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妈妈帮
立足母婴人群,撰写、整编专业、新鲜的孕育知识,跟进社会热点,深度解析行业错误孕育理念,分享健康、快乐、追求育儿品质的妈妈的生活经,传播正能量。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妈妈帮

女孩在水池边突然尖叫后猝死,这个危险很致命但却容易被忽略

妈妈帮  · 公众号  · 育儿  · 2017-05-25 10:05

正文

夏天快到了,除了落水、中暑、锁车内,还有一项安全事项需要大家注意,那就是触电。夏季是触电事故的高发季,而触电的风险不仅潜藏在家里,在户外的一些公共场合更是暗藏“杀机”,请父母一定做好监护,学好急救和护理。今天的文章就帮大家梳理一下户外需要注意的可能发生触电事故的一些地方,文末也有急救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何也能“杀人”


二十公分的水池



夏天快到了,又到了孩子们玩水的季节。常常在小区水池或是公园浅滩上看到小朋友拿着网兜捉鱼,或是在广场上的喷泉边玩水,而家长对此往往也没有特别放在心上,毕竟这些地方的水都很浅,更何况孩子是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于是其中巨大的安全隐患就被家长给忽略了,那就是触电


前不久,网上爆出一则新闻,一名10岁女童在小区内仅仅20公分深的水池边玩耍,结果却突然出了一声尖锐的惨叫,随即倒在水池里,再也没有起来。随即赶来的救援的人们在下水后才发现脚有点麻,才赶紧找来棍子把孩子拨过来。



20公分的浅池都成为了杀手,人们纷纷猜测是因为水池景观灯损坏失修漏电所致。



虽然没再看到后续报道,但因为水池漏电,特别是喷水池伤人甚至“杀人”的新闻却并不鲜见。





新闻回顾


2007年5月20日,两名上海大学的韩国留学生在宝山区弘基文化休闲广场内戏水时突然身亡,事故原因后被认定为喷水池漏电所致;


2012年10月,武汉东西湖区一小区一名18岁保安跳进小区的喷水池去救11岁的捡球男童,不幸被漏电的水池吞没;


2013年7月8日,上海日月光中心,一位俄罗斯籍男子和自己的宠物狗在喷泉池内戏水时触电身亡;


2013年7月14号,江苏姜堰一名13岁的男孩掉进喷水池中,妈妈随即跳进池里想救孩子却没想到自己迅速被电击晕倒。一位好心人冒险把孩子母亲拉了上来,但孩子离得太远没有人再敢下水。40分钟之后电闸才被切断,最终孩子被电击身亡,母亲因电击导致半身不遂,终身残疾;


2016年8月4日,10岁男童不慎掉入漏电的景观蓄水池后,两名长辈上前营救,三人均遭电击不幸遇难。





漏电保护装置


大家都知道湿度越大越容易导电,在水池里安装用电设备理应更加谨慎,设计各方面也应该是安全的,但为什么还会有频繁的触电事件呢?在【同期声】记者的调查里,发现在我国,虽然电气、水泵、漏电都有国家标准,比如要求喷水池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外,但关于喷水池本身并没有国家标准,设计和施工单位都按行业标准执行。但因为设备不到位,老化、损坏失修,甚至是漏电保护器被人为拆除(因为只要一漏电就会跳闸,这无疑会为某一部人增加麻烦),所以才会在这些原本应该强加保护的地方出现重大的安全隐患。


在这些有潜在危险的场合,我们除了寄期望设施方能够良心施工并定期检修,同时安置围栏,做好提醒和警示。也许水池“杀人”的概率也不是特别大,但一旦发生在某个孩子身上那就是百分之百。作为监护人,我们自己也不可大意。


一定记得小区的水池和广场的喷泉都是用来观赏的,而不应该是孩子抓鱼戏水的地方。


夏季与触电


根据中国安全教育网统计资料表明,6至9月份电气事故多发,这个时段所发生的电气事故,约占全年的70%,夏季是触电事故的高发期。


这是因为人体组织大部分都是水,所以人是一个导体,而在夏季,人体多汗皮肤电阻降低,更容易导电;加上夏季天气潮湿、多雨,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甚至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极易导致电杆倒杆、断线等事故的发生,从而诱发触电事故。




所以那么除了水池和喷泉,还有哪些潜藏在我们身边的“电”隐患呢。


1、空调外机




还记得去年的一个惨剧吗?一个小男孩爬上路边的空调外机,便再也没有起来。虽然在《国家空调安装标准》对空调的安装有明确的规定,其中第一条就是空调器应安装在儿童不易触及的地方,但部分商家为了避免麻烦和费用,而直接把空调“坐”在了地上。如果有不正确的接线,火线绝缘层出现老化、划裂以及老鼠咬破电线等,会导致空调外机的金属外壳产生强电,从而产生致命的安全隐患。和喷泉一样,如果给空调安装漏电保护开关,也能有效避免漏电伤人事故。


2、儿童摇摇车




2014年厦门一名三岁儿童乘坐摇摇车时被电击身亡。


首先关于儿童摇摇车的属性,在行业定位中本来就很模糊:既不是家用玩具也不属于游乐设施。而且市面上很多摇摇车都是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三无”产品。


关于摇摇车的触电风险,厦门市质监局的工程师俞明欢解释到,从摇摇车内部结构来看,壳体内部各种电源线易与运动部件发生干涉、摩擦和缠绕等,造成漏电现象,当电流泄漏到幼童接触的金属件上,就会造成触电事故。另一方面,大部分摇摇车都摆放在露天或半露天位置,而且属于无人看护状态,在受到雨水侵袭或太阳暴晒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绝缘失效或线路老化,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就有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触电现象。


不过带孩子坐摇摇似乎也不可避免,所以在坐之前,家长还是尽量先仔细检查一下摇摇机身有无破损(此前就有一个小孩的手指伸进破洞被链条绞断),同时看看电线有没有外露。在孩子乘坐期间,家长也需要全程监护,或者扶着孩子坐,以免孩子乱动跌倒。


3、高温地灯




在公园、路边绿化我们常常都可以看到地灯。这种常见的照明装置其实也有潜在的风险,由于在户外,地灯对防水防漏电要求非常高,一旦质量不过关或维修不善都有可能漏电。除此以外,地灯还有一个潜在危险就是烫伤。


关于小孩被地灯烫伤的新闻也会时不时的见诸报端。据专家称,这种户外照明灯主要分为高温卤素地灯与LED冷光地灯,前者为黄光,而后者以白光为主,家长很容易区分。在夏季气温本来就高,一些黄光卤素灯甚至可以达到80℃以上,而70℃就可以煎熟鸡蛋了。



在大家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加强以后,大多数公园的地灯都采用了防护罩装置或者换上了LED灯光灯,但对于在户外这些存在潜在危险的电器,我们不能完全寄希望于“相关单位”,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对孩子的教育和监护。


还有路边的变电箱、广告灯箱等,如果使用时间过长,线路老化,加上没有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当雨水渗入灯箱,都有可能漏电。



怎么办?


看到这里,可能大家会觉得室外简直是暗藏各种风险,会觉得人心惶惶,但其实家长不必过于恐慌。有研究统计称,孩子触电其实更多的是被家用电器、电线所伤,这个比例在12岁以下的儿童中占到了63%,其中仅墙面的插线孔引起的触电事故就占到了15%(webmed)。与其恐慌,家长最重要是做好教育、监护,一定记住无论是小区的水池还是广场的喷泉,或是公园的灯,本不应该是孩子可以玩耍的,从小给孩子灌输安全意识,做好监护。此外,还有最重要的,那就是学习相关的急救知识。


应急处理


 1、呼救


发现有人电伤之前一定要冷静,因为是在户外,很多时候我们也不能第一时间找到开关,所以在不能及时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最好的方法是寻求支援。请人帮忙联系相关管理方,寻找救援工具,拨打急救电话。


2、关闭电源或者将伤者脱离电源


周围环境如果是水池或者地上有水时切不可贸然靠近受害者,比如文章开头新闻里那个坠入水池的男孩,一家三口前去营救都遭遇了不幸。


如果有可见的电源,用不导电的棍子或其他工具,比如干燥的竹杆、木棍、硬纸板、塑料制品、玻璃制品、橡胶制品等,将受害者与电源分离。如果当下没有合适的工具,施救者一定记住踩在干木板或者干纸板上,用干燥的衣服裹住手,单手拉住伤者的衣角使其脱离电源。


3、急救


3.1伤者有意识


脱离电源后,如果伤者还有意识,不能让伤者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将受害者以复苏体位安置在平地等待专业的救援,同时观察伤者的呼吸,确呼吸顺畅。


一旦安置好后,不要再轻易移动伤者,以免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复苏体位:

来源:@绝境求生手册


3.2伤者失去意识


如果伤者失去意识,不能唤醒,并且出现呼吸或/和心跳停止的现象,应该立即实施人工呼吸+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法


呼吸停止,心跳存在,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成年患者为每分钟10至12次,婴儿及儿童患者为每分钟12至20次)。心跳停止,呼吸存在,需要立即实施胸外心脏挤压,如果呼吸心跳均停止,应立即同时实施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在咨询了专业的急救医生后,医生表示,在触电的情况下,人的心脏受的影响最大,大多数严重触电者都极有可能心跳停止。通常情况下,急救措施是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交替进行,不过胸外心脏挤压依然是最重要的急救手段。


叫:拍肩膀,大叫,看是否能唤醒伤者,

并且检查呼吸和心跳

叫:呼叫救援

C:compression 按压

A:airway 打开气道

B:breath 人工呼吸


关于此项急救,真的建议每个人学习。心肺复苏又叫上帝之手,而心脏骤停的情况80%都是发生在医院以外,当呼吸和心跳停止后,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6分钟。


具体方法:



1、让伤者平躺,解开其外衣。


2、施救者双手如图示交叠,放置与被救者双乳连线中点,手掌根部发力,手指平伸不触及皮肤



3、施救者肩、肘、腕部成一条直线,以上半身重量按压




4、按压深度要三分之一胸腔的距离,即成人大概有5~6cm的深度,对于体型较小的儿童可以单手按压,小于1岁的婴儿则用2个手指按压,按压频率每分钟不低于100次。


5、每做30次胸部按压就做2次人工呼吸。



夹闭被救治者双鼻孔,另一只手托起下颌并张开被救治者的嘴,深吸气后,张口贴紧并包住被救治者的嘴,缓慢吹气。吹气时可见胸部抬起,吹气毕,即从被救治者口部离开,张嘴松开鼻孔。


如果你不会人工呼吸,或者不愿意给予人工呼吸,可以只做胸外按压,做胸外按压,这是最重要的!


连做5次CPR后,可以观察伤者情况,但注意抢救的中断时间不应超过10秒。如伤者仍无心跳和呼吸,则需要继续做心肺复苏,直到救援人员到来。


希望孩子们都平安健康成长!


作者:夏天的陈小舒(ID: Shu_DrChen)

公共卫生学博士,专注儿童营养与健康研究,发布靠谱又实用的育儿科普,分享国际主流的育儿理念。


妈妈帮关键词查询,回复关键词获取相关知识


孕期补钙∣母乳∣辅食∣便秘∣幼儿园

腹泻∣发烧∣咳嗽∣手足口∣疫苗∣断奶∣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