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夏成雨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烟雾病的诊断与颅内外搭桥手术治疗”的精彩讲座。
夏成雨教授作报告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是指ICA颅内末端/主要分支起始端狭窄或闭塞,继发脑底代偿增生发育不良的侧支循环(烟雾状)血管,双侧多见,烟雾病无明确病因。烟雾综合征是指具有典型三高病史、甲亢、放疗史等。
夏成雨教授通过丰富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及详细典型的病例详细介绍了烟雾病。烟雾病好发年龄分两段:5-9岁,35-39岁。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缺血型临床表现、出血型临床表现,缺血型临床表现+出血型临床表现。烟雾病的缺血型临床表现:缺血的部位为前循环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时,表现为麻木,乏力,失语,黑朦等。需要注意的是要与癫痫相鉴别。缺血部位为后循环椎动脉系统缺血时,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等。出血型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自发性脑室出血、自发性脑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
烟雾病常见的影像检查,主要有头颅CT、头颅MRI平扫、头颅MRI弥散(DWI)、头颅MRI水抑制成像(Flair)、颈动脉超声等。其中,头颅MRI弥散(DWI)可以最早发现病灶。
磁共振平扫的T2像上Willis环的大脑中动脉流空影的消失具有重要的提示诊断意义。磁共振Flair成像是目前发现脑缺血灶最敏感的检查。
烟雾病的特点包括:随时随地脑出血、脑缺血,夏成雨教授通过详细典型的病例给我们具体介绍了颅内外血管重建手术。手术指征:一旦烟雾病确诊,65岁以下的患者应立即进行手术,对于缺血型烟雾病的效果肯定,2014年JAM RCT支持出血型烟雾病手术治疗,但仍然存在争议。对于合并“三高”的烟雾综合征,手术指针从严。对于严重的肢体残疾或认知障碍,不推荐手术。当出血或者脑梗急性期暂缓手术,恢复后一月可进行综合评估行手术治疗。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方式应个体化制定,目前主要存在两类手术方式,即直接(STA-MCA吻合术)和间接(颞肌贴合术、脑膜翻转术、颅骨钻孔术等)。
报告现场
文 / 安徽省立医院 李洁
图 / 安徽省立医院南区院办 李军军
》
天坛周记 | 合并颅外颈动脉闭塞的左椎动脉V4段重度狭窄支架治疗一例
》
跨越9年的治疗:双侧颈动脉线样狭窄,右侧CEA,左侧CAS
》
值得细细回味的取栓一例
》
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介入医生带你顺藤摸瓜,拨云见日!
》
通知 | CSA&TISC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精彩病例征集
》
邀 |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年委员会第一届学术会议
》
征战 | Trevo急诊取栓病例大赛,等你来!
》
神经介入学习有感:向往已久,不虚此行
》
喵主编寄语 | 颅内动脉慢性闭塞病变(IA-CTO):通还是不通?
欢迎广大医生积极投稿,分享经典病例。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