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伦视界
中伦律师事务所创立于1993年,是中国司法部最早批准设立的合伙制律所之一。经数年发展壮大,中伦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律所之一,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成都、重庆、青岛、杭州、东京、香港、伦敦、纽约、洛杉矶和旧金山设有办公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易菌  ·  AR手游没有未来,知名游戏开发商萌生退意 ·  2 小时前  
三易菌  ·  AR手游没有未来,知名游戏开发商萌生退意 ·  2 小时前  
游戏葡萄  ·  中国游戏圈,没有「中产」 ·  2 天前  
游戏葡萄  ·  天美最任性的一次战役 ·  昨天  
游戏葡萄  ·  鹰角今年再出手,投资成都独游团队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伦视界

企业数据新机遇:上海市引领数据产权登记存证新趋势

中伦视界  · 公众号  ·  · 2024-12-25 18:31

正文

11月8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上海市数据局联合印发了《上海市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存证暂行办法》。作为上海知识产权局认定的首批25名外部数据审查指导专家之一,笔者将从专家视角了解上海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以便企业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新的法律工具。

作者丨 樊晓娟 印磊 黄海逸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随着数据经济的蓬勃发展,数据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2024年11月8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上海市数据局联合印发了《上海市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存证暂行办法》(“ 《登记办法》 ”),本《登记办法》已于2024年12月8日起正式生效。该办法旨在促进数据要素的有序流通和数据价值的充分实现,推进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存证试点工作。


笔者将带你从专家视角了解上海数据知识产权登记。通过对《登记办法》的深入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数据产品的权利人、相关企业和法律实务工作者提供指导和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新的法律工具,以促进数据产品的创新和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


一、上海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落地进程



上海是全国最早开始数据知识产权的试点地方之一。早在2021年起,上海作为前期试点之一,便开始了数据知识产权的前期试点工作。2022年11月17日,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确定数据知识产权工作试点地方的通知》,上海和其他8地一起作为开展数据知识产权工作的试点地方。


2023年,上海正式组建成立了一支包括知识产权登记审查员和数据审查专家在内,共计70余人规模的专业化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审查队伍,在全国属首创。 [1] 《上海市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试点审查操作办法》同步出台,使审查有据可依。


2024年,上海在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工作方面快马加鞭。8月,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发布《上海市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存证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9月,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登记办法》并指出,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存证试点,是提升数据要素资源配置能力的重要举措。 [2]


二、《登记办法》亮点概览



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数据知识产权工作试点地方的两年多以来,各试点地方纷纷制定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规则。从时间顺序上来说,《登记办法》也不是第一部登记规则;从地域角度来说,上海并不是唯一出台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规则的试点地方。那么,《登记办法》亮点何在呢?


(一)高标准实质性审查


为确保数据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上海市在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存证过程中实行高标准的实质性审查,确保数据产品有价值、受欢迎、能推广。这一措施有助于筛选出真正有价值、受欢迎且能在市场上广泛应用的数据产品,从而提升整个数据行业的水平。


(二)加强政策联动


上海通过加强政策联动,将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存证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工作结合,助推数据产品开发和市场应用。 [3] 在此政策指引下,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并不是为登记而登记的孤立存证,而是要将登记服务于盘活数据资产价值,实现数据产品流动,激发数据市场活力。


(三)上海知识产权局权威发证—全链条严格保护


《登记办法》注重协同推进,由上海知识产权局负责实施并发放证书,确保了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存证的官方性和权威性。上海知识产权局作为官方机构,其颁发的证书具有法律效力,为数据产品的知识产权提供了强有力的官方背书和保护。


通过数据知识产权的登记、存证、运用和保护,形成一个完整的保护链条。强化保护,切实维护数据权利人合法权益,不断激发数据要素利用的动力和活力。


(四)申请人范围广泛


《登记办法》适用范围包括自然人、法人以及非法人组织。这意味着,不仅本地企业和个人可以申请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外地企业同样享有申请权利。这表明上海市对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的开放态度,为不同地区的企业提供了平等的保护机会,促进了数据要素的跨区域流通和利用。


三、上海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审查的关注要点



如前文所述,上海的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注重高标准实质性审查。笔者总结了过去审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处理办法,并参考了《登记办法》的规定,梳理出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审查的关注要点。


(一)登记对象


《登记办法》第三条规定:“本办法所称数据产品知识产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对其合法获取的数据资源,经过实质性加工和创新性劳动后形成的具有智力成果属性和商业价值的数据加工集合、数据加工产品、数据技术算法等数据产品享有的权益。”


上海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主要针对经过一定规则处理的、具有商业价值的数据产权的权益。这些数据产品的数据来源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的经营数据、研发数据、用户数据等,它们在经过脱敏、加密等处理后,仍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和使用价值。因此,审查将会关注数据资源来源的合法性,以及是否具有实质性加工和创新性劳动。


(二)数据资源来源的合法性问题


1、采集方式合法性


数据获取方式应当合法合规,譬如利用爬虫技术等采集数据的方式须遵守Robots协议;而在通过采购数据等间接渠道所采集数据时要获得相应授权、并符合法律规定;其中涉及个人信息的数据要遵守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2、避免侵权


数据和数据产品不得侵害第三方合法权益,譬如不得侵害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得登记尚有权属争议的数据。


3、特殊数据的数据安全


根据《数据安全法》的规定,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重要民生、重大公共利益等国家核心数据时,将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在数据审查中,需要确认数据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是否涉及前述国家核心数据,是否违反国家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三)数据价值


《登记办法》第五条规定的申请材料中包括了“对数据进行实质性加工和创新性劳动的说明”,以审查实质性加工和创新性劳动,强调了数据价值认定中的要点。当然,实质性加工和创新性劳动形式和方法在实践中具有多样性,可以视情况具体讨论。


(四)数据产品应用合规


《登记办法》第五条规定的申请材料中还包括了“应用场景说明”。


从应用的角度来说,申请人应确保数据产品应用的条件、范围、对象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数据产品涉及数据出境合规,合规路径主要有数据出境安全评估、个人信息标准合同备案等。另外,部分数据是禁止或限制出境的,需特别关注,如金融数据,医疗数据等。


(五)负面清单


《登记办法》第六条采取以负面清单的机制,对部分不符合规定的数据产品不予登记数据知识产权,包括:1)涉及国家安全、侵犯国家秘密或者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2)侵害他人个人信息或者隐私的;3)数据产品系非法获取或者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4)权属不清或者存在争议的;5)登记申请人隐瞒事实或者弄虚作假的;6)重复申请登记或者登记申请主动撤回后3个月内无正当理由再次提出登记申请的。


此外,对于《登记办法》中无法穷尽的不予登记情形的,《登记办法》还采用兜底规定的形式,对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情形不予登记。


四、登记流程



根据《登记办法》,登记流程简述如下:


•数据存证:在申请登记前,数据需要进行公证存证或使用区块链等可信技术进行存证,以提升数据的可信赖性和可追溯性。

•登记申请:申请人需要提交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服务申请。合作处理数据的,应共同提出申请。

•材料审核:相关部门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确保数据处理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登记公示:审核通过后,登记信息会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发放证书:公示期结束且无异议后,申请人将获得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

点击可查看大图


需要注意的是,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有效期为3年,自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之日起计算。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存证有效期满,权利人应当在期满前30日内办理续展登记手续。


五、业务新机遇——企业如何善用数据知识产权登记



《登记办法》的出台是上海市在数字经济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明确数据的产权归属和权益保护,促进数据的有序流通和高效利用,推动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企业可以通过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来保护和利用其数据资产。


(一)保护数据资产


通过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存证,可以获得法律认可的、明确的产权证明和权益保护产权证明,从而明确数据的产权归属,使企业合法地保护其数据资产,防止第三方未经授权的使用和侵权行为,有助于维护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提升数据价值


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存证试点不仅有助于明确产权归属,还能促进数据的有序流通和高效利用,激发数据价值,盘活数据流动。登记后的数据具有法律效力,降低了数据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信任成本,提高数据交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使得数据和数据产品可以更为安全地作为资产进行交易、融资或合作,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增强数据资产的变现能力。这将进一步促进数据的合法、合规交易和流通,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合规管理


通过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企业可以确保其数据处理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降低法律风险,提升合规管理水平。


1、法律合规性


《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这些法律为企业的数据处理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要求企业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律框架内行事,有效避免了因违法操作而引发的法律风险。


2、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登记过程中的数据存证环节(如区块链技术)可以显著提升数据处理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这种高度透明化和全程可追溯的特性,不仅便于企业内部进行自我监督与管理,优化数据治理流程,还极大地便利了外部监管机构的审计工作,增强了公众对企业数据处理活动的信任度。


3、风险管理


通过准备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企业能够系统地识别和评估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潜在风险,包括但不限于非法来源、数据泄露、非法访问、滥用及未经授权的分享等。这一过程促使企业深入审视其数据管理策略,及时发现并填补安全漏洞,优化流程和内部控制,确保数据处理活动符合最高的安全标准。


4、应对外部监督


随着数据监管力度的加大,企业需要及时应对各类监管要求。通过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监管检查,减少因不合规而受到的处罚和影响。


登记后的数据或数据产品会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监督。这促使企业在数据处理活动中更加谨慎和负责,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


结语



《登记办法》的出台开启了上海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存证落地的大门,数据知识产权将会有更广阔的用武之地。


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涉及数据的全流程,数据和数据产品的合规评估、数据安全的内部控制和流程优化;数据产品的开发、挂牌和交易;数据资产的入表和利用,在这一过程中,专业律师的法律指导对于企业的数据知识产权管理至关重要,能够为其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同时,随着数据和数据产品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企业亟需那些能够并肩作战、共同探索创新应用之道的指导专家,以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释放。


声明

本文旨在法规之一般性分析研究或信息分享,不构成对具体法律的分析研究和判断的任何成果,亦不作为对读者提供的任何建议或提供建议的任何基础。作者在此明确声明不对任何依据本文采取的任何作为或不作为承担责任。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的任何内容,请联系作者([email protected]);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或引用本文的任何内容。


[注]

[1]https://sipa.sh.gov.cn/ywzx/20230807/e1c642ddedb94d528c74b5ccee464e66.html,最后访问日期:2024年9月14日。

[2]https://mp.weixin.qq.com/s/8gUvtuuqKtpZg7AVP15eyA,最后访问日期:2024年9月14日。

[3]https://mp.weixin.qq.com/s/8gUvtuuqKtpZg7AVP15eyA,最后访问日期:2024年9月24日


樊晓娟  律师

上海办公室  顾问

业务领域: 私募股权和投资基金,香港和境外资本市场,金融产品和信托

行业领域: 信息和智能技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