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珠,又叫瓜棱珠、南瓜珠,是常见珠子形制之一,它还是老式珠子最主要的形制。
它形似南瓜,却非因南瓜而名
瓜珠是一种外形类似南瓜的珠子,整体呈椭圆形,并且被一条条的棱分割成南瓜的形状。虽说名字缘于其外形象南瓜,但它并非是先看到南瓜这个东西,才想出来做瓜珠的。因为瓜珠的出现比南红要早。
南瓜是明朝传入中国的,以这个逻辑来说中国本土瓜珠的出现应该是在明朝之后,但是在中国的墓葬中发掘出最早的瓜珠可以追溯到
宋辽时期
。
所以瓜珠这个形式不是中国人所创造,其实早公元前2500年,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为苏美尔皇室制作珠宝的乌尔城邦,制珠工艺已相当精湛,他们使用复杂的金器加工技术来制作金银丝制品,将黄金和青金石制成有凹槽的瓜珠。
答案就是:
老外发明了瓜珠
这些精湛的手工艺制品传播到较落后的西亚并进入安那托尼亚地区,珠宝匠人们再从这里获取制珠所需的黄金。黄金瓜珠也是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瓜珠。
瓜珠为何传入中国?
其实原因是宋辽时期的游牧民族的活动范围很大,所以瓜珠这种形式应该是那个时候通过购买或者贸易渠道进入中国,随后中国也开始自己制造和生产这种珠子。
随后元代统一全中国并且开始向外扩张疆土。由于元代初期并没有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他们生产艺术品时多延用了宋朝的匠人,所以元代基本继承前朝的艺术风格。瓜珠就这样一代一代的传承了下去。
不同时期,瓜珠长得也不同
比如宋元时期的南红玛瑙瓜珠,其特点是扁圆多棱,有点像算盘珠的感觉。
明朝时期的瓜珠特点则是桩比较长,看起来有种勒子的感觉。而清时期的的特点则是更倾向与正圆,多是圆状。
啥玩儿喜欢做成瓜珠?
瓜珠都出现在哪些材器上呢?对文玩人士来说这个问题可以张口就回答:青金、南红、绿松石!没错,文玩三宝做的瓜珠最多,青金、绿松石以前都是帝王玉石,南红在明清也流行起来,这三者历史都很悠久,他们做成的瓜珠也是老一代文玩人手头必玩之物。
和田玉瓜珠手串
其实瓜珠作为老一代珠子主要形制之一,不仅是文玩三宝上,其它常见宝玉石几乎都有它的身影,比如和田玉、琥珀蜜蜡、水晶、琉璃等等。
也许老早就与文玩沾上了关系,瓜珠至今还与文玩保持着紧密的关系。现在的
佛珠、手串较少全部做成瓜珠了,但不管是玉石还是核桃、菩提的手串配珠、隔珠还有不少是用瓜珠。瓜珠对一些文玩人来说,情怀依然浓烈,仍然是心头最爱。
瓜珠越来越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