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公子豹资本圈
专注上市公司十年,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动向,对并购重组类个股密切追踪,并在A股现实运行情况下,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价值判断体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一条漫画  ·  日常提高幸福感的小方法 ·  2 天前  
鼠绘情报站  ·  海贼王1140话情报丨路飞索隆激战贾巴!新神 ... ·  3 天前  
鼠绘情报站  ·  海贼王1140话详细情报丨夏姆洛克准备抓捕巨 ... ·  2 天前  
Kane的小K屋  ·  资本家最喜欢的15个“经济学武器库”! ·  2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场馆丨有这样一处FUN空间,就在北京喜剧院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公子豹资本圈

板块切换“电风扇”,但每年会有一次业绩驱动股价

公子豹资本圈  · 公众号  ·  · 2018-04-11 13:30

正文

板块切换“电风扇”

追海南概念股的,昨天基本被埋了。定制家居、传媒、计算机、军工,板块轮动一天一个样,快得像电风扇似的。一旦没踏准节奏,就是断手断脚。跟别提华策影视、蓝思科技这种业绩雷了。至于群兴玩具这种重组雷,更是不应该去看。

最近的毛衣摩擦,其实最利好的应该是科技板块,不能老让米帝掐着喉咙。高层接连表态,领导也在博鳌发言了,也去张江高科视察了。但麻烦的是科技股估值都比较高了,动不动就上百倍的市盈率,前面也涨了一大截,进去给人接盘么?两难。

其实,我们天天不睡觉研究宏观、热点、政策,却发现变化得很快。短期好像学到了很多,长期来看什么都没学到。这就是没有积累,或者说这种研究的有效期限太短了。跟女生买衣服一样,穿了一季就过时。

为何青睐泛消费?

相反,如果好好研究公司,这种认知是可以积累的,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比如说几年——知道公司的业绩情况,经营情况。一般来说不会发生突变。

当然,做基本面研究,最好是注重泛消费类公司。

1、 这种公司业务比较简单,普通人也看得懂。电子、化工、有色……这些还是比较复杂的,一个因子没跟好,可能就踏错了。

2、 这种公司能穿越周期,不至于大起大落,估值也是上有顶下有底,完全可以相对准确滴抄底,最多输点时间。

3、 这种公司有大把的资金认可,也就是跌多了会有人来抄底,你自己也可以摊薄成本。有些小票跌起来根本没底,除了割肉就是跳楼了。

当然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可惜现在环顾四周,估值较低的泛消费类公司不多了,牛奶、酱油、白酒、家电、定制家居……都在天上飘着。总的来看,也就银行、地产便宜点,也即大金融概念。

有人认为,银行、地产是周期股,但我感觉他们的消费属性越来越强,周期性、波动性越来越弱。当然这个可以存疑。

银行动态PB在0.91倍

地产我谈过很多了,依然看好。这次重点聊聊银行。

昨天,银行指数暴涨近3%,正好在前期盘整平台的下沿。感觉支撑还是很强。为什么呢,因为估值够低。


银行主要看PB,1倍PB以下是具备投资价值的。目前板块估值对应18年动态PB在0.91x,安全边际较高,估值下行空间有限。根据已披露的年报业绩,行业基本面改善持续,也不像中小创一样有那么多雷。

3月中国银保监正式成立,意味着中国金融业两类最庞大的子业态进入合并监管时代。经过前期调整,陆续落地的监管新规对银行资负带来的调整压力18年边际减弱。

还一点重要的是,MSCI即将进入,海外资金流入可以推动估值重估。MSCI成分股里,也就金融地产钢铁化工了,后2者周期性太强。

总的来看,大银行未来几年的规模增速将不弱于小行,而ROA/ROE水平则将持续超出,由此大行平均估值存在溢价。今年初,工行、农行表现更好,也是这个原因。至于张家港行,是彪悍游资的乐园,咱们不做讨论。

每年业绩有一两次主导股价

其实基本面就这些,没太多新奇的。在市场环境较好时,投资者投资偏好会上升,倾向于选择一些小市值的股票,期望其能有非凡脱俗的表现,而在市场环境趋向谨慎时候,投资者风险偏好也会相应降低,而偏向于一些更加“稳健”的行业或公司。

中金公司最新观点是:目前A/H银行股交易于0.89/0.78x 2018e P/B。我们强调银行基本面的反转和目前的低估值将推动行业重估,在12-18个月内更看好估值较低且没有明显负债弱点的银行。

这么多年看下来,我感觉,业绩只是影响股价的一个纬度,股价阶段性的主导因素有很多种。但跟踪业绩,有个好处是,它迟早会兑现,而且不用等太久,在一年中,业绩有一两次主导股价,这种纠偏,对于基本面投资者来说已经足够了。类似泛消费这种,只要买的不是特别贵,股价都是有机会的,无非多等一会儿。所以,这次就看银行会不会来一次双击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