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稻盛和夫关于能量转移、思维方式和人生哲学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思维所发出的能量与宇宙的意志是否协调和谐,决定了各自的命运。领导者需要将事业的意义和目标向部下阐述清楚,直到他们激情燃烧,这一过程被称为“能量转移”。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宇宙中的能量转移和人的思维方式
稻盛和夫认为人的思维所发出的能量与宇宙的意志协调和谐,决定了命运。物质可以分为可燃型、不燃型和自燃型三种,人也可以分为这三种类型。要想将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必须成为热爱工作的自燃型的人。
关键观点2: 领导者的责任和目标设定
领导者不仅要揭示目标,而且要让大家相信目标一定能够实现。领导者必须就具体方法做出指导,让部下理解并接受目标和方法论。领导者的热情和能量对部下产生影响,将部下的士气提升到与自己相同的水平,才能集聚全员的力量实现目标。
关键观点3: 能量转移的重要性
稻盛和夫强调领导者要通过话语将自身的能量转移到部下身上,让部下感受到事业的意义和目标,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他认为只要做到这一点,无论多么困难的目标都可能达成。
正文
自己对事业的思考、自己有关达成目标的想法,都要满腔热情地向部下诉说,谆谆相告,直到职场的每位成员都激情燃烧。这一作业过程,我称为“能量转移”。
——稻盛和夫#盛和塾
“遗传基因学第一人”筑波大学名誉教授村上和雄先生,针对所谓“火灾现场的爆发力”这一现象,曾做过简单明了的解释。
“
在极限状态迸发出的人的巨大能量,为什么平时总是‘休眠’呢?因为管理这部分功能的遗传基因,平常处于OFF状态,只要把它的开关置于ON状态,那么,即使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也可以发挥出类似‘火灾现场的爆发力’那样的巨大的力量。”
但是,要进入ON状态,即开启这种潜在能力,“正向考虑”、“积极思考”等这类向前进取的精神状态,作用巨大。
思想的力量能够大大拓展人们的可能性。这一点,已经在遗传基因的层面上获得了证明。
每个人的思维所发出的能量,与宇宙的意志是否协调和谐,决定了我们各自的命运
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推动一切事物向着更好方向进化发展的潮流。我认为,这可称为“宇宙的意志”。
这种“宇宙的意志”充满了爱、真诚与和谐。我们每个人的思维所发出的能量,与宇宙的意志是否协调和谐,决定了我们各自的命运。
现代宇宙物理学已经证明,宇宙最初只是手可盈握的一小团超高温、超高压的基本粒子,在发生了大爆炸之后不断膨胀,形成了现在广阔无垠的宇宙。
形成宇宙的物质世界,都由原子构成。就像元素周期表所表示的那样,质量最小的是氢原子。氢原子有1个原子核,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电子在其周边围绕。
当我们利用粒子加速器尝试对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进行破坏时,从中又产生了数种基本粒子。就是说,数种基本粒子结合,构成了质子和中子。
宇宙形成时,最初是基本粒子相互结合,形成了质子和中子。质子和中子形成原子核,再环绕一个电子,形成了最初的氢原子。氢原子相互融合,又形成了更重的氦原子。
接着,原子间相互结合,形成了分子,分子又形成了高分子,高分子又与被称为DNA的遗传基因相结合,就演变成了生命体。
地球上最初出现的生命体是非常原始的生物,这些原始生物不断进化,最终进化成了人类。
宇宙最初仅仅是一小撮基本粒子,但是它没有片刻停留于现状,而是不断进化发展,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宇宙。
回顾宇宙形成的过程,我认为,宇宙中存在着推动森罗万象、一切事物不断进化发展的潮流。或者说,存在着一种孕育一切事物并使其不断成长的宇宙意志。
既然我们存在于这样的宇宙中,那么,我们思考什么、有什么样的念头、做什么样的事情,就十分重要。
就是说,当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与推动一切事物向着更好方向进化的宇宙的意志波长相一致时,人生就会向好的方向转变。
反之,如果持有违背宇宙意志的利己之心,逆宇宙的潮流而动,就无法得到好的结果。
既然是这样,那么,我们就需要同这种推动森罗万象向更好方向发展的宇宙中的爱的潮流相协调,努力生出一颗“祈愿他人更好”的利他之心。“把别人的欢乐视为自己的欢乐”;“总想为社会、为世人做些什么”;“不仅希望自己,同时也希望周围的人也能得到幸福”。
只要以这样美好、纯粹、正直的心灵去度过人生,就能得到神灵出手相助,也就是天佑。京瓷的成长发展、第二电电的创业成功、日本航空的重建,以及我自己的人生,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就是说,用利他之心帮助他人、亲切地待人接物,拥有一颗美丽的关爱之心。这是与宇宙意志相符的行为,人也会因此必然获得成长发展,命运也会转向更好的方向。
*摘自
《思维方式》 曹寓刚译 、曹岫云审校 东方出版社出版
要想将自己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就必须成为热爱工作的“自燃型”的人
同样,人也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点火就着的“可燃型”的人,第二种是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不燃型”的人,第三种是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型”的人。
要成为“自燃型”的人,在热爱自己工作的同时,必须持有明确的目标。
像我这样的经营者整天考虑的就是,公司“应该做这个”“应该那么干才更好”这样的问题。
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也会在自己心中描绘自己将来的梦想,思考我想做怎样的人、我想干怎样的事等问题。
但是年轻人中偶尔也有这样的人,他们相信虚无主义,总是表情冷漠,怎么也热乎不起来。不管周围的人干得如何热火朝天,他们不仅不燃烧,还给别人泼冷水,他们是冷若冰霜的人。
在企业里,在体育团队里,这种“不燃型”的人哪怕只有一位,整个集体的氛围就会变得沉闷压抑。所以我总是这么想:
这种不燃型的人大可不必留在公司。我希望同事们都是自燃型的人,不用“点火”,他们也会自动燃烧。至少,当燃烧的我接近时,他们是能同我一起燃烧的“可燃型”的人。
所谓“自燃型”的人,就是从来不会“等别人吩咐了才去干”“因为有了命令才工作”的人,而是“在别人吩咐之前自发去干”的主动积极的人,他们应该都是热爱工作的人。
要想将自己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让工作顺利进行,就必须成为热爱工作的“自燃型”的人。
领导人不仅要揭示目标,而且要让大家相信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不,目标非实现不可。再进一步,该怎么做才能实现目标,领导人必须就具体方法做出指导。
就是说,目标一旦确定,这个目标数字意味着什么,实现这一目标的意义在哪里,以及如何才能实现该目标的方法论,都必须彻底地向部下交代清楚。
换句话说,自己对事业的思考、自己有关达成目标的想法,都要满腔热情地向部下诉说,谆谆相告,直到职场的每位成员都激情燃烧。
事实上,我从年轻时开始,每当设定目标,追求目标实现时,我都会就该事业的前景、目标如何具体展开、实现目标的社会意义,对部下彻底讲明白。
要讲到听者全部接受,我常常感觉筋疲力尽。这好比通过话语,我的能量转移到了对方身上,我自己倒像空壳似的虚脱了。
在座诸位中,有人或许会想:“无论我怎么讲,部下没有一个人理解,都是些不可理喻的家伙。”
对于这么想的人,我要求他们再一次自问自答:“为了让对方理解,接受你的主张,你自己的思考到位了吗?你的话说到对方心里了吗?还有,你究竟倾注了多大的热情向对方传递了你的思想?”
不管领导人揭示了怎样的高目标,目标越高实现就越困难,就越无可能由一个人来完成。
领导人应满怀热情对部下诉说事业的意义和实现目标的方法,将部下的士气提升到与自己相同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集聚全员的力量。
只要做到这一点,那么,无论多么困难的目标都可能达成,成功就可能会唾手可得。
部下接受工作指令,答一声“好,知道了!”如果部下的热情是这种程度,那么事情成功的可能性约为30%;如果部下用强有力的口吻说“我们一定尽力干!”那么成功的可能性约为50%;如果领导人将自己的能量注入给部下,让他们感觉到“这是我们自己的事业”,那么这项工作就有90%的概率获得成功。
在我赤手空拳创建的京瓷,在所有的经营资源都缺乏的情况之下,能接二连三地开发出新产品,并谋划多元化,将公司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就是京瓷的许多领导人接受了我转移过去的能量,燃起自身的热情,再将这种热情传递到整个公司,一次接一次不断实现高目标所带来的结果。
*摘自
《企业经营的真谛》曹岫云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转载须知】
今天的学习内容为:
人生哲学-实证-持续净化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