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昆明发布
昆明党务政务信息公众微信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昆明信息港  ·  冷!北极想你的风又吹到了昆明,升温时间是→ ·  9 小时前  
昆明发布  ·  接待游客1464.37万人次 ... ·  昨天  
昆明发布  ·  新春走基层 | 磨憨口岸客货两旺通关畅 ·  2 天前  
云南新闻网  ·  明起上调!今年首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昆明发布

来昆明观鸥前,这些故事你听过吗?

昆明发布  · 公众号  · 云南  · 2025-02-07 17:52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讲述了昆明与红嘴鸥之间长达40年的不解之缘,通过五个小故事展示了红嘴鸥与昆明的深厚情感。包括老人与海鸥的深厚友情,志愿者张利云每天投喂红嘴鸥,博士赵雪冰对红嘴鸥的研究,昆明水警对海鸥的保护,以及滇池巾帼打捞队对滇池环境的守护。同时,昆明海埂公园内的“我与海鸥四十年”墙绘作品也展现了海鸥的历史和人鸥之情。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红嘴鸥与昆明的深厚情感

文章通过五个小故事展示了红嘴鸥与昆明的深厚情感,包括老人与海鸥的友情,志愿者投喂海鸥,科研人员的跟踪研究,警方对海鸥的保护等。

关键观点2: 红嘴鸥的历史和迁徙

文章提到了红嘴鸥的迁徙历史,以及通过环志数据确定的繁殖地贝加尔湖,以及科研人员对繁殖地的研究。

关键观点3: 昆明的环保和守护行动

文章介绍了昆明为保护环境、守护红嘴鸥所做出的努力,包括设立观鸥区域、定期投喂食物、加强水域巡逻等。

关键观点4: 墙绘作品展现海鸥历史和人鸥之情

文章提到了昆明海埂公园内的“我与海鸥四十年”墙绘作品,展现了海鸥的历史和人鸥之间的情感。


正文


1985年冬天

从西伯利亚南迁的红嘴鸥

第一次来昆

至此后的40年里从未缺席

与昆明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随着昆明生态环境的改善

每年赴昆过冬的红嘴鸥越来越多

观鸥喂鸥点也不断增设

昆明成了红嘴鸥的“第二故乡”

人鸥同乐 成为

昆明冬日里的别样风景


红嘴鸥为何钟情于昆明?

看完这5个小故事

你可能就会知道

👇


0 1

老人与海鸥











在红嘴鸥的栖息地昆明翠湖公园,立着一座“海鸥老人”吴庆恒的塑像。吴庆恒生前是昆明的一位普通退休工人。每年冬天红嘴鸥来昆之后,他都会从城郊步行20余里地来到翠湖喂鸥。 老人年事已高,身材有些佝偻,身上挎着一个蓝布袋,里面装的都是鸥粮。


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早已熟悉了吴庆恒老人的身影和声音。看到他来,成群的红嘴鸥就会盘旋在老人身边。老人则从身上挎着的布袋里掏出饼干,用手掰成小块儿放在湖边的围栏上,呼唤红嘴鸥来吃。 吴庆恒去世后,他的青铜雕塑在昆明翠湖公园落成——老人倚石而坐,深情注视着红嘴鸥,几只海鸥围在他身旁,好像是在回应老人的关爱。


0 2

“鸥哥”风雨无阻











每天早晨的王官湿地公园,飞翔的海鸥划破寂静的天际,有一道身影格外引人注目,那便是官渡区矣六街道王官社区的志愿者张利云。每日清晨,他就踏上这条熟悉的路,手中提着鸥粮,为这群已与昆明结缘近40年的海鸥送上一顿温馨的早安问候。这样的举动已经持续了整整十年,成为张利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发现这边有海鸥后,我就在每天跑步的时候带点面包过来喂它们,一开始喊它们不敢过来,后面有胆子大的过来吃了以后,敢靠近我的海鸥就越来越多了。”自那时起,每天到王官湿地投喂红嘴鸥就成了张利云的固定“工作”。他把自己喂鸥与鸥互动的视频传到自己的社交平台上,网友亲切地称呼他为“鸥哥”“鸟王”。而海鸥对他的信任,也引得旁人艳羡。


0 3

25年追鸥记











在昆明,环西桥、大观楼、翠湖公园……哪里有红嘴鸥,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博士、昆明鸟类协会秘书长赵雪冰的足迹就出现在哪里。带上望远镜和相机、行走在红嘴鸥分布的不同区域进行统计,是红嘴鸥到昆期间赵雪冰的工作常态。他已经和这群小精灵打了25年的交道。


2006年,是令昆明红嘴鸥研究者们激动的一年。通过环志的数据,红嘴鸥的繁殖地被确定为贝加尔湖。那一年,循着红嘴鸥来时的路,赵雪冰参与了王紫江教授组织的科考队,远赴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研究繁殖期的红嘴鸥。他们在繁殖地获得了红嘴鸥生存环境、繁殖规律等大量一手资料,为 保护 红嘴鸥提供更完整丰富的科学依据,也让昆明人对这群小精灵有了新的认识。


0 4

“海鸥警长”十年守护











每年冬季,当海鸥迁徙至昆,昆明水警便启动“爱鸥护鸥”专项行动,从加强水域巡逻,到设立观鸥区域,再到定期投喂食物,每一个细节都是对水生态平衡的尊重与呵护。苏鸿祥便是昆明水警中的一员,整整十年的守护,让他和海鸥的关系变得密不可分。


海埂大坝上,警务人员和红袖标志愿者全天巡逻;滇池水面上,护渔网格员边工作边观察。长时间的保护和陪伴下,海鸥也和苏鸿祥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海鸥还会不怕生地站在巡逻艇上。随着苏鸿祥的面孔被每天来到海埂大坝游玩的市民游客所熟知,他也 被大家 亲切地称为“海鸥警长”。


0 5

滇池最美守护者











成立于1988年的滇池巾帼打捞队,在昆明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队长李云丽是一位朴实的渔家妇女,带领队员30余年义务为滇池打捞垃圾,被亲切地称为“滇池最美守护者”。每天清晨7点,身穿红马甲、手拿网兜、撑着铁皮船的巾帼打捞队队员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她们在河道里巡游,还不时向岸边的游人普及环保知识。李云丽和队员都是在滇池边长大的渔家妇女,每天工作八九个小时,长期的风吹日晒让她们的皮肤变得黝黑,手上布满了老茧。为了守护深爱的“母亲湖”,她们日复一日驾船在大观河、西坝河、船房河和草海片区穿梭着。她们从花样年华走到花甲之年,将芳华许给了一汪清水。正因为有了她们的辛勤付出,才有了这番滇池美景,也让红嘴鸥有了栖居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