直觉而富于诗意。很多经典的瞬间已经成为 20 世纪的时代缩影:舞者般的巴黎埃菲尔铁塔油漆工、手捧鲜花对抗刺刀的女孩、被窗口分隔的北京琉璃厂街道等等。此外还收录了很多难得一见的珍贵影像。

全书编排也十分巧妙,打破时间地点的束缚,正文不着一字,完全以视觉为线索承起,让读者去感受大师最本真的影像力量。




艺术的心理分析探索

〔奥〕恩斯特·克里斯 著

牟春 译

商务印书馆




艺术家们创作时都在想什么?以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方法,拨开艺术心理乃至人类心灵现象的迷雾!
恩斯特 · 克里斯既是艺术史家,又是心理分析的实践者。本书是 20 世纪研究艺术创造心理最富洞见的著作之一,收录了克里斯 20 多年以来借助心理分析理论阐释艺术心理的 14 篇文章。这些文章皆非着意于对艺术创造的心理过程或效果进行描述,而是意欲彰显心理分析理论对各种艺术理论及艺术现象的解释力度。

克里斯毕生致力于捍卫和扩大弗洛伊德的创见,努力桥接艺术史和各种心理学思潮,却始终怀疑有某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艺术理论 心理机制 能对艺术现象提供整体解释。他的怀疑精神和反复回环的思想方式奠定了本书的写作风格,突显了其 一波才起万波随 的思考辐射度,也使本书呈现出既深刻锐感又无比谦逊的整体气氛。


点击链接即可查看本书更多详情:


《艺术的心理分析探索》:拨开艺术心理乃至人类心灵现象的迷雾





三代遗风:古代中国物质文化中的复古

许雅惠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一本研习中国古代艺术史,乃至东亚艺术研究的必读之书。

在世界文化史上“复古”与“创新”往往是一枚硬币不可分割的两面。作者以宏阔的视野,具体而微地论述了从北宋到晚明六百年间,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的“复古”艺术的兴起与发展,其实这也正是向读者展示了宋元以来古代艺术与物质文化上的创新与流变。全书所讨论的主题涉及宋代宫廷与士大夫的金石收藏与礼制改革、宋元礼器图式在印刷文化中的流传与翻新、晚明文人的铜器知识、仿古与鉴赏等中国艺术史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延伸到东亚艺术的研究,作者还讨论了宋代复古艺术和中国古铜器在高丽和朝鲜时代的韩国和现代日本的接受与发展。该书是研习中国古代艺术史,乃至东亚艺术研究的必读之书。




鉴古雅集

谢田 著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专业历史博主带你逛遍精品大展!

《鉴古雅集:特展中的文物故事》是“神游”系列的新书,由文化旅行家、自由撰稿家谢田写作,本书精选了 20 多场特展,包括:中国记忆、公主的雅集、春风千里、国宝的形成等等,作者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其中的重要展品,包括但不限于书画、塑像、器物等等,图文结合,使读者全方位地了解文物的“前世今生”,以及其历史地位与艺术文化价值。




皇清职贡图

臧长风 著

东方出版社




通过这套作品,乾隆既颂扬了自己统治时期的盛世荣华,也给后世留下了难得的绘画遗产。

“职贡图”主要是指用绘画和文字的形式记录海外各国及国内少数民族“头目”向皇帝觐见纳贡的情况。职贡作为一种外交活动,发展到后来,凡是内容上表现中国与外国或其他民族交往的图画,都可以被视为“职贡图”。它也成为封建政权彰显国力、拓地扬威以及民族融合的记录和象征,备受历代皇帝重视。 18 世纪中叶乾隆帝下令绘制的这套各民族人物图录史籍,以鲜活而丰富的精湛笔触展现出海外诸国及国内各民族缤纷各异的服饰和外形。




生灵

[澳]陈志勇 著

黄月 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乐府文化编辑部


奥斯卡奖得主陈志勇创作谈,贯穿 25 年的“生灵·奇境”。一本纸上的个人大展,一次创作灵感的坦诚公开。

陈志勇是一位享誉全球的叙事艺术家。《生灵》挖掘了他在过去 25 年间作为图画书及图像小说创作人、画家、设计师和电影制作人的经历,探讨了存在于他作品核心中的“生灵”这一主题。

“在艺术和文学中,我们借由想象出的生灵表达深刻的怕和爱,以及存在于这两者之间的一切情感,包括那些──尤其是那些──我们无以名之的感受。”

除了为《抵岸》《失物招领》《外郊故事》等精彩作品绘制的草图之外,《生灵》还首次集纳了陈志勇此前未曾面世的独立的绘画作品,每幅画似乎都在讲述着属于自己的那个未被写出的故事。

艺术家本人的详细评注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让我们得以一窥非人类生灵的无穷魅力,倾听它们关于何为“正常人类”的见解。




美的,艺术的

[美]伊丽莎白·普雷特约翰 著

吕佳惠 译

大风 Silent Rhapsody



“牛津艺术史”系列重磅作品,普利茅斯大学艺术史系教授伊丽莎白·普雷特约翰撰写“美学”学科发展历程。以发现“美”的眼光观看艺术,能够收获更多。

什么样的艺术作品是“美”的?我们在称一件艺术作品为“美”时,究竟指的是什么?“美”和“艺术”的关系是什么?

这些问题在当今的艺术讨论中常常被忽视,却关乎艺术的历史与未来。本书以 1750 年以来的西方艺术史为基础,通过分析九位重要学者——康德、波德莱尔、弗莱,等等——的美学思想,梳理各理论与艺术流派之间的观点碰撞,借助上百件艺术品,梳理美学的发展脉络,阐明随时代不断变化的美学观念。

“美的独特之处,正是在于它能够激发新的讨论,启迪新的思考。我们万不可断言:一本探讨美的书已经穷尽了它的探索,或者说已经抵达了某种终末。即使艺术史主要聚焦在过去,但它的成功之处恰恰在于它为未来的探索赋予了更多可能性。”——本书作者 "




锦上添花

中国宋锦新纹样图鉴

钱小萍宋锦坊 吴芳 沈芝娴 李颖 著

天津凤凰空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感受非遗宋锦纹样之美,钱小萍宋锦坊精心打造,千年传承的经典图案创新运用。

中国纹样种类繁多、五光十色、千变万化,它们在传统设计中不是独自存在的,而是有一定的组合“套路”,这些组合有自己的讲究、寓意与技巧。钱小萍宋锦坊团队将多年的宝贵积累集结成书,分别从花卉、敦煌、青铜器、神兽、走兽、几何、福禄、瓜果、器物、禽鸟鱼虫等类别对中国纹样进行阐述,包含宋锦传统纹样及新纹样的来源、寓意、设计构思,讲透纹样的组合方法与技巧,并给出纹样中所用到的中国传统色组合。随书附赠 5 款纹样源文件,为读者提供参考。




可以阅读的图像

[阿根廷]阿尔维托·曼古埃尔 著

孙淼 译

上海文化出版社



从艺术中看生与死,从图像中读爱与憎。博尔赫斯的朗读者带你畅游艺术与思想的世界!

这部图文并茂的作品横跨了文艺复兴至今的西方艺术史,介绍了从拉维尼亚·封塔纳和卡拉瓦乔到琼·米切尔和毕加索的 11 位艺术家的作品,并深入探讨了每幅绘画、每件雕塑、每张照片、每座纪念碑如何试图讲述一个 " 普通观众 " 必须解读或构建的故事。




花之魂

[捷]帕夫琳娜·考尔科娃 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