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志轩
李志轩,笔名吕游,旅游法律法规研究与应用专家,主要研究实施“旅游+金融+互联网+旅游商品+新能源客车+导游”等跨界商业模式。对旅游企业的“营改增”、新三板挂牌、IPO以及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新疆特别是喀什的文化旅游经济交流有一定的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卢克文工作室  ·  阿里三年怒砸5000亿,所有利润猛干AI ·  昨天  
参考消息  ·  最新!以总理向军方下令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李志轩

人民日报:景区讲解不能编故事

李志轩  · 公众号  ·  · 2018-09-15 07:24

正文

2018 9 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 : 林丽鹂

在消费升级浪潮下,旅游需求从 打卡签到式 变为 深度体验式 ,景区讲解服务也应提质

天地一家春 是指皇帝从江南找来春、夏、秋、冬四位美女陪伴 ”“ 这是香妃沐浴处,那是还珠格格墓地 ”…… 正史不提,野史来凑,想必很多游客在景区参观游览时都曾碰到过类似的讲解。这些讲解以野史、宫斗、传说、段子为噱头,信口开河、真假不分、缺乏内涵,有些甚至歪曲历史、庸俗荒诞、低俗露骨,令人生厌。

这样不靠谱的讲解,说到底是在传播错误的知识和观念,对游客特别是青少年群体造成误导。 历史文化遗迹是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载体,游客观瞻历史遗迹,是在了解国家和民族的记忆。如果讲解都是 伪历史 ,游览古迹的价值就大打折扣,更有可能让青少年先入为主地形成错误的历史观、文化观,贻害无穷。

有些讲解员、导游觉得, 戏说 才有趣,才能满足游客猎奇心理。这样的论调还真低估了游客素养。近日,中国青年报社调查显示, 97.4 %的受访者认为景区讲解最常见问题是偏离景点本身和胡编乱造、前后矛盾; 81.9 %的受访者希望听到更多有事实根据的景点讲解。可见广大游客对现有景区讲解水平并不满意,这些段子、噱头或许能引来一些人哈哈一笑,却无法打动游客的心。

在消费升级浪潮下,旅游消费也在升级。 旅游需求从 打卡签到式 变为 深度体验式 ,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已经过时,了解人文典故、丰富历史知识成为游客新需求。 景区讲解是旅游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面对游客需求升级趋势,景区讲解服务也应提高质量,多一些挖掘文化内涵、忠于史实的靠谱讲解。

有些人认为,讲科学、讲历史就会枯燥无味,事实上,好的讲解员能把讲知识和讲故事很好地结合。国家博物馆讲解员袁硕认为: 讲解员不能当 背词机 ,能打动人的永远是故事和细节。 这背后需要讲解员阅读大量历史读物、学术论文等获取更多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生动有趣的讲解词,给游客带来收获新知的快乐。

现实中,制约景区讲解水平的,正是讲解员队伍素质。 有些景区对讲解员不仅培训教育不到位,还采用不正当的激励方式让讲解员把心思都放在了推销商品上。还有些景区开发讲解机或者手机应用,虽然机器可以自动播放讲解内容,但像念电器说明书一样讲解景区历史文化,没有精彩故事,更没有问答互动, 无法给游客满意的旅游体验。

提高一个行业的服务水平,需要培养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 景区应邀请熟悉景区历史文化的学者、志愿者对讲解员进行培训,提升讲解质量和职业认同感。在故宫,笔者看到,请专业讲解员讲解的费用并不低,但讲解员仍然供不应求,很多游客排队一两个小时等待讲解服务,这说明高质量讲解服务不缺市场。 伴随知识经济的兴起,景区要想焕发新活力,不妨转变思路,从卖纪念品为主向卖知识、卖服务等领域拓展,效果会更好。

人民日报 》( 2018 09 14 18 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