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的枕边书是《
呼吸12:成功以外的长期主义
》。除
李松蔚
老师的主编序值得一读再读外,一妍梳理出书中提到的
3
个
让心放空
的方法,帮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
整理自己的心
。
整理内心的方法01
晨间写作
by 梅格·罗利
今天早上醒来时,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我想的是有没有喂猫。昨天,我想的是花园中新开的花。前天,我梦见同事偷走了我放在办公室的马克杯。我的反应或许有些不理智,但那个杯子真的超可爱。虽然我并不清楚最初的思绪告诉了我什么,或揭示了我的潜意识里有什么,但我真的觉得它们
非常有趣
。
这些新发现要归功于一种名为“
晨间写作
”的自我反思写作技巧。虽然坚持写日记的好处广为人知,但这个写作理念有所不同。它由美国创意工作者和教师
朱莉娅·卡梅伦
在她的书《
唤醒创作力
》中提出。你必须在早晨写满
三页
A4纸,而且每天都得坚持。这种写作练习广受
作家
们认可。
电影制作人、企业家
和
心理学家
等各行各业人士也在采用。
朱莉娅将它形容为“
心灵雨刷器
”,可以“过滤掉我和每一天生活之间所有
模糊不清的担忧、紧张不安和重重心事
”。我对这个理念很感兴趣于是决定试一试。毕竟,谁不想从每天清理思绪中受益呢?
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
挤出时间
。我将闹钟的叫醒时间比往常提前了
20
分钟把笔记本和笔放在床边。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在快起床时就开始写作这时你还睡眼惺忪,头脑昏沉,咖啡因还没有驱散倦怠。为什么?因为你想捕捉的就是那些最
真实复杂
的思绪。
“这与在一天结束时整理思绪不同。”生活在普利茅斯的心理治疗师
莉莉·麦康维尔
说,她已经坚持了很多年的晨间写作。“它让你
更接近你的潜意识
,而晚上你只是在反思。早上出现的是你脑海中最先浮现的东西可能是你的梦境,可能是你觉得脚痒,可能是其他任何东西。你只需要
看着它会把你带到哪里去。让它自由流淌。
整理内心的方法02
用心写信
by 珍妮·罗
如今,我们越来越多的生活和记忆都只存在于
电子屏幕
上,还有社交软件的聊天记录里。寄一封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意义。
但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信件没有变得更受欢迎呢?一些证据表明,这可能与人们
担心别人会怎么收信
有关。在得克萨斯大学2018年的一项研究中,100多名受试者被要求写一封感谢信给曾经帮过他们的人,并
预测收信者的反应。在这个问题上,
写信者往往低估了收信者的
惊喜之情
,
却高估了自己的
尴
尬之情
。
另一个关键因素在于现在有了一系列更快、更直接、更数字化的交流方式比如表情包、动态图片和语音备忘录。相比之下,一封需要几天才能送达的信件显得有些多余。因此,纸质信件逐渐没落也就不奇怪了。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在维系远距离的关系上,书信仍然是一种比短信或电话更
令人满足
,也
更为真诚
的方式。对写信者和收信者来说都是如此。
写信会
增强亲密感
,正是因为这种方式并不常见,也不会让字体、头像图片和表情符号掩盖写信者的个性。还有
面对一张白纸时的真诚
,以及知道自己可能需要数小时、数天甚至一周才能写完一张 A5纸的心情。在公园的安静时分、上下班途中,或者去商店的路上,都有很多机会在动笔写信前构思语句和情感。
收信者也是一样,他们可能会花更长的时间认真琢磨信件的内容,看着笔迹的变化,受到触动时会露出微笑。写信这种方式很重要,可以
被真实地感知
,而且
影响十分持久
。它与短信相差很大,短信的平均回复时间为
90
秒,很快就会被遗忘,被新闻推送、邮件提示或日程提醒取代,可能再也不会有人回看。你不会将短信储存在旧鞋盒里,然后多年后翻出来重读一遍。
写信确实会花更多时间,但就像生命中大多数最好的礼物一样,它们历处弥新。
等待的时间越长,投入的时间和心思越多,交流就越有意义,持续更久。
对收信者和写信者来说都是如此。
整理内心的方法03
有意识地注视天空
by 露比·迪沃伊
无论天气如何,无论什么时候、现在就走出去,抬头望向天空。无论身在何处,你都将看到地球上最非凡的景象之一——
天空
。我们将天空的景象融入日常生活。如果它带来了太多的雨云,我们就会抱怨;当它没能提供足够的防护抵挡炙热的阳光时,我们就会感到酷热难耐。
天空是不可思议、广阔无垠、变化万千、雄伟壮观的奇迹之源。然而这种平凡中孕育的不平凡景象,却往往被人忽视。人们需要
有意识地注意天空
,更不可思议的是,
天空激发的敬畏感据说可以带来幸福。
《牛津英语词典》将“
敬畏
”定义为“
一种带有恐惧或惊奇的憧憬之情
”。哲学家和宗教学者很早就注意到它能够提升心理、身体和灵魂的状态。然而,直到2003年,心理学家
达契尔·克特纳
和
乔纳森·海特
才正式提出了这一概念。随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至善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和记录其影响。研究发现,感受敬畏之情可以
减轻焦虑和压力
,同时
增强与他人的联系
,
培育慷慨
等性格特点。这样做也会降低应激激素水平,改善整体的身体健康状况。
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外出寻找敬畏感是个挑战。人们很容易错过日常生活中令人敬畏的事物,感觉好像必须去一个特别的地方,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才能从中获益。研究人员和心理治疗师保罗·康威希望证明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待在原地,抬头看看天空
。他发展出了一个以敬畏为基础的创新研究领域,并称之为“
天空心理学
”(skychology),专门研究天空及其在提升幸福感方面的作用。通过了解人们在仰望这一看似无穷无尽的自然景观时的感受,他希望提出触手可及的日常干预措施,以提升幸福感。
“因为敬畏感必须建立于存在的
神秘感
之上,所以即使只是偶尔感受到敬畏,对许多人来说也难以实现。”保罗说,“所以,我问自己如何才能让所有人都在
日常生活
中更频繁地体验到这种感觉。我相信答
案可能就在眼前——以
天空心理学
的形式存在。”
此外,通过天空心理学体验敬畏感还能带来一种
联结感
,从而带来
积极情绪
,而且随着反复仰望天空,这种情绪的提升效果似乎还会增强。
“通过天空心理学感受到的敬畏之情,会让人
把自我看得不那么重要
。这个过程会让我们感觉自己更加渺小和谦卑,从而培养更宏观的视角和谦逊感。”保罗解释道,“
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性格,可以帮助人们抵制包括权力欲、傲慢和自恋在内的反社会行为
。”
编者注:本文图片均有周一妍实拍。中信出版社授权刊登以上文字内容。
小调查
新书上架
每本呼吸杂志,都存在属于它的节奏。
你可以很快地看,也可以很慢地读。
找到自己的
阅读节奏
,找到自己的
呼吸节奏
,你也能找到自己。
当你的心飘在外面,请阅读《呼吸》杂志,它可以
把你的心找回来
。
以上是一妍阅读《
呼吸12: 成功以外的长期主义
》的感受。
原价:69元
周一妍Shirley视频号*中信出版社优惠价:
44.8
元
一妍实拍图:
视频号:周一妍
Shirley
👇长按二维码,聆听播客《100个日日滋养的人》。(推荐下载小宇宙APP,解锁完整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