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想打造个人品牌,是希望有了个人品牌后,赚钱轻松,可以过上自由职业者的生活。
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一旦决心打造个人品牌,就要做自己的CEO,把自己当做一家公司来经营,反而要更努力,更自律。
得到的罗振宇、吴晓波频道的吴晓波、樊登读书会的樊登、混沌大学的李善友、凯叔讲故事的王凯、这些先人一步的大咖牛人,第一时间捕捉到在互联网时代打造个人品牌的机遇期,放大了个人能量,实现了闪闪发光的个体崛起。
他们的个人价值的确被放大,让事业达到很多人不可想象的规模,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他们没有一个人选择过着轻松的生活,而是成为一个新赛道上的创始人。
像得到的罗振宇,每天雷打不动分享1分钟语音,已经坚持7年了,他还承诺跨年晚会要办20场,现在已经办了5年了,我们看到罗振宇个人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同时,也要看到这个人背后的努力和自律程度,也是一般人完全不能比的。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alGSYfaf9EVv9fy7HqCNicDpo6kOcV3bkVwWib3UuRmFa6EP0icWbic38Ya83wAialrCEqPSIq6pRFyOvuvWuyPSKKA/640?wx_fmt=jpeg)
我在厦门见到刘润老师,知道他非常非常努力,他的高质量文章,背后都是超出常人的积累,自律。
试过彩排,马上回房间工作,时间特别紧凑。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alGSYfaf9EUxJS1pzfpOd0O1yGtApFnAYeW34IeicNt2htibgAVZic6ASfIyb3mncFSJOFnZuX0CowibkQnIwmEFGg/640?wx_fmt=jpeg)
刘润老师的工作强度绝对是让我都很佩服,关键是他坚持日更,是高质量的,我和他比,有很大的差距。
打造个人品牌,大概可以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搞定赋能大事件,打造有魅力的人格形象,吸引第一批粉丝。
在这个阶段,个人需要抓住某个机遇窗口,让自己借助赋能大事件快速脱颖而出,然后持续产出平台需要的内容圈粉,从而带来自己的第一波粉丝。
以知识付费四大代表人物为例,得到的罗振宇是2012年抓住了优酷视频的机会,推出了《罗辑思维》节目;
吴晓波频道是2014年抓住了微信公号的机会,做大了影响力;
樊登读书会是2015年抓住了知识付费的红利,形成了自己的流量池;
混沌大学是2015年借助社群学习的窗口,完成了线下学习到线上学习的跃迁。
作为一个素人,我要打造个人品牌,能怎样做?
我们首先建议大家要理性思考一下,你做好打造个人品牌的准备了吗?
你是觉得有了个人品牌更好获得流量,更好赚钱,有更多的人关注,所以想打造个人品牌?但你有没有想过打造个人品牌意味着你要超越99.99%人,背后的付出成本和竞争压力也要超过99.99%人。
我们要提醒大部分人,打造个人品牌是一件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巨大的成本,还有各种充满偶然性的事情。
如果你不具备体育天赋,或者娱乐天赋,你希望通过在专业领域的积累打造个人品牌,请务必在足够资深的专业积累之外,先培养下面表格中任何一种的大众化传播需要的技能。如果你具备以上任何一种能力,甚至多元化能力,那么你需要打磨你的能力接近甚至远超你所在专业赛道最好的人。
你需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1、在我想打造的领域里面,有谁凭借_____能力在_____平台上成功了?
2、我是否能通过模仿和练习,培养这种能力的稳定输出?
3、我能否在这种能力中加入自己的特色或风格?
如果只有专业知识或技能,你更适合做一个教练、内训师或者学者,除非你拥有一样大众传媒喜欢的传播技能,并学会利用这种传播技能去讲解分享你的专业领域,那么你就更容易吸引关心关注这个专业领域的受众,让他们成为你的粉丝或者读者、听众,从而建立你的个人品牌势能的群众基础。
大部分打造个人品牌的人,不是犯了只在专业领域精进,却没有打磨大众传播技能,就是把大众传播技能练习得不错,但是缺乏专业贮备,前者打不开,后者走不远。
第二个阶段:推出有定价权的个性化商品,形成初步的商业模式。
一旦个人品牌初步形成,就要考虑合理的商业变现模式,让个人品牌经营从个人运营到团队运营,到公司化运营。
这个阶段考验的是一个团队的商业化运营能力,不再是一个人的个人魅力。
就好像今天的李佳琦和薇娅都不是一个人,背后都有几百人的团队,才能做到这么大的事业规模。
只不过整个团队的努力,都聚焦到一个人身上,进一步放大了个人的能量。
比如说樊登读书,樊登老师个人的阅历、理解力、讲述能力构建了樊登读书会的核心竞争力,而樊登老师的团队放大了这个竞争力。
没有樊登老师这个1,后面接多少个0还是0。
有个人品牌的人,借助个人品牌的影响力,会得到各路资本的青睐,加速发展,让自己和不同的商业形态,不同的产业建立链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种跨界发展模式今天俗称“出圈”。淘宝直播的李佳琦、薇亚红了以后,我们看到有体育明星、娱乐明星,文化名人,企业家,都来到了他们的直播间。在Youtube上拥有735万粉丝的李子柒,也和不同的企业合作推出了各种自有品牌的美食产品。这些头部IP,都获得了各种资本力量的加持,引入了更专业的人才,让自己的事业做得更大。资本能成就一个人,也能逼疯一个人,你选择被资本成就,还是被资本榨干,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命运馈赠给我们的每一份礼物,背后都有其代价,只是我们当时并不知道。打造个人品牌,就是一场商业游戏,能让你的个人价值增加100倍,也需要你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和坚持。对于打造个人品牌,你的选择是不服就干?还是让我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