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农业大实话
农业新知识介绍,互联网农业应用,农业补贴,农产品销售,渠道建设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玩物志  ·  情人节甜蜜来袭|充电贴贴,爱不离线 ·  2 天前  
刀法研究所  ·  资生堂2024年营业利润下滑73%;%Ara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农业大实话

工业化养殖,病毒的温床,人类的自我毁灭之路

农业大实话  · 公众号  ·  · 2020-10-15 07:15

正文


在千百年的传统养殖方式当中,禽畜与农户长时间亲密相处,仿佛家庭成员一般。农户对动物大都非常珍惜,往往只在节日或特别的时候才会宰杀。传统农业社会有很多传统的价值和文化的传承,其中包含对生命的敬畏,和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导。动物的生存环境相对宽松放任,更符合它们的天性。在动物生长过程中,尊重其生长周期,不会施予过多的干预。但在近代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工业化养殖的浪潮席卷了全球。


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养殖场于1923年在美国诞生。家庭主妇席拉·斯蒂尔(Celia Steele)在不经意间启动了现代化家禽养殖业和逐渐占领全球的工业化养殖场。


斯蒂尔的家禽在拥挤不堪的环境下长大,终日不见阳光,而且它们缺乏运动。家禽能够活下来,完全得益于当时新发现的维生素 A 和 D 饲料添加剂。同时,人工孵化箱的发明,使得大量孵化成为可能。各种新技术的发明和积累,在畜牧业中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得以交织和相互促进。


1928 年,胡佛总统承诺“让每个美国家庭都能吃上鸡肉”,到了 1930 年代初,各种新冒出来的科学技术使得工业化养殖越走越远,越来越远离自然。为了使养殖场在消耗最少代价的前提下,生产出最多的肉,所以,小鸡一生的方方面面都被算计好了。


接下来,工业化养殖的时代全面开始了。





工业化养殖环境中的禽类





现代工业化养殖方式用集中喂养的方法,这种养殖方式已经没有真正的农民,只有工人和养殖场主,动物已完全沦为机器,它们被束缚在最不人道的生活环境里,在紧张、生病、痛苦、挣扎中度过它们短暂的一生。


1946 年,家禽业开始把目光转向基因。在美国农业部的帮助下,开展了一项“明日之鸡”的竞赛,看看谁养殖的品种能够吃最少的饲料却能产出最多肉的鸡胸脯。“夺冠之鸡”被一本业内期刊称, “其宽厚的胸脯在战后的美国会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随着“明日之鸡”的推广,相应的饲料和药物配方也随之得到研发,磺胺药和抗生素也开始被掺入到鸡饲料当中。到了五十年代,鸡竟然不再是一种动物了,而变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动物:一种专门下蛋,一种专门长肉。鸡的基因、它们所吃的饲料和生长的环境都被大幅度的操控,因此,它们有些过度地下蛋(所谓“蛋鸡”),有些则一个劲儿地长肉,尤其是胸脯。



大部分的工业化养殖场是在极端限制的空间里饲养着大量的动物,工业化养鸡场所养的层架鸡,被禁锢在层层列列的铁丝网笼里,平均每 0.1 ~ 0.2 平方米就有四到五只鸡。一只肉鸡的寿命约 8 到 10 周,每只鸡所能分到的空间平均才 0.05 平方米。过分拥挤造成它们紧张、神经质的行为,使它们诉诸武力,互相啄鸡毛、乱挠 , 甚至噬食同类。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一律用热刀机剪掉它们上喙和下喙各一半,剪掉脚掌,让它们一直生活在昏暗的灯光下,并在它们的饮用水和饲料里加上抗焦虑药物。


鹅肝酱是法国大餐中的美食,在鹅肝酱的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强迫和过度喂养,将管子插入鹅的喉咙进行喂养的现象, 使得鹅这种禽类的存在价值,仅仅是为人类提供它们的肝脏。





用工业化手段制造牛奶、牛肉和猪肉





在先进的乳业工厂里,乳业流水线上的奶牛,一辈子没有见过公牛,却一辈子不停地生小牛,一辈子在不停地被挤奶。


奶牛根本看不到自己的孩子,小牛也见不到它们的母亲,一生下来就被母子分离。 若产下的是小公牛,小牛的下场是直接卖给屠宰场作肉牛(由于年龄太小,有些小公牛进场时身上还挂着脐带);或被培养成柔嫩的粉红色小牛肉。而养成过程极残酷,为使肉质柔嫩不让它长肌肉,将它关在小到无法转身的栏中,脖子上绑着绳链子限制它们站起。空间小到必须拱起背才能勉强卧下。并使它们缺铁,饲料成份、栏子绳链均不能有铁,肉色才会粉红。小公牛仅 3 至 16 周就被送入屠宰场。人们在餐桌上享用的小公牛肉便有一部分来源于此了。还有一部分小牛,直接进了生化工厂,变成了各种血清、蛋白和酶!


若产下的是小母牛,则它会步牛妈妈的后尘,必须不断地怀孕产子。而母牛泌乳年龄有限,奶量在生前二胎时最好。当产奶率下降后,大约 6 岁的时候,它们就会被送往屠宰场。



而牛的宰杀过程也是极其残忍的,《每十二秒》作者派奇雷特在书中描述:敲击者使用一个螺栓电击枪来使牛丧失意识,他把枪对准牛的前额,把螺栓头射进牛的额头,将它击倒。处于恐怖中的牛通常都疯狂地摆动它的头,敲击者通常需要放好多枪才能把牛放倒,因为牛在拼命挣扎。在移动生产线上的牛通常都被杀戮的现场吓呆了,神志模糊地走下传送带。在它们还有意识的情况下,它们的颈动脉和颈静脉被割断,在它们的血流完和死亡以前,在它们还有感觉的情况下,它们的尾巴和右后腿被切下。虽然大多数牛在被解体之前都已被击昏,但仍然有相当数量的牛在被解体前没有被击昏。


还有一个问题,当一头牛从斜坡上下来滑倒躺在杀戮区地上时,大多数时候工人们不会试图帮助牛站起来,反而会让它被后面其它的牛践踏,那些牛正被工人用电击棍从斜坡上驱赶下来。对动物来说,它们是在充满恐怖和可怕的虐待的环境中死亡。


在工业化的养殖工厂中,猪的命运同样悲惨,在过分拥挤的猪场导致各种触目惊心的溃烂、肿瘤。猪们互相啃食,有的嘴、脖子上咬开大洞,有的尾巴咬断血肉模糊。为了避免这些撕咬,有的猪场实施无麻醉无止痛手术,剪耳、剪尾、绞牙、绝育。电击后双腿瘫痪的猪痉挛着靠前腿爬回猪群。



没有饲养价值的一些小猪被扔在废水里苟延残喘。怀孕的母猪在妊娠舍度过妊娠期,妊娠舍是一个金属围成的空间,比母猪大不了多少。无法转身的母猪会有异常行为,并罹患腿部疾病和皮肤损伤。





海洋动物也不能摆脱被养殖的命运





海洋动物本来生活在自由自在的大海之中,但是,它们同样不能摆脱进入工业化养殖的命运。海洋动物在感受痛苦经历和恐惧的方面,其能力与猪、鸡和人一样,然而很多人却认为它们不过是会游泳的植物,甚至漠视海洋动物的生命。


在中国,大约有 50% 用于销售的鱼类来自水产养殖场,水产养殖场养的鱼比全世界养的牛还多。 它们数以千计地拥挤在池塘、水池或是沿海水域的笼中,承受着疾病、拥挤、互残和其他残酷行为所带来的痛苦。


在狭小的水域中,饲养这么多的鱼类动物,自然会导致排泄物的污染、致命疾病及寄生虫的爆发。鱼、虾以及其他动物都生活在这个疾病滋生的污水坑中,直到它们足够大时,被捕去宰杀。



而在事实上,40% 的养殖鱼类在它们还没被屠杀前就已经死了。每年有数百万的水生动物在中国水产养殖场饲养并宰杀,而且一般宰杀的方法包括割腮,或是从它们的池塘中将水排尽—这也都是在它们完全清醒的状态下进行的。宰杀海洋动物共同的方法包括:在它们完全清醒时,将它们移出水中窒息而死,或切掉它们的腮和胃。


科学家发现,海洋中的鱼类、海鸟和其他动物都出现了大面积的营养不良,因为我们不但无休止地捕捞鱼类给人吃,还把它们做成饲料喂给其他动物。平均起来,一只宠物猫吃的鱼比海豹吃的还要多,养殖场的猪吃的鱼比鲨鱼吃的多,养鸡场里的鸡吃的鱼比信天翁吃的还要多。


但是,在众多海洋生物当中,鱼类不是唯一的受害者—海龟、鲨鱼、鲸鱼以 及海豚等海洋中的大型动物,也常常会死于远洋捕捞业之手。海豚以金枪鱼为食,所以常会被日本的金枪鱼捕捞者蓄意杀害。整个鲸群和海豚群都被包围并赶到浅滩区域,然后全部被人用匕首和砍刀屠杀,其中年幼一些得以幸免,却被卖到了水族馆囚禁起来,不得不为人类进行表演。



我们从海洋中索取的,远远超过海洋能够给予的极限。 如今工业化的大型拖网让海洋中的所有生物都无处可逃,除了预定捕捞的鱼类之外,每年都有数万只海龟、数不清的海鸟和上百万只鲨鱼误闯进拖网而无法脱身。事实上,全球的渔网捕捞上来的有四分之一都是这类牺牲品,它们受伤后再被重新扔进大海。拖网还会破坏海底的生态系统,千百年来静静孕育生命的美丽海床,被拖网拖过以后都是一片狼藉。



要想保护好珍贵的海洋资源,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吃鱼,就像姚明说的: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这句话不但适用于鱼翅,也同样适用于海洋本身。





工业化养殖造成的资源浪费





集约化生产意味着畜牧业将更多、更直接地竞争稀缺的土地、水源和其它自然资源。而这一情况正在中国发生。 史密森学会的科学家估测, 平均每分钟有相当于七个足球场大的土地被用作动物养殖场。 非肉食的饮食,人均需要土地大约 1.5 亩,而含肉和奶制品的饮食人均需要 12 亩多。



2004 ~ 2005 年的农耕季,1173 万公顷的亚马逊森林被夷为平地,用于种植工业化养殖所需的作物,这些森林的消失给当地的野生动植物带来了重创。


全球大约 40% 的粮食产量已经用作牲畜喂养饲料,在最富裕的国家,该比例甚至达到了 70%。 如果人类直接食用这些谷物,能养活大约三十亿人口。而目前世界有一半人口挨饿或营养不良,粮食短缺持续严重,截至 2000 年已经上升至大约一千万吨。在美国生产的玉米当中,有 20% 由人类吃掉,80% 由家畜吃掉。


畜牧业需要巨大的供水量,美国将近一半的用水被消耗在生产农场动物上。这些水除了用于浇灌饲料和供数亿百亿计的牲畜饮用,还要用于清理养殖场、装运卡车和屠宰场的污秽。


生产一磅肉需 9500 升水,而生产一磅小麦的需水量仅为 95 升;这样算来,6 个月不淋浴,才能把吃掉一磅肉所消耗的水资源补上!生产饲料作物过程中对水的使用是不可持续的,包括抽取的地下水。倘若人们能改吃素食,美国所使用的石油数量将会降低 60%。





工业化养殖导致严峻的环境危机





牲畜养殖产业需要利用大量的土地、谷物和水资源,因此对于环境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屠宰场和饲育场是土地、水域和大气最严重的污染源之一。 中国的农场牲畜 ( 包括家禽 ) 一年排出废物总量达 27 亿吨,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的水污染源。 化学农药和牲畜废物顺流而下,在中国南海已形成一片海洋生物难以存活的“死亡海域”,工业化养殖产生大量粪便渗入居民的供水系统,造成氮污染。地下水已经被硝酸盐污染得很严重,在地下水中的硝酸盐会引起癌症和红细胞过多疾病,对儿童的危害尤其严重。



在很多地方,渔场造成的营养物污染比人类自身造成的还多。这可是一大堆垃圾,这些污染物不仅仅是排泄物,更含有抗生素、化学物质、框架材料、残余的食物等等。它们随着大海遍布到了全世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