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银保监微课堂
中国保监会保险教育公众平台,致力于为公众提供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法规解读、有关保险消费风险提示,开展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消费者教育有关活动,普及保险知识、经验与技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日报  ·  今早突发,2人身亡!刚刚当地通报 ·  10 小时前  
杭州交通918  ·  突发!秋涛路一建筑内发生火情 ·  11 小时前  
钱江晚报  ·  贾玲发文:恭喜! ·  3 天前  
三峡小微  ·  7天11万游客!春节假期三峡大坝旅游人气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银保监微课堂

维权为何这么难?有一些消费者不值得保护!

银保监微课堂  · 公众号  ·  · 2020-01-12 07:08

正文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保险行业一直是存在很多消费纠纷的行业。在银保监会的强监管手段下,经过多年的努力,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已有成效。


但是,近些年来,消费者投诉仍居高不下,投诉处理率难以提高。


这是为什么呢?消费者维权怎么那么难?


我们来看一看。


NO1:  几粒老鼠屎 坏了一锅粥





前一阵,淘宝“薅羊毛”式维权上了热搜。


部分消费者通过“退款不退货”,抓商品描述漏洞等方式不断套利,导致店家因此倒闭,影响了店家和正常消费者的正常生活。


为此,淘宝开始对退款和维权进行监控,反而影响了正常使用这些功能用户的部分体验。


苹果国外只换不修,国内只修不换。


众所周知,苹果中国销售的商品,在质保期间可以免费维修,但在国外是免费更换。这是在歧视中国人吗?


不是的,点评哥就曾享受过苹果的只换不修服务。


早在2006年,点评哥的iPod U2款在骑车时不小心掉在地上,导致无法开机,后来就去维修点换了一台新的同款机型。


但后来,有的不良消费者开始利用这个规则赚钱,他们通过低价收购二手iPhone,经过官方的免费维修,拿回来后充当新机售卖,以此来赚取差价。


2013年,根据苹果官方的统计,在国行iPhone所有维修中,有60%的维修服务带有欺诈性质。最终不得不取消了中国区只换不修的服务。


意外住院津贴的销声匿迹


前几年的保险市场上,曾出现过打包的完美意外险。意外伤害、意外医疗、意外住院津贴组合起来,给与消费者全面的意外风险保障。而且保费不贵。


但近几年来,单独售卖的意外险越来越少,意外津贴甚至开始销声匿迹。


这也要得益于一些消费者的高级玩法,他们利用意外险组合产品的保费低廉,在几十家保险公司同时投保。然后出险,住院费给报销,躺一天几万元的进账。


一年在医院装晕100天,直接变百万富翁。如果再不小心弄个低残,又不影响生活,还能再进账几百万。


保险公司不断出台反欺诈方案,仍敌不过这类消费者的精明头脑,最终也只能靠减少销售来抵抗风险。





NO2:  投诉处理的负面示范作用





不说故意钻漏洞的人,只说正常维权的消费者,是不是就一定都是正确的呢?


也不是。


在监管介入保险投诉管理工作初期,监管惩治了很多侵害消费者利益的保险公司。


但监管投诉管着管着,戏就开始唱歪了。消费者发现监管投诉如果保险公司不与消费者达成一致。就可能会对保险公司有处罚手段。就以此威胁保险公司处理。


在补偿消费者的小损失和监管处罚的大损失面前,保险公司很好选择啊。给消费者补点钱就好了啊。


然后问题就来了,维权成功的消费者开始炫耀、推广、分享自己的成功经历。监管受理的投诉越来越多。保险公司也越来越不堪重负。


到现在,有的保险公司反其道而行之,反而开始严格处理监管投诉,宽松处理自家投诉了。


反正一年监管单位受理万余件投诉,真挨个检查处罚也干不过来……





本期点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