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同写意
一个以新药创制为核心,汇集国内一流研发精英的大型交流与价值分享平台。“同筑技术人生路,写意中国新药魂”是同写意的初衷与愿景。秉承汇集“一线、一流”,讲求“实用、实在、时效”的原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同写意

Audrey Jia:有创造力的科学家和法规专家

同写意  · 公众号  ·  · 2017-08-14 17:2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常有人问我:“凭你在工业界加FDA将近二十年的经验,做生物技术公司是两条腿走路,应该更容易出成绩,自己帮自己的产品申报,拿批件多好啊。 “各有所职,而百事举。我喜欢做顾问,希望能为大家药物研发的路上, 保驾护航。


Audrey Jia是同写意论坛第64期活动“2017全球视野下中国抗体药产业发展之路”报告嘉宾。议程及报名请点击 ☞这里





Audrey Jia 博士 是德瑞达 (DataRevive) US 公司的 始人 , 在生物 物研 审查 方面 18 年的 经验 。其中 达十年 博士在 PDLBioPharma Facet Biotech( 由艾伯 AbbVie 瑞公司 , 领导多个生物制品的研究开发, 贾博士还有 年美国 FDA 生物技 术产 药评审 (Office of Biotechnology Products OBP) CMC 监管审评工作经验,担任 FDA 大分子 药产 审评员 贾博士是约翰霍普 金斯大学生物科学法 规硕 士、埃默里大学的微生物分子与分子 遗传 学博士,在此之前,她在 北京大学医学院 得了医学学士学位。



1986年,首个获批的抗体药Orthoclone OKT3在美国上市,以此为标志,迎来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抗体药研发的突飞猛进阶段,那是抗体技术的成长期,FDA批准的抗体药并不多。九十年代中期,Audrey Jia正在埃默里大学读微生物分子与分子遗传学博士,并准备投身火热的抗体研究工作中去。


学以致用,去工业界踏踏实实做抗体研发


因为专业背景,Audrey Jia一毕业就非常抢手,她选择了老牌抗体公司PDL BioPharma (前身 Protein Design Labs),从抗体人源化到抗体高表达,到抗体纯化,再到工艺优化,Audrey Jia的抗体研发这条路一走就是十年,先后经历了PDL、Facet Biotech(由艾伯维AbbVie收购)和辉瑞三家公司。

在这期间,她克服过大量技术难题:曾成功将氨基酸序列长短和人不一样的鸡人源化,突破了一直以来仅用在老鼠身上的人源化技术;也曾将抗体的表达量从 1-2克每升提高到大约5克每升。

对科研的孜孜以求和创造性思维让Audrey Jia从一名科研人员逐渐成长为带着两个研发团队的领袖。“我们团队工作状态特别好,效率特别高,我希望大家能充分利用各种自动化资源去推进,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显微镜下看细胞。所以我很早就设计一套系统化的高效率蛋白质表达方案。” Audrey Jia说自己满脑子都是想法,总要付诸实践,亲自尝试后再推广给大家。

在历经长达二十年的研发和临床两个高峰期后,终于在2010年左右,抗体药迎来了审批的爆发期,犹如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后,运动员们终于坚持到了终点,这个阶段,不断有抗体药很快获批的消息传来。Audrey Jia也去了FDA做全职CMC 大分子药审评员。


有了FDA的法规审评经历,评价任何药总是以安全性和质量为第一位的。


2009年,Audrey Jia进入FDA生物技术产品药评审部办公室 (Office of Biological Products),担任大分子药产品质量资深审评员,审评各种抗体,包括抗体Fc融合蛋白、抗体—药物偶联物、双特异抗体,纳米抗体,放射性标记的抗体等新的生物制品和生仿药。

“原来在公司做CMC,不得不学习一些法规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很感兴趣。”在对法规有了一定了解之后,Audrey Jia发现,十几年所做的令自己骄傲的研发工作,在IND里只是一个环节,更多对研发成果成败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其他环节她根本没有接触过。所以特地学了一个生物法规硕士学位, 去FDA深造。“在FDA让我大开眼界,这个法规和科学知识的海洋里,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如饥似渴的,不停的在学法规的精进高深,这六年对我的成长非常关键。”

因为有着抗体药研发的丰富经验,并且拥有法规硕士的知识和基础,Audrey Jia很快就适应了评审员这份工作,并且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埋头审材料之余还有一些空闲时间。非常器重她的老板,给了她审评工作以外的工作机会,包括参与了clinical hold评审规程、药品短缺质量评审程序、突破性产品IND和BLA加速评审规程等政策法规的制定,还被派到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生物药的制剂和稳定性研究课程。其间多次得到FDA 的奖励。


老板看出我喜欢挑战,会把一些新的产品交给我来审,我也因此接触了很多有难度的产品和法规案子,非常享受这个过程。每做完一个case都会间接帮助很多不认识的病人


从工业界转到政府机构,责任更大,说的话比以前分量更重了。因为经常要跟申办方开会,每一个决定都会决定公司未来的命运,错误的判断可能会让对方浪费很多钱和时间。所以要足够客观,要有科学依据,要字斟句酌,要谨慎小心地做决定,难免会有压力。

在Audrey Jia看来,审评员对申办方提出问题,不仅从法规角度,还从科学和风险评估的角度出发。如果提出对方根本做不到的要求,这个药基本被判了死刑。这也使得审评员考虑问题更周到,“我会多了解、多研究,还会上网去查对方在申报材料里可能没有提供的信息。用全方位的证据 (Totality of Evidence) 来做评审决定。是不是称职的评审员,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做评审是很重要的评价标准。”

在FDA的六年,Audrey Jia总结为“怀着感恩的心,既贡献又学习的过程。”


在大分子这个领域,国内强大的公司还不是那么多,但中小公司跟美国水平差距不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总有一天,国内大分子发展会赶超国际水平。


经过FDA的淬炼,Audrey Jia拥有了大分子法规和研发的双重经验和实力,也变得更脚踏实地、更谦卑、更谨慎。 2015年中,Audrey Jia离开FDA,开始有机会接触大量国内药企。她才发现,国内的大分子生物药市场发展得多么快。当看到很多海归辞别远在美国的家人,一个人回国奋斗,创业的艰辛让她非常感动。“法规方面的服务是他们需要的,我选择帮助他们完成创业梦,帮好的产品走向国际化。从国家政策到人才引进,再到信息的快速传递,现在也的确是国内生物药企业发展的大好机会。”Audrey Jia成立了一个公司, 她拉来自己在FDA和工业界的前同事,组成了一个专业的法规咨询申报团队,做全套的IND申报业务。已经成功帮助了好几个抗体药物在美国FDA 的临床申报。“每当看到我们帮助过的公司成功地拿到美国的临床批件,我都由衷地为他们高兴。因为做法规申报不容易,创业更是不易,未来的路还长着呢。”



会讯

电子通用技术文档(eCTD)申报 8月26-27日 北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