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变和习惯,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一个行为,只要坚持21天,就能养成习惯。
前不久,我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条评论:
高中的时候,我在《读者》里看到了关于“21天养成习惯”的介绍,然后我坚持锻炼了21天,第22天的时候,我对自己说“终于完成了,我应该有锻炼的习惯了”。结果,你可想而知......
看到这句话,我忍不住笑起来,甚至有种想要和作者握个手的冲动,因为这个幽默的小故事不仅用事实反驳了所谓的“21天就能养成习惯”的说法,更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习惯真的没那么好养成!
改变的确是件极不容易的事情,因为改变要对抗的通常是经过数百万年才进化而来的,深入本性的行为习惯,单靠21天的意志力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为什么即便坚持了21天,或者更长的时间,一旦松懈下来,我们很快又会回到原来的行为习惯。
那么,有没有办法能够更好地持续一个改变,并将它变成一种习惯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改变这个话题。
改变意味着开始某个新的行为,或者由某个新的行为来替代原来的行为。比如说,以前早上8点才起床,现在6点半起床,以前不运动,现在开始运动。我们之所以有改变的愿望,大多是因为我们相信这个新的行为能够给自己带来有利的结果。
改变是一个过程,习惯则是一种状态。改变的过程需要依靠意志力,只有当不需要太多意志力参与就能将某个行为持续下去的时候,这个行为才能被称为习惯。如果经常中断,或者每次都得费力逼自己去做某件事情,那只能说明它还没有成为你的习惯,因为真正拥有某个习惯的人不需要逼自己去做这件事情。
事实上,不管是改变还是习惯,每次行为的发生,对大脑来说都是一次基于运算的决策,因为它需要在“做”与“不做”之间进行选择。然而,大脑本能的决策方式并不是依据哪个选择对我们的未来更有益,而是取决于此时此刻被这两种选择引发的情绪,哪个让我们感到更舒服或者兴奋。
我们来简单了解下大脑是如何做决定的。在大脑的决策系统中有个重要的价值评判的区域,叫做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它的作用在于通过与其他不同功能区域沟通,例如负责记忆的海马体,与恐惧和消极情绪相关的杏仁体等,来获得某个行为的相关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来赋予其价值。与某个行为的记忆越美好,或者预期快乐越高,那么伏隔核赋予它的价值就越高。紧接着,这些价值信息会汇集到大脑的另一个区域眶额皮层(orbitofrontal cortex),当两个选择之间的价值差值达到某个阙值之后,拥有更高价值的选择便胜出了,决策也由此产生。
举例来说,如果你还没有喜欢上运动,那么一想到运动,大脑提取出来的记忆信息很可能就与痛苦或者厌恶的情绪相连,相比而言,关于躺在沙发上的记忆则会唤起一种舒服和惬意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大脑必定会选择舒服值更高的休息,而不是运动。
然而,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刚刚提到的大脑决策过程其实是个本能的,无意识的过程,但作为高智能动物,我们拥有超越生物本能,通过启动自我调控中心来对大脑决策进行干预的能力。这个负责自我调控的区域叫做侧前额皮质(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它能够通过干预眶额皮层,来改变大脑最后的决策。这种对抗大脑本能的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志力或者自控力。尽管大脑会本能地选择休息而非运动,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自控力来改变最终的决策,选择运动。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改变能否持续下去取决于三个变量:1)原有行为的价值,2)新行为的价值,3)自控力。两个行为的价值差越大,改变所要面对的心理阻力就越大,对自控力的要求也就越高。这就是为什么自控力越弱,改变就越难。然而,即便有很强的自控力,如果一直需要依靠它,那这将是一个很累且不可持续的过程,因为人总会有意志薄弱的时候,偶尔的松懈就可能会让我们回到原点。
自控力固然重要,但它并不是持续一个改变的关键。培养习惯的核心在于通过将新行为与积极情绪相连,以此来降低改变的心理阻力。只有这样,改变才能不费力地持续下去。事实上,那些最终能够持续下去的改变,都是因为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产生了可见的积极结果。当这种积极结果给我们带来自我认可、成就感、以及对未来的信心时,大脑就会很自然地将这行为与积极情绪连接起来。等到想法再次被触发时,我们的抵触情绪就会大大减少。当这种积极情绪超越了“什么都不做”带给我们的舒适感的时候,那么坚持就无需再依靠意志力,习惯也就养成了。
大脑虽然顽固,但却十分笨,只要我们掌握了它的规则,就能很好地对它进行操控。因此,在改变的过程中,若能够巧用大脑的奖赏机制,通过奖赏的形式,让大脑对新行为产生积极情绪,那么改变的可持续性就会因为阻力的减小而变得更高。
事实上,游戏市场如此成功,正是因为游戏设计者们已经将人类的这种心理机制研究得十分透彻。他们牢牢抓住了玩家内心深处对成就感、归属感的强烈需求,通过点数、等级、勋章、以及合作竞争的方式来满足玩家的这种需求,让他们在游戏过程中获得极大的快乐,从而强化行为。
很多健身或者教育类App的设计也是基于这种心理机制:给你设定不同的任务,完成任务之后便能够得到积分和相应的等级,这能够给我们一种成就感。每次获得成就的时候,还能通过分享获得他人的赞美和认同,这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成就感。
我们其实完全可以借用游戏化的思维方式,利用大脑对成就感的渴望,来培养积极习惯。比如说,在培养写作习惯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使用那些将成就视觉化的写作平台或工具,例如,写了多少篇文章,多少字,获得了多少赞,有多少关注人数等等,这些都是成就感的来源。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公众号以及读者认可和支持给我带来的成就感,我无法想象自己能把写作这件事情坚持下来。实际上,那些常用的技巧,例如社群打卡,都是通过充分利用我们对于成就感、归属感以及被认可的渴望,来提高坚持的成功率。当然,游戏化的方式有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它的核心目标永远是赋予想要强化的行为以积极情绪。
不过,我们还要警惕一个常见的失败原因,那就是因为难度过高而产生的挫败感。挫败感会起到完全相反的作用,让我们将行为与负面情绪相连,这毫无疑问会大大增加改变的心理障碍。例如,在我们想要培养读书或者跑步习惯的时候,挑了一本很难读懂的书,或者选择从5公里开始,我们很可能会因为受打击而放弃。所以,在我们感觉到难度超过自己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调整,将难度降低到稍稍高于自己现有能力,以此避免因为挫折而放弃。等到能力提升了,再增加难度。
改变离不开意志力,它甚至是改变启动时最重要、最关键的力量(改变一开始一定是逼出来的)。然而,光靠意志力去维持是艰难且不可持续的,习惯的最终形成取决于大脑能否赋予新行为以积极情绪。通过借用游戏化思维,我们能够有效地利用奖赏,例如成就感、他人认可等,来强化行为,使它成为习惯。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避免因为难度过高而受挫,一旦发现任务的难度高于自己的能力,就要及时调整。
公众后台回复“意志力”
查看靠意志力的学习都是耍流氓
本文由G.P.A经授权转载自 SusanKuang(ID:susankuang2014),作者Susan Kuang。
合作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G.P.A 保留所有权利
后台回复关键词获取干货
懒癌晚期丨金融职场丨Office丨读书
毕业演讲丨求职秘籍丨留学丨时尚丨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