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民政部对各地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作出回应:个别地方也存在政策标准把握不够准确、组织实施不够稳妥等情况。各地要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和原则标准组织实施,充分进行专家论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审慎提出清理整治清单,防止随意扩大清理整治范围。
应该说,民政部的回应算是一个对一些地区的提醒和含蓄批评。近日,海南、陕西西安、福建漳州与温州都因“改名”一事引起了不少网友吐槽和质疑,备受公众关注。特别是6月18日晚,被称“崇洋媚外”的维也纳酒店已向海南省民政厅提出异议。海南民政厅工作人员则回应:会再论证。
海南民政厅还在论证,明智的陕西西安已经有了结果。据《华商报》报道,西安市民政局已将前期各区县上报的不规范地名从列表清单中移除,151处不规范地名缩减到了98个。“无辜者”竟多达三分之一。你可以想象一下,西安当初确定公布的清理整治名单有多轻率!
什么“曼哈顿”改成了“曼哈屯”,三座大桥“名称刻意夸大”,提出的整改方案要将“大”字去掉……“改名风波”还在发酵,看来改名还真不是那么简单。那么,到底该如何改名呢?
6月20日,河北省民政厅地名规划处负责人接受了红星新闻专访时坦言,“当基层部门在做不规范地名整顿工作的时候,可能存在用力过猛甚至动作变形的现象。”河北在遇到一些‘老地名’需要更改时,我们会更尊重人民群众的想法。”假如群众反对的声音特别大,那就不会强行将其变更,“你说你要改,你得先问问老百姓答应不答应,同意不同意?”
另外,这名负责人还表示,“更名”兹事体大,背后有着不小的行政成本,会对所在地居民的身份证、户籍、不动产登记等信息造成影响。所以这件事应该经过专家组的详细论证才能有序推进,“要少给群众添麻烦,比如河北,如果有些地方自己拿不准的,那就会往上一级去报,进行充分讨论以后再做决定。”
不规范的地名可以改,但怎么改却是一个问题。应该说河北尊重群众想法的慎重做法还是比较不错的。遗憾的是,一些地方就不是这样。无论干什么都喜欢“一刀切”,在他们的眼里,我看什么不顺眼就不顺眼;我让你怎么改就得怎么改;我说你“崇洋媚外”就“崇洋媚外”。这样的工作作风,怎么能把事情办好?
当然了,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公示整改名单让大家提意见,并不是就真改名。可公示名单就不需要慎重了,就可以看谁不顺眼便公示谁吗?“维也纳酒店”品牌乃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成功注册,为合法经营使用的品牌名,居然也被列入整改名单,这岂不是笑话?西安151处不规范地名一下子缩减到了98个,躺枪者多达三分之一,这还有个谱吗?政府的公信力何在?
一些地方过于自信的简单做法,正是这次“改名风波”爆发的关键因素。罗马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政府的公信力比建罗马城更难一万倍,但倒塌却是一瞬间的事情。有权不能任性。地名到底该怎么改,听河北有话说!
本文来自凯迪原创作者:
挑灯看吴钩
,经授权转载自作者公众号:
吴钩壹言堂
。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意见。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后台处理。
本期话题:
你觉得地名该怎样改?
留言区说说吧。今日送出的书籍,是猫友@苦才的最新著作《水火管理学》
24小时内,
微信留言
第五
名
的小伙伴,送出一本,包邮哦。
“世界上的人力资源有限,而工具带来的资源使用效果却是无限的”。管人似水,理事如火。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来说,就是去构造一种传承按投入取酬,创新按业绩取酬的管理体系,实现了管理的公平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