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4
月
14
日央视新闻频道《焦炭访谈》栏目曝光了陕西黄陵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违法排污生产的问题,以《管不住的焦化厂》为题。焦化厂的安全、环保问题到底多严重,到底能不能管的住,还是部分地方政府懒政、怠政,消极处理民众的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诉求。或者真是焦化企业无法无天,山高皇帝远,谁也奈何不了焦化企业呢?
很多焦化行业的从业人员反映:焦化行业无证生产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有一位十多年来一直在这个焦化行业的老资格从业人员,他对各地焦化厂较为了解。在央视《焦炭访谈》曝光陕西黄陵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违法生产、排污的报道后,第一时间指出,不仅仅是陕西,在其他诸如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江苏等各地都普遍存在无证生产、违法生产的严重问题,比例达到
60%
左右,行业的无序发展跟地条钢有得一比。土焦炉、未经安全验收、环保验收,或者未经过环评等,特别是在山西省还存在着一些工艺落后,环境违法十分突出的焦化企业。但地方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长期不处理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环境保护问题,而也是在山西省,该省在
2018
年采暖季限产期间,
90%
涉及到的应在采暖季限产减排的焦化企业,拒不执行减排限产指令,阳奉阴违。而地方政府疏于监管,放羊式的、流于形式的督查,监管。致使环保采暖季限产成为一纸空文,一个巨大笑话,同样是在山西省,普遍存在一些焦化企业环保设备未安装,或者即使安装了也不开启的问题。同样是对于采暖季环保限产在部分环保政策执行较为严格的地区,焦化厂环保设备比较齐全,部分企业内部环保标准甚至优于国家标准,但是在环保比较严厉的时期,也必须按照政府要求,一刀切执行限产。而一部分地区环保不达标、违法生产是普遍现象,政府因为懒政却满负荷生产,比如山西、陕西,甚至更为边远的宁夏、内蒙等地。这些自然生态环境恶劣地区,企业环保违法成本低,普遍没有环保设备的投入,环保成本也非常低,所以相对利润高,为了追逐利润,在整个采暖季满负荷生产。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带来很大的冲击。国家一直大力整顿钢铁、水泥等高污染行业,而同样作为高污染的焦化行业,却一直没有进行从严整顿,去动用国家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违法、无证生产。当然更要严惩的是地方政府中部分部门不作为、甚至有可能是保护伞的地方管理职能部门。而同样的另一个极端现象
:
为了政绩懒政,不负责任的一刀切,不考虑企业实际环保和排放,一刀切限产环保合规企业的,也要做出严肃处理,让遵发守法者、有相应的环评手续、安全生产许可证、有焦化行业内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企业环境保护设备、环保设施使用安装率高于国家、行业标准的企业应该以正常生产的权利。通过从严控制不达标企业,从严处罚安全、环保违法企业,让守法遵发企业健康、正常发展、生产。
由于焦化行业极其混乱,焦化企业规模大小差距大,从
30
万吨到
1000
万吨;环保投入差距大,有的基本是零投入。而行业的先进企业在环保方面投入到数亿至十几亿元不等;政府应结合行业协会有必要进行一次全国性的行业整顿,引导行业健康发展,这也是焦化行业共同的心声。
(焦点访谈曝光的陕西黄陵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部分违法事实视频及图片)
查阅陕西黄陵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工商注册信息
工商信息显示,陕西黄陵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由黄陵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韩城成尧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唐山燕山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长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张家港保税区弘昌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法人股东组成,其中黄陵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又隶属于
陕西省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省国资委管理)旗下,由陕西省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及西安金轩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投资成立。
进一步查阅相关的工商注册信息显示: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出现在了诸如陕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等多个钢铁企业股东中。特别是陕钢集团旗下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在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旗下,却被中央环保督查组查出违规
建设一座1800立方米炼铁高炉、一台450平方米烧结机及配套生产设施在未获得相关审批手续情况下,于2013年8月违法开工建设,2014年12月底建成投运,新增炼铁产能约150万吨/年。
看了这
查阅
查阅了这么多工商信息,挖掘出这么多信息,原来这些企业,不把中央政策、号令当做一回事,视国家的法律法规,国务院政令如粪土,如儿戏,原来都是有传统的。陕西黄陵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中另一股东唐山燕山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环保违法违规,对抗环保督查更是有着光荣传统的,多次出现在环保部的违法通报名单中。真是应了那句话,
劳资挣钱,爱罚就罚吧,反正我不停,罚款三五十万小意思,现在利润这么高,我不拼命生产,我傻啊?
如何去督查焦化、钢铁行业的环境保护违法违规问题,是一个深沉而严肃的问题,这涉及到的不仅仅是还人民青山绿水,碧海蓝天,蓝天白云之美好夙愿的问题,更是涉及到中央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的尊严问题,我们在大力提倡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今天,而这些像以陕西黄陵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焦化行业败类级企业,秉承的山高皇帝远,劳资是土霸我怕谁的思想,不把安监部门、环保部门的行政执法当做一回事,而且还理直气壮的,气焰嚣张的态度,究竟是体现了我们法律的软弱无力还是地方政府不作为,怠政懒政甚至是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或者个别官员充当着保护伞的问题?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陕西省国资委管理,作为国有企业,应秉承什么样的社会担当呢?应该是有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呢?是掠夺、破坏式的发展,还是环境友好型呢?到底是追求GDP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呢?
而像陕西之外的其他省份、地方,特别是山西,不应该对照《焦点访谈》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开始自查整顿吗?难道要让百姓都集体向媒体控诉、举报,或者中央环保督查组收到大量的群众举报、上访吗?
对于这些没有环评手续,照样开工,环保部门不管;没有安全生产许可,照样生产,安监部门不管。究竟是管不了还是不想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监管部门面对这类型企业的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不是所有的焦化企业从开始建设就被地方政府当成“利税大户”,有关部门是不是不忍心去管?但可是不管你对地方经济贡献有多大,首先得看看你对环境的破坏有多大,安全生产的隐患有多大。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今天的中国追求的是绿色GDP,是有着青山绿水的金山银山,更是法治框架下的经济增长。希望所有环境污染大户,特别是焦化、钢铁行业的民营企业老板们能够醒悟,提高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